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本文从矿渣和熟料的易磨性和粉磨动力学方面,解释了共同粉磨和分别粉磨的矿渣水泥颗粒分布产生差异的原因,总结并分析了两种不同工艺对矿渣水泥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华 《水泥技术》2001,(6):55-55
高炉矿渣以玻璃体为主,活性较高,可磨至比表面积>350m2/kg,具有很高的潜在水化活性。目前,几乎所有水泥厂都是熟料和矿渣等物料混合粉磨,易磨性较差的矿渣很难磨得较细,粒度粗,掺矿渣的水泥用水筛法做细度时,筛余粗颗粒矿渣更多,其潜在水化活性远远未能被充分利用。因此,矿渣很有必要单独粉磨,在水泥出厂前或配制混凝土时混合。本文就这方面的试验作一介绍。1 试验内容1.1 试验材料 立窑熟料:小池水泥厂机立窑生产的熟料,化学成分等见表1。 高炉矿渣:三明钢铁厂的粒化高炉矿渣,化学成分见表2。 石膏:二水石…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细矿渣制备高性能砼的优越性已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台式辊磨机的性能为矿渣及水泥的细粉磨制创造了粉磨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LPS)分析球磨和立磨粉磨的矿渣粉粒度,并用旋转黏度计测定矿渣水泥流变性能及胶砂强度。结果表明:球磨机加工的矿渣粉比立磨加工的矿渣粉颗粒粒度分布宽、细颗粒含量高;矿渣粉比表面积相近时,2种矿渣水泥的流变性能相差不大,球磨矿渣水泥的强度比立磨的稍好。  相似文献   

5.
6.
薛平 《水泥》2009,(3):22-23
我公司是2003年8月正式投产的年产百万吨矿渣水泥的生产企业,采用分别粉磨技术。其中,矿渣粉磨系统采用莱歇公司生产的“LM56.2+2S”立磨,熟料粉磨系统采用中信重机洛矿集团生产的“RP120辊压机+中3.8m×13m高细球磨机”联合预粉磨系统,矿渣粉和熟料粉根据产品品种按不同比例混合搅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与优化产品性能,目前已获得广大用户的肯定与青睐。现将主导产品性能优化过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辊式磨在水泥工业生料制备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的效果,同时又在水泥和矿渣等的粉磨中得到应用,但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提出问题的对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作为废物利用的高炉矿渣的高细度粉磨的现实迫切需求,为辊式磨在水泥工业的全面普及应用,大幅节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梁婕  罗帆 《四川水泥》2002,(3):15-19
1 细磨矿渣的作用 细磨矿渣的应用在近几年间倍受水泥行业的关注。试验研究和工业生产已经证明,矿渣通过细磨,用作混合材可有效地提高水泥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用作混凝土细掺料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并可大幅度改善其施工性能。被中科院吴中伟院士称之为“高性能绿色混凝土”。 用作混合材的矿渣,细磨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改  相似文献   

9.
介绍利用一台TRMKS43.4水泥/矿渣立磨分别粉磨矿渣和水泥的调试和运行情况.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操作优化,分别达到了设计指标,并实现了单独粉磨不同物料的快速切换;特别是在粉磨P·C32.5强度等级水泥时不需要喷水和添加助磨剂,磨机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系统电耗低于30kWh/t,水泥性能指标优良,标准稠度需水量和颗粒分布与球磨机相当,与传统粉磨系统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便捷、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筛余量、比表面积、粒径分布、胶砂强度、SEM分析等方面研究了几种小分子酯类有机物对矿渣粉磨和矿渣水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酯类物质均能降低矿渣筛余量,增加比表面积,提高3μm~32μm颗粒含量,对矿渣具有良好的助磨效果;酯类有机物分子的链长越长(对称结构除外),官能团越多(官能团相距较远),助磨效果越好;链长相同时,官能团数目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酯类物质的加入能使矿渣水泥水化产物Ca(OH)2成片层状紧密生长,能有效提高矿渣水泥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不同品种表面活性剂对矿渣粉磨细度、活性指数和早期(1 d、3 d、7 d)强度的影响。对掺入各种表面活性剂粉磨后的矿粉进行水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在相同掺量情况下对矿渣微粉粉磨效果、活性指数和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月第一台粉磨粒状高炉矿渣的LM35.2+2S型莱歇磨在法国南部Marseille的FossuMer水泥厂投入使用。这座隶属Lafarge集团的水泥厂正好靠近一个提供粒状高炉矿渣的当地高炉厂。这台LM35磨机具有粉磨熟料和矿渣的莱歇2+2技术,粉磨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的粒状高炉矿渣。磨机自投入使用一直连续运行,目前已生产出200多万吨高炉矿渣。第一台具备2+2技术的莱歇磨1994年12月在中国台湾投入运行。LM46.2+2磨机的最初设计只是粉磨熟料,但是到1995年幸福水泥厂开始用其粉磨高炉矿渣。目前它每年大约可粉磨50万t水泥和大约20~30万t矿渣,比表…  相似文献   

13.
陈旭峰  乔龄山 《水泥》1991,(7):46-50
辊压磨磨制的波特兰水泥需水量明显地大于球磨磨制的水泥。通过对同样的熟料用不同粉磨方法磨制的水泥进行试验,可以证明需水量的增大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作用因素是:水泥的颗粒粒径分布较窄,二水石膏脱水变半水石膏不多,水泥颗粒表面上硫酸盐分布不匀,以及铝酸三钙活性增大。一、引言辊压磨粉磨水泥的能耗低,故其在水泥行业中的使用价值不断地增大。到目前为止,所制造的辊压磨大多数在其后连接一球磨机。在该工艺条件下粉磨的水泥,其质量与完全用球磨磨制的水泥一样。与此相反,在后接有打散  相似文献   

14.
节能型超细矿渣粉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任丽云  何力 《水泥》1999,(5):4-6
节能型超细矿渣粉磨系统任丽云,何力,程伟,汪一佛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100024)0引言近年来,随着对比表面积400-600m2/kg左右的超细矿渣在水泥及混凝土中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超细矿渣具有独特的功能,因而,水泥。混凝...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类型石膏对矿渣的助磨激发效果及对矿渣水泥与萘系、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磨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硬石膏、二水石膏,均有助磨激发效果.开始阶段,细度变化明显,比表面积增加较多,用矿渣中SO3百分比衡量,二水石膏的最佳掺量是2.80%,硬石膏的最佳掺量是3.30%.同等掺量下,二水石膏明显优于硬石膏.两种石膏对矿渣水泥抗折强度早期影响大于后期,二水石膏对28 d抗压强度影响优于硬石膏;二水石膏显著改善矿渣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7号水泥磨矿渣粉皮带秤系统由手动闸板、环形吹风管、星型回转下料器、两个恒速螺旋给料机和恒速计量皮带秤组成。喂料控制是操作员设定喂料量,计量秤仪表反馈料量在DCS程序中进行比较后,偏差由DCS程序功能块输出4~20mA信号控制星型下料器变频器转速,达到控制下料目的。由于设备安装位置所限,控制下料的星型回转下料器与计量秤安装距离较远,矿渣粉通过的路径长,调节上存在控制滞后的现象,导致矿渣粉无法准确地掺入,尤其是在生产P·O52.5R品种时。为此,公司决定对该皮带秤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7.
之前,我国的粉磨技术还比较传统,基本采用管磨机磨粉,而管磨机技术还存在比较多的缺陷,例如磨粉时四周不均匀,导致在磨粉时耗电高、效率非常低且成本很高。本文通过将传统的粉磨技术与几种现代化、先进的粉末技术相对比,并对这种高效的粉磨技术阐述。  相似文献   

18.
水泥颗粒特性及粉磨工艺进展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1引言近十几年来,水泥粉磨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磨机得到了改进,并采用了高效选粉设备,立磨和辊压机也相继得到应用,这大大降低了粉磨能耗,提高了粉磨效率。由于粉磨工艺的改进,对水泥颗粒的特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这些变化,以便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操作参数的优化,达到节能、降耗和改善水泥性能的综合效果。2水泥颗粒特性及其基本要求水泥颗粒特性包括有细度、颗粒级配及颗粒形貌等。通常评判水泥细度仅通过筛余或比表面积测定,如O.O8mm方孔筛筛余不超过lOop,或比表面积在30Om'/kg左右。人们还注意…  相似文献   

19.
早强助磨剂对矿渣粉磨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英 《粉煤灰》2003,15(3):23-24
高炉矿渣的易磨性差,早期强度偏低是生产矿渣微粉的两大难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实验室拟定了掺加早强助磨剂的试验方案,以研究能否达到降低粉磨时间,提高粉磨效率,提高早强的目的。试验证明,选用合适的早强助磨剂可以达到以上目的。  相似文献   

20.
矿渣粉磨特性及其相关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罗帆  王炤  王友宏 《水泥》2002,(1):15-17
矿渣无论用作水泥大掺量混合材还是高性能混凝土细掺料,其基本条件是具备足够的细度。通常,水泥混合材比表面积要求为350~500m2/kg;混凝土细掺料为420~600m2/kg,有的甚至高达800m2/kg以上。这对于常规的粉磨设备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即使按普遍要求的420~450m2/kg生产,普通球磨机开流系统也难于达到。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原因是矿渣的易磨性差、粉磨特性复杂,因而与粉磨水泥熟料相比产量显著降低,工业生产中的降低幅度通常都达50%~80%,产品电耗高达100kWh/t以上。从微观上分析,矿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