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浩 《住宅科技》2011,31(11):15-19
阐述了建筑细部产生的原因、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在细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建筑细部的设计原则,并重点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手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介绍优秀建筑师的建筑细部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呼吁要重视建筑细部设计,传承和创新它在建筑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谢浩 《室内设计》2011,(5):39-42
本文首先针对建筑细部产生的原因、作用和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分析了当前在细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归纳了建筑细部的设计原则,并重点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手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优秀建筑师的建筑细部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呼吁要重视建筑细部设计,传承和创新它在建筑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刘彧颖  郑馨滨 《四川建材》2010,36(4):68-68,70
作者通过设计实践中的经验和对现在社会上建筑设计的分析,阐述了建筑细部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呼吁建筑师重视建筑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4.
建筑细部     
<正>作者爱德华·R·福特/Edward R.Ford译者:胡迪、隋心、陈世光、何为、李博勰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近年来,尽管建筑细部在各类建筑文章以及众多建筑师阐述自己作品中多有提及。但是如何理解建筑细部仍然困扰着我们。爱德华·R·福特所著《建筑细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建筑细部,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关于建筑细部,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建筑细部是不是功能的要求?建筑细部是不是建筑立面上小尺度的装饰设计?建筑细部设计是不是构造设计?建筑细部设计与建筑整体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而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自现代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建筑师对本国建筑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无数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摸索中国建筑体系,努力发展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建筑风格,具体可以体现在建筑细部。文章基于北京大学百年建筑发展的状况,探讨现代主义之于中国建筑细部的影响,从建筑细部的改变,分析中国建筑在现代主义作用下的现状与趋势。旨在了解中国建筑细部百年来的变化,并归纳分析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1建筑师的‘设计阈”建筑设计是一个以建筑整体构思到建筑细部设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从整体的宏观建筑细部的微观所能设计好建筑能力的范围即是建筑师的“设计阈”。建筑师所具有的“阈”值越大,说明他把握建筑整体设计的能力越强,即他的思路越开阔、构思越大胆,建筑细部设计越照人细致。这样使建筑设计从整体到细部的层次非常明确(如图所示)。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缺乏的往往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或没有细部处理,使我们的“设计阈’很窄,因此想谈谈对细部的认识。细部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深度设计。同我们相比,国外优…  相似文献   

7.
范思正 《新建筑》2013,(5):7-11
回顾了建筑细部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现代主义兴起后遭受忽视的情况,从其理念和实践上剖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从专业道德的角度出发,披露外来名建筑师做方案,而地方建筑师配合设计这一工作模式,指出这样的工作模式必然会导致建筑细部进一步受冷落,"粗"的建筑将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8.
《建筑细部》2007,5(5):835-835
由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建筑细部》杂志社主办、德国NOVELIS公司和瑞士严实股份公司赞助的”gmp建筑细部设计竞赛(青年建筑师组、学生组)”于2007年10月20日正式开始了。如读者在本期杂志的拉页中所见.本次大赛将以。激发青年建筑师和在校学生对建筑构造的兴趣.提高对建筑细部设计的关注”为根本目的。目前.有关本次大赛的相关信息业已通过建筑院校渠道.平面媒体渠道、网络渠道和短信平台得到了较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周鑫  李成龙 《城市建筑》2013,(6):33-33,35
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地域环境结合的角度,对苏格兰议会大厦的设计构思、空间营造、建筑材料选择及建筑细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师在新时期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徐怡芳 《世界建筑》2009,(7):130-131
本文介绍了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在芬兰北部城市罗凡涅米设计的一组公共建筑,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空间形态.建筑细部以及北欧建筑师对于白色和光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阿尔托及北欧的白色派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1.
孔宇航  李越 《华中建筑》2007,25(2):35-39
通过实地考察、图解分析玛丽亚别墅,从时代背景、空间、几何特征、非标准化以及细部处理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进一步丰富国内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底竣工的法兰克福市贝多芬大街52-54号住宅以其简洁的平、立面构成及精致的结点构造,记录了德国信息时代住居新概念及建筑师对于建筑技术与艺术完善结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建筑创造的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的两种趋势,知之甚多与知之甚少,作者的实践就持续在这两极之间进行,当开展一个项目时,他们首先与经验丰富的工匠一起,寻找,发展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要素,让工匠们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员,工匠与建筑师一起,深入开发设计之中。通过提出天真的问题,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法,筑造大样测试设计的可行性,制订出经济有效的细部节点,使设计方案得以实施,他们称此为“总营造师”方法。北美普遍存在的建造承包商和设计师的隔离,已经成为创新的障碍,他们认为“总营造师”的建造过程,将重塑两者间应有的历史角色,激发出优秀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莉 《中外建筑》2013,(7):149-150
以材料为元素表达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整体外观的构思已越来越成为潮流与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虹桥核心区九号项目设计中所选用到的两种材料.并从绿色节能效果、美学效果、细部处理及表面肌理、施工构造等方面作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德国魏斯玛大学设计的“沈阳中科院生态研究所主楼”方案,论述了技术性生态理念的细节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号召建筑师和人们应从根本上应用和认识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建筑节能》2006,34(3):13-16
通过介绍德国魏斯玛大学设计的"沈阳中科院生态研究所主楼"方案,论述了技术性生态理念的细节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号召建筑师和人们应从根本上应用和认识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时期,城市发展变迁与住宅建筑变化紧密相连,体现在三个方面:(1)住宅建设密度加大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生成;(2)相较于传统居住方式,出现了新的城市住宅建筑类型,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迁;(3)单体住宅建筑细节改变,隐含着时代价值观念和具体运行方式的信息,因此城市住宅受到具有高度时代敏感性的建筑师们的关注,无论中外。李英年建筑师正是这样一位建筑师,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居住方式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筑呼唤精致性设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论述了古今中外建筑师和匠人注重节点构造,精湛的手工技艺,使经典建筑留下不朽的艺术价值。认为应改变目前设计院重方案设计,轻技术设计的倾向,了解现代工艺技术,把握建筑细部和节点构造的工业制造工艺是现代建筑师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