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滤膜过滤过程中比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力驱动膜过程中的微滤是分离均相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随着过程的进行,将在膜表面上形成沉积层,过滤速率将随之下降.沉积层阻力的大小是衡量过滤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比阻是确定阻力大小的基础.分别从微滤过程中比阻的分类、影响因素、定量测定三个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微滤膜过滤阻力机理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滤膜过滤阻力机理及其通量的变化是该工艺应用推广需要解决的关键.以Langmuir理论和Darcy定律为基础,从理论上证实了浓度极化阻力与凝胶层阻力是同一性质的阻力,并通过Langmuir关系式统一起来,推导了微滤膜过滤阻力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一体式膜过滤反应器过滤乳化油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膜过滤阻力模型拟合得很好(R2=0.9912),膜表面极化浓度与相对过滤压差成线性关系,比例系数为凝胶层浓度.基于Langmuir理论的微滤膜过滤阻力模型能真实反映凝胶层阻力的形成过程.用该模型得到的沉积平衡系数Φ反映了混合液的浓度、颗粒大小、温度和黏度等过滤特性,并把极限通量JVlim与混合液过滤特性联系起来,极限通量与过滤压差无关.  相似文献   

3.
微絮凝-砂滤-超滤处理淮河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絮凝-砂滤-超滤工艺对淮河原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重点考察预处理条件如滤速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变化对后续膜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艺去除CODMn的效果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投加量(大于4mg/L)不变的条件下,滤速的变化不会影响砂滤出水的浊度和CODMn,当投加量为4mg/L时,较高的滤速导致砂滤出水的浊度和CODMn的增加.由于后续超滤膜的截留作用,膜出水的浊度和CODMn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过滤酱油时的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对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处理酱油时有效阻力系数Cf与通道中流体雷诺数Re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且对不同过滤量时膜通道中宏观压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膜材料是膜技术的核心,膜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控制对膜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UF/MF膜技术与产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研究组近年来在TIPS法制备聚乙烯(PE)中空纤维微孔膜、双向拉伸法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熔融-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溶液相转化法制备PVDF超滤膜的膜结构控制和表面改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微滤(MF)与超滤(UF)的主要应用情况,比较了微滤与超滤在病毒去除率、膜的耐久力,以及对下游反渗透保护的情况,重点强调了Pall微滤膜具有高的病毒去除率及非常低的断丝率。  相似文献   

8.
对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在静态操作下处理酱油时过滤通量的预测进行了研究 .并从Ruth方程式出发 ,结合静态过滤的特点推导出了简单实用的过滤通量预测公式 .  相似文献   

9.
络合-超滤-电解集成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许振良  张永锋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141-144,150
论述了胶束增强超滤、络合-超滤耦合过程、电化学法和络合-超滤-电解集成过程等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此外,利用络合-超滤-电解集成处理重金属废水,可实现废水回用和重金属回收,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天然有机物(NOM)、藻类、病毒处理等几个方面阐述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分析近期国内外关于NOM、悬浮物和无机离子形成膜污染的理论,认为应根据不同水源水质具体分析膜污染形成原因.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简述物理化学法、高级氧化法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和采用适宜操作压力、紊流曝气、控制反应pH优化操作条件,以控制膜污染的研究现状,并介绍超声波清洗这一新型膜清洗方法的研究情况.最后,对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研究的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悬浮液浓度、膜管转速和轴向流量对膜器过滤速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优的操作条件,微滤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2.
13.
管式陶瓷微滤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陶瓷微滤膜的工业化生产为目标,详细研究了原料的分散、分级和粉碎过程,采用陶瓷作粘结剂,成功地制备出孔径在0.8μm以上的管式微滤膜并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本工作所生产的管式陶瓷微滤膜具有良好的强度、化学稳定性和渗透性能,其纯水通量为10-2L/m2·h·Pa,细菌截留率在99.999%以上,可以用于工业微滤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镍基多孔载体,并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对膜的表面进行修饰.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用量可以显著提高载体的透气度,但最大孔径也较大(3 μm).为了提高过滤精度,本实验采用电镀对多孔载体表面进行修饰,在优化条件实验下制得的微滤膜精度较高,最大孔径小于0.62 μm;透气度范围为(8~10)×10~(-4) m/(Pa·h).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良的热诱导聚合技术,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分离膜表面接枝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羧酸基团.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X衍射(XRD)、红外光谱(IR)、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衍射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PVDF微滤分离膜(PAA-PVDF分离膜)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PVDF分离膜对Cu2 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热诱导聚合技术在PVDF分离膜表面成功接枝了羧酸基团,PAA-PVDF分离膜对Cu2 的去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6.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动态膜过滤技术和生物法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介绍了DMBR机理及工艺处理效果,并从膜基材选择、操作参数控制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DMBR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聚酰胺反渗透膜复合膜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周翀  王湛  张阳  姚金苗 《膜科学与技术》2007,27(5):31-35,40
通过PVDF与CA共混来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以纯水通量、膜的最大泡点压力、平均泡点压力等性能为指标,设计了九因素(共混比、固含量、溶剂种类、溶剂比、添加剂种类及含量、蒸发时间、凝胶浴温度、凝胶时间)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表研究膜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PVDF/CA共混微滤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含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共混比、溶剂种类、添加剂含量、凝胶浴温度、凝胶时间、蒸发时间、添加剂种类和溶剂比.较佳的成膜条件为:PVDF/CA共混比4∶1,固含量12%~14%,添加剂N-甲基-2-吡咯烷酮质量分数2%~3%,二甲基甲酰胺/正丁醇混合溶剂比7∶1,蒸发时间30 s,在20~30℃的自来水中凝胶50~70 min.在此较优条件下可制备孔径为0.55~0.65μm,0.06 MPa下的纯水通量27℃时为205.37~292.53 mL/(cm2.h)的PVDF/CA共混微滤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