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沈艳 《建筑与文化》2021,(9):193-194
从建设规划背景出发,对洞桥镇大溪村在"五美"乡村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特征下进行高度概括和深度发掘,从而确定乡村建设规划的发展模式和形象策划.再以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开展创新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并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设规划方案.最后基于项目探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键点,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优秀经验和样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受利益驱使,旅游目的地周边村落出现了盲目复制、粗犷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寻找持续健康的发展方法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尝试引入品牌策略,试图通过该策略的实行,对乡村旅游带动型社区的业态、风貌进行特色提升,构筑核心凝聚力,并有效促进社区居民就业增收.本文结合河南省舞钢市五峰山社区规划实践,探讨了基于品牌策略理念的乡村旅游带动型社区规划,以期为同类型乡村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向梦茜 《城市住宅》2021,28(7):141-142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在乡村旅游背景下,受多方因素影响,乡村景观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分析我国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策略,以促进建设生态和谐的乡村景观环境,为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乡村文化景观在凸显地域风格、传承乡土文化、营造特色景观、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对金山村项目实践中的文化景观营造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探索文化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营建思路,发掘金山村的荷文化与祠堂文化,引植千亩荷塘,"激活"古祠堂功能,开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旨在为其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化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综合体是以百姓自治、自我实践为主导的乡村实践模式,以豫西的曲村为例,通过对乡村的需求、产业和空间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来阐述乡村综合体的核心概念、空间更新、乡村经营的发展策略,对豫西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的有机更新和乡村激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与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的两个热门议题。当前乡村社区更新在产业与经济领域已取得很多成绩,但缺乏对能源与生态的关注。文章以上海市松江区甪钓湾古村落的更新设计为例,从村庄基底与功能布局、村庄微环境提升与整治、村庄碳汇扩容与建设过程中的低碳技术与材料运用等4个方面出发,探讨低碳乡村社区的营建策略,为乡村社区低碳更新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抓手。农旅融合发展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新业态。文章对花籽山项目在乡村振兴政策下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将业态布局置入相应的空间结构中,以达到农业产业升级和共享旅游共融互生的迭代发展,从而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以及农业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手工性景观是反映人类长期手工劳作行为的痕迹并传达出人类手工生产信息和情感的景观类型,承载着人们对乡村的核心记忆,呈现出极具田园特色的乡村风貌。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区发展现状的调查归纳,乡村旅游在景观材料、景观小品、参与性旅游活动等三方面体现出手工性景观的典型特征,说明手工性景观符合人们对乡村的认知与想象,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结合对国内外相关成功案例的归纳和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引用、集聚、变异、因借、再现等手工性景观表现手法,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戴佳楠 《城市住宅》2021,28(4):93-95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节奏加快,经济飞速发展.以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苏南地区,经历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率达75.9%.但高度城镇化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城乡发展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大、村庄空心化等,苏南地区的乡村发展面临挑战.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解读,以苏州树山村为例,明确苏南地区乡村在上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聪霞 《山西建筑》2012,38(2):16-17
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规划等对策,并阐述了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重构剧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政府或设计师为主导的项目运行模式难以应对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关联与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现实挑战。[方法]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演化分析出发,以在马岔村及其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开展的12年工作为例,对项目调研筹备、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扶助全过程的经验与成效,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梳理和阶段总结。[结果]1)作为所有村民可共享共荣的物质载体,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是重新激发和培养乡村社会自组织能力和动力的重要抓手与“催化剂”;2)建设的工作重心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的设计与施工,还应贯穿从研究筹备到运营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在专业力量支持下进行社区动员、适度引导和跟踪扶助尤为关键;3)如何突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形成互补、互信、互助与互相成就的可持续协同机制和工作模式,依然是当前亟待多元探索的问题和应对的核心挑战。[结论]对马岔村12年建设历程的总结,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案例。同时针对中国乡村量大面广,其发展现状的多元差异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性等问题,提出如何开展以点带面且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的多元探索路径,建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仍是多学科深度融合协作的长期课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空心化发展和盲目旅游开发的社会现状,展开基于"鹊巢理论"的未来乡村活化设计研究,并通过对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形式的思考提出"乡村旅居"的新模式,以合肥市铭传乡井王社区为例,从村中人归巢和村外人归巢两个角度、以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分别提出智慧景区、共享居住、生态修复、微更新等技术参考,以此为未来乡村的更新转型提供新的设计思路,让乡村"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大城市郊区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以上海金山漕泾镇水库村“休闲水庄”的规划为例,以乡村旅游为突破点,将当地的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进行整合,提出了“休闲水庄”的构想,带动远郊区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传统的第一产业转化为以旅游和服务为主导的、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乡村旅游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和农业经营模式,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扶贫富民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产品缺乏特色,品牌效应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品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探索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以加快其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乡村旅游也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享受乡村生活的需求。乡村旅游现今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发展在规模、成就等方面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市旅游和老景区(点)的发展水平。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人才教育、培养问题的忽视导致的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31)
乡村旅游全面发展和提档升级,可以助力乡村振兴,马尔康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尝试。民族地区既具有较为特殊的具体情况,也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亟待开发利用,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本文对马尔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做了考察,总结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部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伴随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乡村游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但是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良莠不齐,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通过文旅、农旅相结合,注入新鲜活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大难点。文章以乡村旅游项目中文化IP的构建为研究对象,结合华润五丰农业观光园项目实践,分别从规划设计和旅游策划两个层面探讨文化IP的构建策略和方法,以期对国内其他类型项目的建设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厉辰  黎玉妃  刘丽荣 《城市建筑》2023,(19):61-63+67
景郊型乡村依托邻近景区稳定的客源和特有的旅游资源,已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类型。旅游开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社区遭受巨大的扰动和破坏,其韧性能力的发展对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对景郊型乡村社区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引入韧性理论,建立景郊型乡村社区韧性评价模型,探究景郊型乡村社区韧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景郊型乡村社区的韧性培育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国内近郊乡村游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结合乡村振兴、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走向乡村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位于江苏淮安蒋坝风情小镇的康养中心乡村集市项目为例,浅析此类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文章对设计过程中有别于城市核心区综合体项目的设计理念进行阐释,试图体现在当代中国乡村这一独特语境下,如何结合旅游、康养、本地社区等多样性需求,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和社会双重枢纽功能的乡村综合体。  相似文献   

20.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地理基础,社区参与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将其纳入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中能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文章通过阐述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社区参与的因素,构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空间建设过程与空间营造内容的两方面的社区参与策略,并以明月村为例,阐述了明月村公共空间营建的社区参与方法,以期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提供有效的社区参与策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