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子成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2,(2):38-40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切比雪夫阵列在指定的副瓣电平下主瓣宽度最窄,在指定的主瓣宽度下副瓣电平最低;相位控制技术通过控制阵列各单元的相位实现波束的指向变化;最后介绍了遗传算法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8元线阵,将其相对副瓣电平抑制到了-50dB。 相似文献
2.
3.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充分利用了阵列天线所检测到的空间信息,可以获得超分辨率和低副瓣的性能、实现波束扫描和波束赋形等。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的方向图综合算法,算法通过迭代运算,能够获得需要的方向图形状。算法仿真以降低由24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均匀圆阵的方向图副瓣为例,通过3次迭代运算,将副瓣电平降至-40dB左右,满足了工程需要,说明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应度函数确定方法,算法采用易操作的二进制编码。通过改变适应度函数中的待定参数,有效提高了搜索效率。采用遗传算法对基站天线的方向图赋形,其结果优于同种条件下用Woodward法得到的结果。结合工程实践,考察了本文遗传算法的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7.
在对阵列天线进行方向图综合时,得到的激励分布用不等功分网络实现时常常出现功分比过大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在利用遗传算法综合方向图时引入了评价功分网络的适应度函数,在对方向图影响很小的基础上,使馈电网络的最大功分比由4.06∶1降低为1.46∶1,减少了空气板线等形式的网络尺寸并降低了网络设计难度和成本。该优化设计方法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实现了较高的发射功率和超过25%的接收带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基于一种新的遗传算法的天线方向图综合技术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给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在遗传算法模型中采用了向下、向上外推和非一致杂交算子等交叉技术,并结合内插、交换等多种技术形成综合交叉方式.该算法克服了已有算法早熟、对初始群体依赖性等缺陷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可靠性;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零陷方差项克服了现有算法零陷不均衡的缺陷.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方法用于天线方向图综合具有收敛速度快、零陷均衡、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给出一种基于反离散傅里叶变换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的综合算法,综合后的阵列天线波束形状与预给的波束形状吻合较好,从而达到设计要求。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量小、计算数值稳定性好的优点。是一种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首先对子阵级稀疏阵列进行建模,针对子阵级稀疏阵的子阵间距远远大于半波长而导致子阵级稀疏阵列方向图主瓣附近具有大量栅瓣的问题,提出了方向图栅瓣宽度的概念,为了抑制方向图的栅瓣宽度,提出一种基于栅瓣宽度的子阵级稀疏阵列优化算法,解决了方向图栅瓣电平在满足一定的要求下使栅瓣宽度最窄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对于波束综合技术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但主要集中在接收系统,而对于发射波束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遗传算法实现相位量化的唯相位低副瓣波束综合技术,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性能曲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副瓣,且主瓣宽度不变,因此该算法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