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可概括为六大方面:描绘了界定和谐社会特征的初步图景,创设了支撑和谐社会构建的依托平台,确立了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方法,提出了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方针,指出了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力量,阐明了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党中央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还存在与构建要求不适应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的理想,运用系统思维解读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有序性等特征。解读和谐社会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应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以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有序性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我国社会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其重要原因,尤其是我国区域结构、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政策、战略和方针上制定对策,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为理论基础.从实践层面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不断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道路、提供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注入内在活力、提供强大动力。只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还存在与构建要求不适应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基础,人民幸福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本文从什么是和谐社会着手,对和谐社会的特征及基层党支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使基层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创建和谐支部、和谐组织有机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界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等四个方面探讨相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弘扬法治理念,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