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滑炒就是将经过精细加工处理或自然形态的小型原料,通过上浆处理,投入中小油量的温油锅中加热(滑油)成熟,再拌炒入调配料,并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淋上芡汁,达到滑爽柔软、芡汁紧裹目的的烹调方法。其作为炒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是以刀工、火候见长的烹调方法,最能体现厨师的基本功,要想真正掌握此烹调方法,制作此类菜肴,必须掌握其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浅谈自来芡     
自来芡又称"自来芡烧",它是指原料经过较长时间的焖烧后,自然收成黏稠似胶状的味汁,并紧紧包裹住原料,咸菜不用勾芡而达到了勾芡的效果.一般说来,焖烧类菜肴成熟后,往往要用淀粉勾芡,使味汁稠浓,以增加其附着力,使菜肴色泽光亮.不过,勾过芡的菜肴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口感粉腻,掩盖了菜肴的本味,冷后容易结团.而用自来芡则完全避免了这些不足,并且还更入味,尤其是菜肴冷却后色泽依然鲜亮诱人.  相似文献   

3.
松鼠全鱼,是以整鱼为原料,经过精致的刀工技术处理后,再拍粉.挂糊、炸制、烧汁而成菜的一种技法.成形生动、形象、逼真,可称鱼类造型菜肴中的上品,难度比较大.因此,厨师评职称少不了它,烹饪技术大赛也能见其踪影.  相似文献   

4.
滑蒸技法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蒸制技法。那是先将原料经刀工处理后,用调味料腌渍入味,然后再加入淀粉拌匀装入盘中.入笼蒸熟。用滑蒸技法做的菜肴,具有鲜滑嫩爽、表面光亮滑腻、清爽可口的特点。滑蒸菜肴与传统蒸菜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表面粘附着淀粉。淀粉在蒸汽的作用下膨胀糊化.使原料的汁水及调味品不流失,保持了原料的营养成分。体现了原料的本味。  相似文献   

5.
松鼠全鱼是一款传统名菜,它是以整鱼为原料,经过精致地刀工技术处理后,再入味、拍粉、挂糊、油炸、浇汁而成,成形生动,形象逼真,可称鱼类造型菜肴中的上品。多年来,在餐桌上深受食客的喜爱。烹制此菜难度较大,没有一定的刀工技术和临灶经验是很难做成功的。因此,厨师评职称少不了它,烹饪技术大赛也常见其踪影。  相似文献   

6.
熘 熘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熘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溜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的菜肴有“焦熘肉片”、“醋熘白菜”。  相似文献   

7.
美味咖哩鱼     
美味咖哩鱼是笔者参考传统的五香酥鱼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创制而来的一款创新菜肴,在制作上,主要选用新鲜鲫鱼为主要原料,运用咖哩酱为主要调味品,制作成菜。经过不少朋友品尝,颇受赞赏。其成品具有独特的风味特点,色泽美观滋润,干香脆酥,微辣带麻,口感奇特,咸鲜诱人,咖哩味浓,常吃不厌,作为单吃佐酒下饭、用于宴会冷菜、作为休闲小吃等均可。如果批量制作,可以作为个体餐饮户主打经营小吃品种,也可以为家庭及餐馆作为特色菜肴。美味咖哩鱼的制作工序比较多,要经过刀工处理、码匀入味、挂糊上浆、炸制补味等几个关键步骤,环环相扣,十分讲…  相似文献   

8.
煎制技法谈     
干煎 干煎,是把经过刀工处理并调好味的原料,直接排入有少量油脂的平底锅中,小火加热至原料表面色呈金黄且内熟的成菜方法。用干煎法制作出的菜肴,具有表面金黄、焦香味浓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挂糊是原料刀工后(有的不刀工)裹一层粘性的原料或拍沾一层粉末,使制成的菜肴达到酥脆可口的一项技术性措施。在众多人就餐时,总不免要做几道挂糊菜,以增加餐桌的内容。 一、挂糊的作用 1.保持原料的营养成分。原料由生变熟,不管采用哪种烹调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是靠水、汽、油、辐射等传热介质传热的。原料一经挂糊,则必须靠油炸这一传热介质。因为油温度较高,通常  相似文献   

10.
主妇支招     
《饮食科学》2006,(11):56-57
什么叫软熘:经过蒸熟或煮(氽)熟的原料加入调料,再淋入制好的芡汁的方法叫软熘。也有把熟加工过的原料同芡汁一起下锅,使原料入味后再出锅。操作时要将主料沥净水分,芡汁多以汤对成,不用油。软熘菜肴的特点是既嫩又滑。  相似文献   

11.
滑炒是酒店中常用的烹调技法,其制作的菜肴滑嫩可口,深受顾客欢迎,但其主料须经刀工处理、腌渍上浆后再用多量的油进行滑油预热处理然后炒制成菜。这种方法不仅浪费油又不适合家庭操作,如将油滑改为水滑不仅不影响成莱质量,又易于操作,还能降低菜肴的油脂含量利于健康。所谓水滑就是原料经刀工处理后腌渍、上浆再放入开水锅中加热至断生的一种初步熟处理方法。现以三款菜肴为例介绍一下水滑在家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象形菜是中国菜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菊花菜肴就是其中造型美观的一类。制作菊花菜肴,首先要选用适合菊花造型的原料,再经过不同的刀工处理并码味、拍粉、炸制成菊花形,最后浇上味汁成菜。菊花菜肴的成菜特点是:造型逼真、外焦内嫩、口味多样,常见的菊花菜式有“菊花鱼”、“菊花里脊”、“菊花肥肠”、“菊花茄子”、“菊花猪腰”、“菊花凤尾虾”等等。菊花菜肴的成形刀法有多种,笔者下面就介绍几种采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刀法制成的菊花菜肴。用一字刀法制成的菊花菜肴这种菊花菜肴的成形技法是:将原料整理干净后,在原料上用…  相似文献   

13.
香炸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烹调方法,属炸的一种。它是将选择好的原料,经过刀工处理、腌渍入味、拍粉(也可不拍粉)挂糊处理后(多用全蛋液),沾一层碎料(干果仁为多见),入油锅炸制碾采。因经改成菜后形似骨排,故也有叫“排菜”的,如通常的“炸虾排”、“炸鸡排”等。  相似文献   

14.
滑炒,又称上浆滑油炒,它是把加工成小型的原料用鸡蛋清和淀粉上浆后,再用热锅温油滑散,然后用少量底油在旺火上快速翻炒,最后烹入对汁芡(或用淀粉汁勾芡)的一种烹调方法.制作滑炒菜大致可分为上浆、滑油和炒拌等过程. 上浆 滑炒菜的上浆与其他菜肴上浆有区别.一般说来,上浆有保护原料水分和使纤维组织不凝固的作用,不过这只能使菜肴软嫩而不够滑润.要使菜肴滑润,还要在给原料上浆以后,加适量熟油抓匀,这样不仅可防止原料粘连和剧烈收缩,还能使原料饱满滑润.具体方法是:先用洁布搌干原料表面的水分,并用盐、料酒等腌渍,再放入打散的鸡蛋清调拌均匀,然后加适量淀粉抓匀,直到粉浆把原料表面全部包裹住,行业上称为"浆上劲".否则滑油时会出现脱浆、脱水现象,严重影响菜肴质感.  相似文献   

15.
糖醋里脊、糖醋脆皮鱼、鱼香八块鸡、茄汁鱼花等,都是酥炸挂汁菜。这些菜品中所用芡汁均为浓芡。制好的浓芡较粘稠,油芡交融,成菜后要求芡汁完全裹附在原料上,食用后菜完汁净。应该说勾好浓芡汁是制作酥炸挂汁菜肴的技术关键。这里,笔者就如何勾制浓芡汁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选择芡粉勾浓芡汁时,宜选用土豆淀粉、红薯粉一类的块根植物淀粉,而不宜选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等地面作物制成的淀粉。用块根植物淀粉比用地面作物淀粉勾出的芡汁,在粘度和透明度的效果上,都要好得多,这恰好符合酥炸挂汁菜要求芡汁须粘稠发亮的成菜标准。二.勾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包芡,是指菜肴制作过程中,一边加温,一边往菜肴的汤水里注入水淀粉,最终使淀粉熟化而包裹于原料表面。用于包芡的水淀粉一般都比较稠,成菜也是见油不见汁,这种勾芡的方法多用于爆炒类菜肴。  相似文献   

17.
滑炒是酒店中常用的烹调技法,其制作的菜肴滑嫩可口,深受顾客欢迎,但其主料须经刀工处理、腌渍上浆后再用多量的油进行滑油预热处理然后炒制成菜。这种方法不仅浪费油又不适合家庭操作,如将油滑改为水滑不仅不影响成菜质量,又易于操作,还能  相似文献   

18.
烹制鲜美可口的菜肴,不仅需靠原料精良、刀工处理、火候控制,还需采用一系列诸如保鲜味、除异味、加佐味、增滋味等调味工艺。 调味常通过压、提、增、得、协调等方法完成。它们都需依原料性质和菜肴要求灵活运用。 对一些本身含异物、异味的原料,先出后入法有助于它调味、成菜。  相似文献   

19.
华扬 《烹调知识》2007,(3):54-54
一般来说,芡汁的厚薄主要应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的特点灵活掌握。厚芡:厚芡就是勾芡后菜肴卤汁较稠,按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包芡和糊芡两种。(1)包芡:粉汁最稠,其作用是使稠汁全部包到原料上去,多用于爆、炒方法,例如“:油爆双脆”“、炒腰花”“、咕老肉”“、鱼香肉丝”等都勾厚芡。这类菜肴在吃完以后,盘中几乎见不到卤汁。(2)糊芡:粉汁比包芡略稀,其作用是使菜肴的汤汁成为薄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浓厚而柔滑的要求,多用于烩菜,如“炒鳝糊”“、肉丝烂糊”等。这类菜肴如不勾芡,则汤菜分离,口味淡薄。薄芡: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  相似文献   

20.
抓炒是一种特殊的炒法,起源于宫廷.相传为清宫名厨王玉山所创.所谓抓炒,就是快速炒,成菜过程近似熘、爆.操作过程是:原料经刀工处理后,挂蛋清糊或水粉糊,用温油炸透(或用水汆),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