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市场在上升:经过前几年市场的火爆场面,很多人都认为电磁炉在一级市场已经进入衰退期。但是我感觉现在还不能完全认为电磁炉已经在一级市场完成了上升阶段。一级市场并没有完全饱和,一级市场占有率最多也就是50%左右。消费者认为电磁炉依然是厨房的附属品,还没有成为主要的烹饪工具。今年预计电磁炉全国销售在3500万台左右,再加上去年与明年的销售,这么大的销量进入消费者手中以后,消费  相似文献   

2.
周继伟 《现代家电》2006,(13):60-61
2005年电磁炉行业的爆发性增长,让很多曾经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进入到这个行业企业无心插柳柳成荫。进入2006年,一、二线品牌如美的、富士宝、尚朋堂、九阳等除在一级市场争雄以外,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军二三级市场,行业新军格兰仕、奔腾等品牌经过2005年的发展,也基本在全国市场都已布局完成,那么,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新品牌再进入到电磁炉行业中,还有机会吗?本刊记者近期走访了格尔顿电子(香港)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爱多影音有限公司,它们都是以生产AV类产品为主的企业,但在2006年却都加大对电磁炉市场的投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又将采取什么样的市场运作模式呢?  相似文献   

3.
《现代家电》2004,(9):18-20
市场特征:电磁炉进入重庆市场比较里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始终没有真正的形成气候。2003年是重庆电磁炉市场真正启动的一年。原因是2003年美的进入电磁炉市场.价位则是300元左右的产品为主,为了达到预期的销售.各个品牌在终端卖场的竞争异常激烈,终端演示成为最主要的宣传炒作手法,尤其在周末的三天,现场演示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家电》2007,(1):36-39
2006年的冬季来得比较晚,但是电磁炉行业的冬天似乎是不请自来。2006年10月中下旬,电磁炉主要品牌同比增长下降,12月份有了回暖。电磁炉市场和行业到底进入了哪个阶段呢?最近,厨房电器名牌俱乐部在杭州召开第三次会议,成员单位和观察员对于市场走势、行业发展、技术研发做了深入交流。大家分析后认为,电磁炉市场的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市场进入了盘整期、成熟期。那么,成熟期后的市场特点怎样?有什么要求?过去值得行业总结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呢?我们在此汇集了大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砺寒 《现代家电》2003,(12):42-43
电磁炉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讲,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而且历经磨难的产品。说它熟悉是因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电磁炉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在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市场火爆异常。尽管当时的电磁炉价位高(一台普通的电磁炉当时的价格在千元左右),却依然以美观清洁等诸多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位和电磁炉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代理商说,那时候电磁炉很紧俏,是厂长批条才能买到的。但是由于当时技术还不成熟,热效率低,产品质量不过关,故障率高,很快电磁炉在上海销声匿迹了。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这次市场打击,给各个电磁炉品牌以后在上海的操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到了八十年代末期,电磁炉再次出现在广东市场,以环保电子的前身雅达为代表,由  相似文献   

6.
赵长勇 《现代家电》2007,(15):20-20
目前电磁炉市场已经进入平稳阶段,品牌多、市场乱的阶段已经成为历史,在我所代理的山东,很多小品牌已经退出市场,只有如美的、苏泊尔、九阳、富士宝、奔腾等品牌稳定了下来,在省会城市及周边城市基本以这几个品牌为主。  相似文献   

7.
《现代家电》2005,(19):12-13
八十年代电磁炉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但由于产品本身价格居高不下及技术不成熟导致维修率非常高的原因,电磁炉一度在国内市场中退出。电磁炉真正引入中国市场是在九十年代末。  相似文献   

8.
2002年,洛阳的电磁炉市场竞争已经比较激烈,各电磁炉品牌在洛阳市场基本都采取的是代理制。到2004年,洛阳的电磁炉市场甚至比河南的省会郑州市场都成熟,市场容量已经达到了6万台。  相似文献   

9.
电磁炉自从进入中国十余年以来,2001年以前一直是不愠不火。直至进入2001年下半年,电磁炉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态。目前国内市场比较知名的电磁炉企业包括:富士宝、美的、尚朋堂、德昕等。从技术和品牌的角度讲,台湾品牌尚朋堂可以说是目前电磁炉市场的佼佼者。尚朋堂的总部在台湾基隆,拥有17年电磁炉研发的专业技术,产品行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欧洲等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其中台湾和北美的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年销售额达到一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电磁炉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但由于产品本身价格居高不下及技术不成熟导致维修率非常高的原因,电磁炉一度在国内市场中退出。电磁炉真正引入中国市场是在九十年代末。近几年国内电磁炉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5%以上。电磁炉的均价由当初的700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300多元。而电磁炉未来5年的市场将达到10000-12000万台、数百亿元之巨的容量,目前呈现一种飞速增长、迅速成熟的趋势,被誉为小家电产品中最后一块蛋糕。  相似文献   

11.
砺寒 《现代家电》2004,(15):42-43
2004年电磁炉市场的旺季即将到来,尽管各个品牌的新产品还在陆续“登场”,然而作为电磁炉的主要配件陶瓷面板战场的硝烟味道似乎已经超过了电磁炉市场本身。一个厂家的老总说“陶瓷面板的竞争今年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今年的竞争表面上看只是价格的竞争,而背后则是技术的竞争和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实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08,(20):55-56
随着金秋十月的来临,电磁炉的销售旺季也来到了。虽然很多品牌在上半年就开了新品发布会,但是真正的产品上市还是在8月份以后。在各类卖场中,备品牌的电磁炉新品都已经全面进入了市场,占满了小家电的展柜.一拼高下。最近通过对卖场的考察和与品牌技术人员的交流,记者对今年电磁炉产品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近期电磁炉市场表现也越来越成熟,如面板不再供不应求,技术比较稳定。自2006年10月份以来,电磁炉在一级市场的销售份额有一定的下滑,主要原因缘于目前电磁炉在一级市场已经较为成熟,过了上升期,正处于  相似文献   

14.
周本能 《现代家电》2005,(19):36-37
国内的电磁炉市场经过2003-2004年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厨房电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新星,新品牌进入既为市场竞争添加了新的活力,又为市场的发展添加了新的动力,2005年已经过半,电磁炉产品仍然吸引着众多业内外厂商的关注。赛诺公司借此机会回顾近期的市场动态,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企业一同分享一些关于行业的视点。  相似文献   

15.
赖正福 《现代家电》2006,(23):41-42
从科技含金量宣传、工业设计战、价格战到促销战,电磁炉行业的战役越演越烈,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着,也吸引着众多营销人才加入到电磁炉行业当中。相对于行业内的前辈来讲,我只能算是一个新手,虽然在小家电行业内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营销工作,但真正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内是在2005年初,是在电磁炉行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才进入。从我进入电磁炉行业近两年间,千泽企业从技术的超越到营销实力的增强,千泽牌电磁炉产品快速成为行业认同的品牌,并得到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用户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盈谷非常看好电磁炉行业的发展前景,于2003年进入电磁炉行业,当时行业正处于上升期,销量、技术、产能的提升都在明显的加快,市场很广阔。我个人认为,电磁炉带来市场消费结构的改变是整个行业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环保、节能、营养、方便逐步成为消费者认可的一种时尚,对国内电磁炉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家电》2004,(3):11-12
目前山东的电磁炉已经从高端家庭的消费品过渡到普通百姓的家庭消费,市场正处于产品导入期的末期,即将进入成熟期,增长的幅度也是很大的。但是还应该看到,人们对电磁炉产品的品牌意识还很淡薄,销售主要是依靠终端导购的讲解、朋友的推荐和个别广告的引导,因此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蒋士桦 《现代家电》2005,(12):30-31
《现代家电》:过去的2004年是电磁炉高速发展的一年,进入2005年,电磁炉更是在小家电产品各品类中市场增长率名列前茅,现代家电分析在未来5年内电磁炉将和燃气灶平分秋色,请问郑总怎么看待下半年的电磁炉市场和今后几年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4年以来,电磁炉市场异然沉寂,往日各个品牌争相推出的各种大型推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品牌悄无声息的降价,据悉,国内某知名品牌的电磁炉已经把自己的个别单品降到了199元,而一些不知名的品牌的单价则降到了1.8元。这不能不让其他品牌担心,除了降价,我们还能做什么?电磁炉市场的迅速升温使得很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大量的品牌竞争导致价格急速下降,产品利润微薄。然而降低价格能支撑多久?  相似文献   

20.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04,(22):28-29
近两年来,国内最热的小家电产品是电磁炉.80%以上的小家电厂家都经营电磁炉产品.市面上最多时有400多个品牌同时出现在各级市场上。10月23日闭幕的顺德博览会上.记者发现,电磁炉品牌减少了,2003年的顺德家电博览会大约有150个电磁炉品牌机、OEM厂家参展.而今年这个数字几乎下降了一半以上,从中可以看出,电磁炉的市场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洗牌阶段。方面电磁炉品牌在减少.而另一方面.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