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取向硅钢板脱碳退火控制方法[日]石飞宏威等1现在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取向硅钢经冷轧至最终板厚,在湿H2中700900℃范围进行连续退火,以形成适宜的1次再结晶;脱C,使C由0.01%0.1%(质量分数)脱到0.003%以下;以及通过氧化反应在钢板表层生成...  相似文献   

2.
针对太钢热轧硅钢退火过程中出现的氧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退火工艺制度的改进、退火炉设备的维修改造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热轧硅钢退火的氧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毅 《钢铁研究》2011,39(5):39-41
针对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的主要能源介质消耗现状,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研究采取机组循环用水、增加清洗段漂洗级数等措施可节约大概27 m3/h的过滤水量,并可减少78%的弱碱处理量;将炉子烟气换热系统增加一级余热回收,每年回收的余热相当于583 t标煤消耗,可节约蒸汽5 368 t。  相似文献   

4.
热轧硅钢退火工艺温度的自动控制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电热罩式退火炉上采用SR-53型微机控温仪,自动控制硅钢退火工艺温度的过程及其在完善工艺制度,提高硅钢退火性能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电流条件下退火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流对硅钢组织有显著影响。在施加直流电流退火条件下,再结晶速度比不施加电流退火时快得多,但施加交流电退火时的再结晶速度比施加直流电流退火时慢。  相似文献   

6.
7.
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的实验室研究,比较了炉内气氛、退火时间、水温对不同初始碳含量的取向硅钢脱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气氛中合理的PH2O/PH2比,适当延长退火时间,保持一定的水温,有助于改善最终的脱碳效果;初始碳含量为0.036%的取向硅钢,试验退火条件下均可获得良好的脱碳效果。初始碳含量为0.051%的取向硅钢,脱碳效果不理想,其较优脱碳退火方案为:炉温825℃、气氛30%H2+70%N2、时间7min、水温60℃。  相似文献   

8.
龚彦兵 《工业炉》2011,33(2):12-15
分析了影响脱碳效果和结晶行为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了Hi-B连续退火工艺曲线,总结得出快速加热及合理稳态气氛是实现工艺制度的关键.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在连续退火炉设计中快速加热和气氛设计的考虑方法,并指出随着Hi-B产品的发展,如何改进这些方法将是连退工程研发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硅钢厂1号退火机组(以下简称1号机组)是从国外引进的。本文从工艺要求出发,在理论上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电气设备的能力和控制系统的特点,论证了电气设备挖潜改造的可行性。其设备升速改造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宗强 《山西冶金》2002,(4):35-36,60
通过对太钢热轧硅钢退火氧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矿山开采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武皓  赵洪波 《黄金》1999,20(3):15-17
论述了矿山开采专家系统的结构、系统开发与设计、知识获取等问题。特别介绍了本系统采用的人工神经网络知识获取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晃清  刘国祥 《电工钢》2020,2(2):35-38
介绍了硅钢冲片的退火处理工艺,通过对比数据分析了退火前后硅钢冲片电磁性能的变化情况, 并对性能提升的机理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量大庆地区区域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碳钢的短期腐蚀数据,分析土壤传质过程的逻辑关系,构建了碳钢短期土壤腐蚀预测模型.通过用该模型在BP人工神经网络中进行学习、训练及模拟,并与现场碳钢埋片腐蚀实验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腐蚀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含水量、空气容量、pH、Cl-含量、SO42-含量和可溶盐总量六种土壤环境参数为影响区域土壤中碳钢腐蚀的主要因素;运用基于Matlab平台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不断地积累土壤腐蚀信息,多次训练后可以建立起稳定性好、泛化能力强的土壤腐蚀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了大庆地区碳钢在土壤中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续退火和井式退火两种消应力退火工艺生产35SW440牌号的爱泼斯坦方圈样,并对不同消应力退火工艺与组织、析出及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退火板经消应力退火后铁损明显降低,磁感增加。与井式退火工艺相比,连续退火工艺生产的铁心在高磁密条件下磁性能较差,主要原因是带钢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表面渗氮现象。表面渗氮源于其保护气氛、退火工艺设计不合理,形成大量细小弥散的AlN析出物。AlN析出物通过影响磁畴壁和磁矩运动,恶化磁性能。井式退火工艺由于有效控制了带钢表面渗氮,显著降低了电工钢片高磁密下铁损值,使成品铁心性能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王杰  潘燕芳  朱定松  谭志强 《武钢技术》2006,44(2):12-14,17
硅钢连续退火炉的炉底辊质量是影响作业率和产品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硅钢生产技术人员关心的课题.介绍了石英陶瓷辊的应用情况,在大型连续退火炉中全部采用石英陶瓷辊在国内尚属首次,最初出现了许多问题,均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以现有取向硅钢热轧板为初始材料,利用金相显微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常化板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经常化后原有的条带组织明显减少,晶粒明显长大粗化,特别是在表层,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34 μm。取向硅钢常化板组织有利于改善后续冷轧轧制和脱碳工艺情况。  相似文献   

17.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commercially produced plain carbon manganese steel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28–30°C) using four-probe method. Resulting data were used to generate both regression based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ased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teel. It was found that both models were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resistivity within ±5% error band. Analysis of data also indicated carbon to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element to increase resistivity followed by manganese and silicon.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indicates no such advanced resistivity prediction model is available in the public literature for commercially produced steel with wide variation in carbon content (0.03?0.85?wt-%), manganese content (0.35–1.50?wt-%) and silicon content (0.015–0.90?wt-%).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Multipas对屈服强度为380MPa的低硅型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连续退火生产工艺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在820,800,780℃三种不同退火温度和60,120,160m·min-1三种不同退火速度下,连退工艺对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退火温度、退火速度下钢板退火组织的晶粒度基本相同,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和较高的退火速度时,可获得较好的强化效果.同时指出,在较高的连续退火温度下,退火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连续退火均热时间对Fe-3.2 %Si高牌号无取向硅钢P1.0/50和P1.5/50铁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均热时间的增加,P1.0/50和P1.5/50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1.0/50在110 s时最低值为1.008 W/kg,而P1.5/50在90 s时最低值为2.601 W/kg;当退火均热时间从50 s增加到130 s时,平均晶粒尺寸从70 μm增加至164 μm。均热时间短,{110}〈001〉取向晶粒尺寸小、数量多,其织构组分强度高;随着均热时间增加,γ纤维和{100}〈0vw〉、{110}〈001〉强度增强,但增幅逐渐变缓。在退火温度1 000 ℃×90 s工艺下,Fe-3.2 %Si可获得较优异的,P1.0/50和P1.5/50铁损性能和均匀性高的材料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退火过程中张力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磁各向异性的影响,利用MULTIPAS模拟Fe-3.0%Si无取向硅钢连续退火过程中单位张力变化对硅钢磁性能及磁各向异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位张力从2提高到6 MPa,铁损P1.5/50和磁感应强度B50各向异性分别由10.50%、1.72%增大到11.11%、1.84%;单位张力为4 MPa时硅钢铁损最低为2.17 W/kg;单位张力为3.16 MPa时硅钢可以获得较好的磁性能及铁损各向异性;连续退火过程中最佳单位张力应控制在3~4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