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优选出耐热性较好的3种丙烯酸类乳液作为底涂主剂,水性有机硅树脂作为离型剂,并通过混合正交实验探讨了离型层配比、底涂主剂、底涂压光压力及离型层涂布量对离型纸首次剥离强度和可重复使用次数的影响大小,由此确定了达到最佳离型性能,即首次剥离强度为8.7×10-2 kN/m,可重复使用次数为35次的相应涂层工艺条件是:底涂主剂采用的丙烯酸类乳液,其Tg为6℃、涂4-杯黏度20 s时原液固含量为45.0%、原液黏度为300 mPa.s。底涂压光压力为8 MPa,离型层涂布量为1~2 g/m2,离型层配比为4∶1,在该工艺条件下自制硅系合成革离型纸,其耐溶剂性与进口纸相当或更优。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有机硅为线型聚硅氧烷,固化后交联成体型结构,具有优异的防粘性能和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是一种理想的防粘材料。它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压敏胶制品的防粘隔离层;二、粘性材料的包装,压敏胶有机硅防粘纸自1954年工业化生产以来,随着压敏胶生产的增长(每年净增15%左右)而得到很快的发展。现在,有机硅防粘纸已广泛用于轻化工、家电、妇幼卫生制品等方面,其主要产品有离型载体成型纸、妇幼卫生巾系列产品的防粘纸、标签纸用离型纸、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国外近年来用于防粘纸的防粘剂发展趋势。介绍了溶剂型,水乳型和无溶剂型防粘剂用于防粘纸的比较试验结果。无溶剂涂布可以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粘性要求,随意进行剥离力大小适度的调整,使其用途更加广泛。文内指出采用GF系列无溶剂型有机硅防粘剂,不仅能克服水乳型防粘剂在不干胶制品贮存变性剥离不开的弊病,也可以避免目前生产厂普遍使用溶剂型防粘剂带来的环境污染、易燃、易爆等不安全隐患。它将成为溶剂型和水乳型防粘剂的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4.
防粘原纸又称剥离原纸或隔离原纸,是生产防粘纸的衬底材料,防粘纸是由纸基(原纸)、隔离层和防粘层组成。防粘纸的生产过程是在原纸上涂一层平滑的聚乙烯薄膜(隔离层),再涂上一层有机硅树脂(防粘层)。在印刷涂料纸(面纸)上涂一层丙烯酸酯类胶水(粘合剂),将涂上粘合剂的面纸和防粘纸经过层合工艺形成一个整体为印刷基材,称不干胶纸。使用时只要将防粘纸撕剥下来,然后利用粘合剂的特性将商标贴到商品上。防粘纸防粘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不干胶纸的质量,而防粘纸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原纸的质量。1防粘原纸的特性1.1高…  相似文献   

5.
《印刷工业》2014,(1):77-77
为满足客户对先进水性离型剂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道康宁公司2013年12月3日宣布,将向中国和亚洲地区提供Syl—Off系列在线及离线有机硅水性离型产品,其中包括用于聚酯薄膜在线涂布的Syl—Off 7920离型剂,Syl—Off SL35重剥离力添加剂,以及将于2014年推出的首个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离线涂布的水性有机硅离型剂。  相似文献   

6.
硅酮防粘纸(剥离纸)加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德文 《中华纸业》2001,22(6):16-20
新型有机硅化合物的出现,是防粘纸加工技术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现在,硅酮防粘剂已从缩聚交联型的聚硅氧烷化合物向加成交联型发展;而加成交联酮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防粘纸的有机溶剂涂布工艺和乳液涂布工艺逐步转向无溶剂涂布工艺;为了适应无溶剂涂布工艺的发展,高平滑度、高紧度的硫酸盐浆纸已成为防粘纸生产中的最主要的一种原纸;并且涂布机的涂布装置和干燥固化装置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之,硅酮防粘纸的加工技术已向无污染、节能、高质量、多品种和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离型纸亦称隔离纸或防粘纸,它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不同的有机感压胶,比如热融胶、压力胶和橡胶系统的压感胶等,所需离型纸的离型力有所不同。针对需隔离的有机感压胶的粘性不同,离型力应作相应调整,使之在剥离时达到极轻且稳定的效果。一般地,离型纸是由原纸层、淋膜层、离型剂涂层依次层叠构成。由于离型纸原纸层在三层结构中位于顶层或底层,原纸另一面没有保护层,因此原纸容易吸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性树脂结合无溶剂树脂进行试验,探究不同模量的聚酯、聚碳、聚醚水性面层树脂与反应型发泡聚氨酯层的结合性能,通过对比物理性能指标,选择出最佳性能的水性面层树脂。粘合层使用发泡型无溶剂聚氨酯树脂代替水性粘合层,可避免出现贴合不牢,手感呆板,水性贴合难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KH560和有机硅树脂作为改性剂,通过对KH560含量、有机硅树脂含量和干燥时间三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找到能改善水性木器涂料性能的方法。实验表明,有机硅树脂的含量对涂层性能影响程度最大。在40℃烘箱中干燥20min,KH560含量设定为2%,有机硅树脂含量从0增加到1%时,水性木器涂层的硬度为H,附着力变化不大,都是1级。继续增加有机硅树脂含量至5%时,涂层硬度下降至4B,附着力下降到4级。光泽度表明,有机硅树脂含量对水性木器涂层光泽度的改变没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元共聚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丙烯酸树脂 (PA或PAr)、有机硅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 ,合成了一种有机硅丙烯酯聚氨酯聚合物。探讨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反应温度、NCO/OH值、引发剂浓度、-COOH用量、有机硅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条件下,针对皮革离型纸的特殊要求如机强度、机耐热性、机耐溶剂性、机剥离强度、机一定的柔性等,对影响皮革离型纸原纸性能的因素如纤维配比、增湿强剂、增干强剂、填料、耐热剂、施胶剂等造纸助剂等进行了多因素多水平的综合研究,得出了皮革离型原纸最佳的实验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皮革离型原纸最佳的实验制备工艺条件为:助剂添加顺...  相似文献   

12.
功能因子的储藏稳定性和控制释放是通过一定的微囊化控释传输系统来实现的。本研究采用挤出滚圆和流化床薄膜包衣技术,构建了基于液态食品体系的醋酸酯抗消化淀粉薄膜包衣微丸传输系统,分别考察了不同厚度的醋酸酯淀粉薄膜包衣微丸在酸奶中储藏过程及体外模拟人体消化道运转过程中功能因子的释放规律及微丸表面包衣膜层的微观形貌变化。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储藏时间下,包衣厚度越大,微丸表面包衣膜层越完好,越能有效阻止功能因子的释放;当醋酸酯抗消化淀粉包衣增重达到9.94%时,其中的功能因子在储藏22d不释放;同时,在酸奶中储藏不同时间后,不同包衣厚度的微丸在模拟消化道中运转时的表面形貌变化与其释放情况相符。研究为筛选适合液态食品体系的功能因子控释传输载体材料及控释传输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高透湿率和高强度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机械发泡工艺中成膜温度、发泡剂含量和发泡倍率3个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显著且失拟项不显著,模型拟合性良好。各因素对透湿率影响顺序为:成膜温度>发泡倍率>发泡剂质量分数;对断裂强度影响顺序为:发泡倍率>成膜温度>发泡剂质量分数。以透湿率和断裂强度最大为原则,得到最优制备工艺条件:成膜温度120°C,发泡剂质量分数为 5.56 %,发泡倍率为 319.17%;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实际透湿率为6088.71 g/(m2?24h),断裂强度为1.51 MPa,与模型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表明优化模型有效可靠;以此作为超纤维合成革的发泡层制备水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其透湿率达到 2070.24 g/(m2?24h),纵向、横向断裂强力分别为161.50、112.38 N。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涂层法对涤纶窗帘布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非卤素环保型阻燃剂TEX-8或TEX-4(有机膦高聚物)与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胶的配伍性、比例以及阻燃涂层胶涂覆量对织物阻燃性能、断裂强力、手感的影响.研究表明:阻燃剂TEX-8与涂层胶混合后的稳定性较好,阻燃性能比TEX-4稍好,当m(阻燃剂TEX-8)∶m(涂层胶)=1∶1、涂覆量30 g/m2时,阻燃性能可达国家B1级标准,且对断裂强力和手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性能良好的CE-04剥离剂,使纸张涂层在湿状态下容易粘结在铸涂缸表面,形成很高的纸面光泽度,而干燥后又赋予纸张卓越的剥离性能,从而提高了纸机的操作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选择了恰当的加入点,避免了铸涂卡纸因发生粘缸而引起的麻坑点、针孔等纸病,提高了成纸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铜版纸水性上光涂布工艺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涂布工艺参数,使用IGT印刷适性仪在一定印刷条件下对铜版纸实地打样,分别在不同的涂布速度与涂布厚度下,对各印刷样张进行水性光油上光涂布,通过测试各样张的光泽度和耐折度,比较不同工艺条件下上光前后印品光泽度和耐折度的变化,探讨涂布速度、涂布厚度对水性上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布速度和涂布厚度与印品的光泽度和耐折度有关。上光印品的光泽度和耐折度会随着涂布速度和涂布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增量有最大值。合理匹配上光工艺的这两个条件,能够获得最佳上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和成型工艺对双轴向经编双面涂覆织物剥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轴向经编涂覆织物由于经纬纱取向及捆绑纱的排列不同,使涂覆织物各个面各个方向的层间黏合强度相差较大;通过流延覆膜工艺生产的双轴向经编涂覆织物在高频热合加工后层间黏合强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周卫银 《非织造布》2009,17(2):30-33
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涂层的厚度、焙烘温度以及添加剂种类对PVDF面层性能(面层剥离强度和膜材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说明了涂层厚度、焙烘温度对膜的粘合性影响较大,而不同的增塑剂和偶联剂对膜的粘合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选用PPG2000、MDI-50等为主要原料,羧基含量控制在1.8%,合成出一系列不同R( -NCO/-OH物质的量比)值的MDI型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不同R值对MDI型乳液的外观、黏度、粒径、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将聚氨酯乳液与颜料膏、填料、流平剂等助剂复合,用于合成革的后整理,考察了不同R值的MDI型聚氨酯树...  相似文献   

20.
涤纶织物的涂层阻燃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磷酸铵(APPⅡ)为原料制备硅氧烷包覆聚磷酸铵协同阻燃剂,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磷/硅的最佳配比.将该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复合制成环保阻燃涂层剂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探讨了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的配比以及涂层量对织物阻燃性能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配比的增加,织物阻燃效果提高,其强力及静水压下降;当涂层整理的涂层量为20g/m2时,涂层涤纶织物既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又能保证织物的手感.通过对比实验表明,该阻燃剂相对APPⅡ而言,能赋予织物优异的阻燃、高强力及防"霜化"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