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Windows 2000的传统登录模式不同。Windows XP默认采用了欢迎屏幕的方式对账户登录进行管理,如果你的Windows XP还是采用传统登录模式。可以通过“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用户账户→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中勾选“使用欢迎屏幕”来开启欢迎屏幕登录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常情况下,用户必须自己在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才能够登录到中文Windows 2000中。不过中文Windows 2000也提供了在启动时自动以某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实现不需要手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自动登录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在需要较高安全性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设置自动登录系统方式(尤其是不  相似文献   

3.
陈再 《微电脑世界》2001,(6):125-125
Windows 2000是Windows NT 4.0的后续版本,它提供更强大的功能、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很多用户在使用中文Windows 2000(包括专业版和服务器版)的过程中,发现中文Windows 2000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恶意用户通过中文Windows 2000的这个bug,无需经过任何认证即可获取Windows 2000的Adminstrator权限、修改Windows 2000的Internet设置甚至操作任意分区上的文件及文件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利用中文Windows 2000的输入法,在不登录Windows 2000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文件,修改系统Internet设置。  相似文献   

4.
用户不小心忘记了密码,造成无法登录Windows2000时,只需用启动盘启动电脑或引导进入另一操作系统(如电脑安装有Win98与Win2000双系统),找到文件夹“X:\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X为Windows2000所在磁盘的盘符),将此文件夹下的“Cookies”文件夹删除,然后重新启动电脑,即可以空密码快速登录Windows2000。为安全起见,用户可重新设置各用户密码。CF  相似文献   

5.
随着单位计算机的增多,尽管服务器端仍为Windows 2000 Server,客户端操作系统却升级成了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但是对新增的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 Profes- sional的用户,如果使用Administrator身份登录网络的话,由于Administrator权限太大,对网络不安全;如果使用普通域用户登录网络的话,由于普通域用户的权限有限,既不能在客户端机器上设置文件夹共事,也不能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能否找到一种办法,使得普通域用户既能设置文件夹共享,又能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安装需要的软件呢?  相似文献   

6.
文中通过GINA实现在Windows2000/XP下使用SmartKey登录代替Windows提供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通过SmartKey控制Windows,实现计算机的安全登录与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Aqie 《电脑爱好者》2000,(18):69-69
本人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Windows2000中文版的巨大漏洞,即任何人和用户都可以轻松地登录,所有的权限设置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8.
如果在登录Windows Live Messenger时遇到问题登录不上去,请尝试下列解决办法:查看Messenger连接设置如果您不能登录Messenger,则可能是Messenger中的连接设置(与Internet连接关联的设置)阻止您连接到Windows Live ID或.NET Messenger Service。Messenger连  相似文献   

9.
使用USB KEY控制Windows 2000/NT开机登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海山  李国  李大兴 《计算机应用》2003,23(Z1):254-255
分析了Windows 2000/NT系统中开机登录过程,提出了使用USB KEY控制Windows2000/NT开机登录的方法,从而克服了使用口令字控制开机登录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文中提出的开机登录控制技术同样适用于指纹识别设备、视网膜扫描等其它硬件身份设别设备.  相似文献   

10.
金辉  施建俊 《计算机工程》2004,30(9):192-194
提出了一种利用USB智能卡,把第三方独立的PKI认证系统与Windows2000登录控制结合起来的用户识别技术方案。首先简单介绍了Windows2000对智能卡登录的支持,然后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利用USB智能卡技术,结合第三方的PKI认证,改造Windows2000用户识别的技术方案,有效地提升了Windows登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蔡准  李大兴 《计算机应用》2002,22(12):103-104
文中通过GINA实现在Winows2000/XP下使用SmartKey登录代替Windows提供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通过SmartKey控制Windows,实现计算机的安全登录与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故障现象一台Windows 98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如下:Microsoft网络客户、NE2000兼容网卡、TCP/IP协议、IPX/SPX兼容协议和NETBEUI协议。Microsoft网络客户与所有的协议绑定,设置为登录到Windows NT域,并正确输入域名,其他所有选项皆设为默认值。当系统启动出现网络登录对话框时,输入域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不能登录的错误。单击“取消”按钮.用ping命令进行测试,网络连接正常。  相似文献   

13.
吴俊 《微电脑世界》2000,(36):66-67
无论是相对于Windows 98还是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在登录用户的管理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强,提供了比NT更为丰富的权限设置和更为便捷的操作。下面,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对Windows 2000的用户管理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注册新用户 在Windows 2000的“控制面板”中双击“用户和密码”图标,确认在“用户”选项卡中选中“要使用本机,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复选框(如图1所示),否则将无法使用“添加”按钮。  相似文献   

14.
Judy 《电脑爱好者》2003,(3):77-78
在上一期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怎样配置Windows2000终端服务器,以及在Windows9X的系统环境下如何登录终端服务器的方法。如果我们的老计算机仅仅只是386,486,只能运行MS-DOS系统,是否也能登录Windows2000的终端服务,达到在386上运行Windows2000的目的呢?本文将就这个话题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中控科技公司推出神指安全系统软件包.包括服务器软件包和客户端软件包,由指纹系统登录、指纹网络登录、应用程序登录、文件加密/解密等功能组件组成。具有指纹验证、简化支持成本、加强安全性、易于实现等特点。 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Me、Windows 98。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替换GINA DLL达到跟踪Windows 2000用户登录认证过程的目的,从跟踪纪录中我们可分析得出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过程,很好的印证了Windows 2000的用户登录认证模型,加深了对该模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电脑迷》2007,(6)
在使用Windows XP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它所提供的经典登录方式,即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登录。而在Windows Vista中却无法实现这一传统的登录方式。其实,我们只要稍作一番设置,便可让传统的登录方式重现。  相似文献   

18.
NOVELL网络是一种成熟、稳定、易用、十分普及的网络。而Windows NT网络其用户界面友好,与Windows98类似,操作方便,Windows98的客户只要同时安装了下面两个软件,就可以同时登录Windows NT网络与登录NetWare3.X服务器或登录NetWare4.X中设置成BINDERY的部分。至于先登录哪一个,是根据“基本网络登录方式”设置为“MICROSOFT网络客户”或“NETWARE网络客户”而定。其安装步骤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19.
佑京 《电脑爱好者》2001,(21):60-61
在使用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之类的NT技术的操作系统时,我们都拥有多个账号,或者每台机器上都有多个账号。在以前,登录计算机的用户如果想要换个用户的话只能注销,然后再重新登录,这样的话,原来用户的使用环境就会完全被破坏。而在XP里可以同时登录  相似文献   

20.
Windows 95具有多用户共享一台计算机的优点,不同的用户作用口令可以进入到自己设置的环境而互不影响。可以说Windows 95不仅从单任务升到多任务,而且从单用户升到多用户。 笔者利用Windows 95的登录口令设置了自己的桌面环境和开始菜单,而且Windows 95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在个人设置下安装的应用程序,运行菜单只出现在这个口令的开始菜单中,而在其他口令下的开始菜单中不出,真正做到个人设置。但是Windows登录口令如同CMOS中的口令一样,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