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术后中药方剂应用对患者认知功能及BDNF-Trk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全麻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观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健脾益髓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血清炎症因子及S100β蛋白水平、BDNF-TrkB通路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 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以及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而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BDNF、TrkB表达较术前升高(P<0.05),而术后3d、术后7d对... 相似文献
2.
磷酸盐缓冲液(PBS)通常在实验室中被作为稀释液、冲洗细胞悬浮液以及用于清洗培养瓶和培养皿,也常作为细胞培养基的添加物。这项研究评估了含有不同浓度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PBS溶液基质对人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PB-MCs)趋化因子释放的影响。当PBMCs暴露于含量增加的+/+PBS中时,发现白介素-8也会相应增加。因为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对细胞迁移有一定影响,趋化因子的分泌表明细胞培养过程中增加钙离子浓度是另一种很重要的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复杂的消化系统癌症,其复杂、多级的发生发展过程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引起免疫变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便于获取,是研究机体免疫功能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采用最新的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on, DIA)质谱新方法结合Skyline软件对结直肠癌患者与良性肠病患者的PBMC蛋白进行定量比较,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Reactome通路及GO分析。结果表明,共找到113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蛋白23个,下调蛋白90个,它们参与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外周免疫细胞的免疫活动。在这些差异蛋白中,上调蛋白Galectin-1及下调蛋白Dok-2和AHNAK1等蛋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息息相关,有望成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结直肠癌免疫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现代仪器》2016,(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55例,60~91岁,ASAⅠ~Ⅳ级,随机分为浅麻醉组(A组,n=78)和深麻醉组(B组,n=77)。浅麻醉患者维持麻醉深度指数在47~64,深麻醉患者维持麻醉深度在35~45之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和S100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术后1d、7d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患者术后1d、7d的血清中TNF-α、IL-10和S100β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过程中维持BIS值在35~45的深麻醉状态能够降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及S100β的水平,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现代仪器》2016,(5)
目的 :观察氟马西尼对老年骨科患者S100B蛋白表达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拟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ASA I-III级,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氟马西尼组(A组,n=30例)和对照组(B组,n=32例)。麻醉结束后,A组患者给予氟马西尼0.5mg(生理盐水稀释到5m L)静脉注射,B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5m 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于术前1d(T1)、术后6h(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5d(T5)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100B的浓度,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患者各时间点的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时间以及围术期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1d且A组T2-T5时间点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2-T3时间点的血清中S100B的浓度均高于T1时点的水平且T2-T3时点A组S100B的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全麻骨科患者术后静注氟马西尼不仅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MMSE评分,降低血清中S100B蛋白的表达,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现代仪器》2019,(2)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丙酚对老年患者术后苏醒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96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异丙酚组,各48例。根据组别选择相应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围术期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分析两种麻醉方案对患者苏醒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 h~6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1 d下降,七氟醚组术后3 h、术后6 h MMSE评分低于异丙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dMMSE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术后3 h、术后6 h POCD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与异丙酚均不会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苏醒,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异丙酚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略低于七氟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影响。方法:选自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2例,均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疏肝利胆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及TLR4、NF-κB mRN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天胁痛或腹痛、恶寒发热、大便情况和小便情况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天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天TLR4和NF-κB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方可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中医症候,减轻炎性反应,及下调TLR4/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复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外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8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麻醉苏醒期的复苏质量进行分组,苏醒延迟者为观察组(n=31),正常苏醒者为对照组(n=53),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复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4.239)、BMI≥25 kg/m2(OR=3.75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OR=4.951)、麻醉时长≥6 h(OR=5.102)、术中输液量≥2 000 ml(OR=3.714)、术中体温<36℃(OR=22.074)、术中舒芬太尼量≥50μg(OR=4.745)、术前合并呼吸功能障碍(OR=4.147)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出现苏醒延迟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复苏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