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东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地层中,含矿岩石为石英脉及方解石绢云千枚岩、白云质绢云千枚岩、白云质砂岩夹灰岩,矿体受层位及层间破碎带控制,矿化强弱与石英脉的发育关系密切。矿石成分简单,具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特点,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陈平 《甘肃冶金》2009,31(3):54-56,66
甘肃西和县李家山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处于西成铅锌矿田西延部位,赋矿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群,成矿条件类似。研究表明本区矿床矿化主要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产于千枚岩或灰岩中的含铜石英脉型矿体,另一种是产于灰岩与千枚岩接触部位的硅化灰岩型铅锌矿体。它们既受构造控制,又受特定岩性控制,属沉积一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3.
勘查区位于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凤太矿集区中部偏北,区内所发现的大、中型铅锌矿床均具有相同的"硅钙面+背斜构造"控制的成矿特征,铅锌矿体受"背斜+地层+岩相"三位一体控制,产于背斜构造的鞍部及翼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含矿岩性主要为硅化灰岩。  相似文献   

4.
陕西旬阳泗人沟铅锌矿含矿地层为中志留统双河镇组第二岩性段,围岩为深灰色含炭粉砂质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属于沉积-改造型(层控-热液型)矿床。含矿构造蚀变带延伸稳定,矿体成段富集,顺层断裂带、硅化石英脉是矿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冀晓清 《甘肃冶金》2010,32(1):63-65,127
三洋坝金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田西部,秦岭褶皱系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裂隙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及斑点状绢云母千枚岩和变砂岩,石英脉发育时,矿化强烈。为层控的热水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6.
《甘肃冶金》2020,(4):111-115
崖湾锑矿矿区所在的大地构造分区为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加里东-印支褶皱带,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西延部位。矿区所在的成矿带为南秦岭鹿儿坝-崖湾金、锑成矿带。矿区内出露层为中生界三叠系三渡水组岩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层属于上部三叠系灰岩夹中厚层粉砂岩层。该矿床所有矿体都赋存于层间断裂,矿体上盘为透水性较差的板岩,构成矿液的隔挡层,矿体下盘或围岩则为具有化学性活泼的灰岩,利于矿液交代。通过对研究区的矿体特征分析,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层控沉积-变质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D2a2-1a)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硅化灰岩和含铁方解石石英脉。基于以上的认识,探讨了小东沟金矿的找矿前景,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冀晓清 《甘肃冶金》2010,32(2):41-44
通过对四儿沟门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层控热水沉积-变质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D2X2-1)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硅化灰岩和含铁方解石石英脉。基于以上的认识,分析了四儿沟门金矿的找矿前景,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平 《甘肃冶金》2009,31(4):62-66
甘肃省宕昌县韩院后沟-皮地坡铜矿带产于中秦岭海西褶皱带中的中泥盆统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于板岩与硅化生物灰岩接触部位靠灰岩一侧。容矿岩石为硅化生物灰岩,围岩蚀变微弱,矿石成分简单,具热水沉积后期热液改造的特点,初步分析认为该铜矿属沉积-再造型“层控”铜矿。  相似文献   

10.
朱晓璐 《甘肃冶金》2019,41(2):58-62
焦沟铅锌矿位于秦岭东西纬向构造带中段,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之复合部位。矿田内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焦沟铅锌矿位于吴家山背斜南翼的向西倾伏的转折端,王家大庄向斜近核部。矿体受一定层位控制,主要赋存于焦沟中上部层位生物碎屑灰岩中或生物灰岩上盘与砂岩接触带,矿体多数呈扁豆状、透镜状产于生物灰岩中。矿体规模较小,地表出露长度10m至100m不等,厚度均小于10m。沿走向及倾向延伸均不稳定,随岩相变化而变化,分枝复合现象不明,一般和围岩整合产出,未见矿体切穿围岩层面现象。矿体产状走向为北60°~80°西,倾向南西,倾角40°~60°。沿走向及倾向随围岩略有弯曲或挠折现象。矿床明显受东西向构造制约,矿床属沉积再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部,北距康县—略阳—勉县深大断裂4 km。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及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控矿层位为蚀变细碧岩及灰岩与粉砂质千枚岩之间的过渡部位,控矿构造多为压扭性断裂。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化带类型以蚀变细碧岩型及蚀变碳酸盐岩型为主,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载金矿物。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包裹金和裂隙金,粒间金次之,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黄铁矿热电系数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金矿体向深部有一定的延伸,应重点加强细碧岩型矿带和砂岩矿带的地质找矿与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八渡钼矿床位于北秦岭加力东褶皱带,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秦岭群地层中,矿体形态、产状明显受SN向断裂或密集裂隙带控制,矿体厚度小、条数多、品位高。金属矿物以辉钼矿、黄铜矿为主。矿床成因属广义上的斑岩型矿床。研究表明,在矿区深部、已知矿带的延伸部位及岩体周边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东腰庄绿岩带型金矿床赋存于五台山绿岩带之中,赋矿地层为新太古界五台群鸿门岩组绿片岩,具有明显的层控性。该矿床由Ⅰ、Ⅱ、Ⅲ号 3 个矿体构成,矿体呈似层状和脉状,走向 NE。容矿岩石为强烈黄铁矿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的绢云钠长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绢云钠长绿泥片岩和变辉绿岩脉。围岩蚀变发育,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由内向外呈现出分带性。矿床具有明显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县)-礼(县)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7 k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通过对地质勘查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了马坞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何家店组灰岩、千枚岩内,呈NWW向展布,NWW向次级断裂是矿区主要的控矿因素,热液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矿(化)体产出受岩性、构造及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其较围岩具低阻高极化的特征,Au元素组合特征以Au、As和Sb为主。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北部1号、7号和8号脉体在延长或延深仍有较大找矿潜力,且在已知脉体上、下盘有平行脉体(盲矿体)存在,矿区北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周世荣 《甘肃冶金》2013,35(2):62-64
驴耳朵山金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赋矿地层为前志留系第六岩组下部第2层含炭质千枚岩与细碧岩或细碧凝灰岩接触带的石英脉。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金矿体呈似层状或脉状,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特征,赋矿岩石为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矿体在地表不连续,但在深部沿脉坑道中连续性较好,沿走向厚度变化不大,且沿倾向厚度呈明显变厚趋势;品位自地表向深部也呈变富趋势。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本文通过对矿体赋存规律、矿化特征及岩石含金量等特征分析,认为驴耳朵山金矿受岩性和脆性-韧性断裂控制,属区域变质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太阳山铜钼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段,是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铜(钼)矿床。矿化主要与燕山期的陆相火山喷发作用、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含矿岩系为安山-英安质熔岩及其凝灰岩,在次火山岩中也有铜矿化。矿体呈透镜状、脉状,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次为角砾状等。矿石类型有铜矿石、铜钼矿石、钼矿石、钼钴矿石等。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产于侏罗纪火山盆地的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及盆地底部。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床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的南段,属区内印支期斑岩成岩成矿作用的典型矿床之一。对雪鸡坪铜矿床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体的产出形态受NW-NNW向断裂及褶皱的严格控制,矿体形成与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含矿斑岩中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并发育有大量的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体充填,黄铁矿和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主要沿节理(裂隙)发育形成大量的细脉、细网脉体,黄铁矿化的发育强度与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另外,对雪鸡坪铜矿区灰岩地层的有效圈定表明,灰岩与石英闪长玢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加之区内广泛的岩浆热液活动,具备矽卡岩矿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