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今,奈达(1964)认为,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是中介作用,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实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动态对等。本文认为,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译者首先是被动的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必须深入理解原文;在表达译文的过程中,译者又是主动的再创作者,拥有表达方式的主动权,处于主动创作的地位.理解和表达的有机统一,是译者的中介作用的体现,力求取得翻译的“动态对等”:即文体对等、语言对等和文化对等。  相似文献   

2.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重要内容,对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守合作原则,才能再现原文的会话含义。译者从原文中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和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应该是一致的。译文应当充分体现原文作者的语用含义,力争做到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翻译观和以语言学基础的翻译观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与对等,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自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文出现,西方翻译理论就逐渐消解了传统忠实对等的翻译观。从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德里达对原文意义的消解以及福柯的作者功能论等方面,分析了解构主义语境下译者主体地位的凸显。  相似文献   

4.
认为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关照读者,采取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对于翻译中的对等的实现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翻译功能学派的语篇分析法为理论指导,对《道德经》的三个译本进行评析,说明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原文、译文、作者、译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译者在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字面上的对等,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读者等各方面因素。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语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讨论翻译中词层的不对等,说明了译本和源文本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因此不必囿于语言上及语义上简单的"对等"、和"一致"的束缚,而应视翻译为有独立个性和生命的一门艺术,是与原著平等的艺术形式。作为译者,应该把译文与原著在整体艺术效果上的等效作为翻译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地把握交际的言外行为是翻译技能的一个基本要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8.
运用功能对等理论 ,从文学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关系的角度 ,论述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对作品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语义三角理论出发,通过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具体思维过程和译文读者的阅读过程的分析,指出物体名称翻译中的误区,并且从词汇的三个层次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中具体物体名称的翻译.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排除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不解,实现译文信息的转达.  相似文献   

10.
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文学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关系的角度,论述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对作品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式或图式的重构是研究翻译过程的另一个角度,它是新信息和最终译文之间译者的知识和经验的一个体系。译者可以通过重构的方式建立大脑中本来没有的图式,这一点为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翻译陌生的文化负载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以2012年发布的《十八大报告》为例,结合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探索政治文本的英译技巧。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2000)鉴于此,本文从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层面分析了《报告》英译本如何再现原文意义。研究发现,在词汇方面,译者可采用注释、重创、词性转化、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在句法方面,政治文本翻译时经常要增补主语、再现源语逻辑关系、实现句子再平衡;修辞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政治文本中较常出现的重复和排比两种手法,此时,为达到文体对等,译文中应保留其形式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原文的口吻。应当指出的是,不论采用何种翻译技巧,译者必须首先对政治文本有透彻的理解才能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英译者在翻译人物辈份用字时,必须同时面对"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在处理《红楼梦》贾府众多人物之间的辈份用字时,杨译本的着眼点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形式上的对等,采用的是直译法;霍译本则重视原文与译文之间功能上的对等,采用的是同辈人物并列法。  相似文献   

14.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倡导译文要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本文依据此理论从语义和语体两方面对《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英译本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地位,译者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原文诗歌的韵律、修辞、语义、文章体现的主旨等因素,从语义和语体上做到最大程度的对等,这样才更有利于原文诗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2001)认为英语中四分之三的语言是隐喻性的;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对林译《浮生六记》第二卷《闲情记趣》进行认知隐喻探析,发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隐喻翻译策略主要有原文为隐喻表达的翻译(译文为非隐喻或直接省译)、原文和译文都为隐喻、原文非隐喻而译文为隐喻。  相似文献   

16.
在古典汉语散文的英译过程中,译者立足于译语文化,通过多种翻译方法与手段构建译语文本,并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本的三个层面(话语层、形象层与意蕴层)之美,并最终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原作的美学效果。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再现三个层面之美的过程中,译者采用音韵补偿,文化图式构建,背景信息加注等翻译手段在审美再现中的效用,以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近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讨论翻译中词层的不对等,说明了译本和源文本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因此不必囿于语言上及语义上简单的“对等”、和“一致”的束缚,而应视翻译为有独立个性和生命的一门艺术,是与原著平等的艺术形式。作为译者,应该把译文与原著在整体艺术效果上的等效作为翻译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部优秀剧作的语言是生动有力的,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性格,都能帮助剧作家突出自己的主题。而根据语域理论,由于交际情景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体,即语域。戏剧人物的性格通过台词在语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戏剧翻译中译者能否实现功能对等,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在译文中重塑同样个性化的戏剧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对《雷雨》及其英译进行对比语域分析来探讨戏剧翻译中功能对等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 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 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 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 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 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