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析传送网对数据业务的承载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辉 《通信世界》2004,(42):53-53,55
2004年的IP业务正以400%的年增长率发展,在于线网络中已经出现以IP为首的数据业务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随着MSTP和DWDM技术的成熟,由其组建的网络对数据业务的承载方式也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干线和城域传送网络中以什么样的方式承载数据业务,是以下一代MSTP(ASON)还是DWDM直接承载数据业务,是以GFP映射方式还是以POS接口的方式?本文从不同的设备和接口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基于IP的Gb接口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EGPRs和WCDMA/HSPA等网络业务的开通,提高了无线接入网络的带宽,促进了数据业务的发展,而目前基于帧中继传输的Gb接口成为数据业务开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张成良 《通信世界》2002,(16):33-34
目前,城域网业务主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业务类型从单纯的TDM 业务为主、2Mbit/s为颗粒向数据业务为主的宽带接口过度。业务类型的变化必然带来物理层基础网络的变化,因此,运营商面临着对城域传送网络重新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任务。如何进行有效地规划,保证从过去单纯满足话音传输为主、相对静态的网络过渡到支持多业务、动态可扩展性强的网络是各个运营商都关心的问题。与骨干网相比,城域网具有业务种类多、业务调度转接多、业务流量变化大的特点。其应用的技术也呈多样化,每种技术都有其应用空间,本文将从城域传送网的特点、分层结…  相似文献   

4.
陈龙 《中国新通信》2002,4(8):95-96
1引言数据业务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电信业务,也是未来最具潜力的电信服务。数据业务的开发和普及虽然较快,但针对数据业务的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却显得相对滞后。由于数据业务的业务特点、营销方式以及网络特征与传统电话业务都有着显著的差别,所以有必要按照数据业务的特点为其订制适合业务发展和网络运维的支撑系统。2从OSS看数据业务2.1数据业务的业务特点从OSS(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实现,可以把数据业务分为以下几类:拨号访问提供的数据业务、以专线方式提供的数据业务和基于带宽数据增值业务。拨号访问的数据业务有窄带的…  相似文献   

5.
钟其柱 《电子世界》2013,(15):21-2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据业务高速增长,飞速增长的数据业务严重挤占语音信道资源,大量消耗网络资源,对系统的容量带来了较大压力;从数据流量及收益上看,网络面临"通道化"压力,低价值业务占用大量的数据流量带宽;同时,网络中存在少量用户占用大量带宽,实际收益低的现象。数据业务超越语音业务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数据业务终将成为中国移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促进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加强业务的识别、分析和管理,做到"业务可识别,质量可控制,网络可管理",加强网络的精细化运营,需要对用户加以区分,做到"用户差异服务,营销精细化、个性化"。本文的研究就在在数据业务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分析和研究,解决网络流量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阮永红 《通信世界》2008,(26):I0019-I0019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从2G、2.5G向3G发展,使得业务的丰富性也随着无线接入速率的提升而不断提高。如今,移动通信网络逐渐从单纯的语音和短消息业务向丰富的数据业务演变,移动数据业务占业务总量的比率也越来越高。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和移动宽带网络的部署正产生良性的互动,移动数据业务正逐渐成为运营商业务收入的支柱之一,也是运营商之间体现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电信业重组以后,中国移动的业务类型从以语音业务为主向3G业务和全业务发展。目前,SDH为主流业务传输接入技术。SDH具备端到端调度、监控、优良的网络安全和QoS保证等电信级网络需求的性能优势,但由于SDH不支持数据业务统计复用功能,高带宽的数据业务势必需要大量的成本。如果未来单载频带宽达到25Mbit/s或100Mbit/s,那么无线空中接口就要提升大于目前10倍的带宽,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通信》2007,9(19):86-88
近年来,随着以太网业务的迅速普及,电信传输网中数据业务已经超过语音业务而成为主流业务;但由于传统电信网是基于语音业务而建设的,存在大量的E1接口,如果不能有效的将这些E1接口应用于新的数据业务,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种背景下,以太网到E1转换器芯片和网桥设备应运而生,在网络建设中开始大量采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网桥设备的发展呈现出与PDH发展类似的局面,许多厂家都推出  相似文献   

9.
李巍 《移动通信》2005,29(2):81-82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2.5G网络的不断建设和运营,2.5G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也在随之发展。同样,3G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也不会是完全另起炉灶,而是从2.5G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逐步发展而来。本文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浅析对3G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1  数据业务众所周知,以高质量的多媒体为标志的数据业务将是3G最为吸引眼球的业务,所以数据业务的优化必定是3G网络优化的重头戏。而从CDMA2000标准演进的角度同样也可以看出:从支持语音业务的IS-95到支持数据业务的1X,以及EV-DO、EV-DV,CDMA网络在2.5G数据业务的规划优化的技术演进无疑…  相似文献   

10.
数据业务网络评估优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据业务网络的快速发展,业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成为业务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业务网络评估模型及方法论,以WAP业务为例,并结合工作经验总结提出WAP业务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IP城域网多业务承载服务质量,根据语音、视频和数据等不同业务的特性,实现QoS差异化保障,出现网络拥塞等异常情况时,可以将网络资源优先配置给高价值业务。辽宁联通从城域网网络架构、业务开展情况、等级设计、业务带宽分配以及不同设备对QoS的支持能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全省城域网部署了基于DiffServ的IP QoS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导致许多应用系统基于分布式网络由多种异构资源组成。对环保政务的各组成部门,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服务商、利用不同技术搭建的服务平台。这给环保系统的资源管理、工作效率、运行成本等带来诸多问题。在现今阶段,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一网式"服务已势在必行。针对某市环保系统,以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为基础,将分布于不同部门的多个业务应用系统进行资源整合,研究分析,得出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电信运营商经营的语音业务不断被分流,原来构筑的精品交换网络必须进行演进,并积极展开面向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的新架构研究,迎接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文章从语音业务和网络现状出发,分析语音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语音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的综合分析,提出传统语音交换网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手机上网业务已经成为中国移动核心增量业务,不同的移动数据业务也成为了影响业务质量及用户感知度的重要因素,而且业务不同用户的感知需求也不同,所以需要构建新的手机上网业务评估体系评价不同业务的指标,从而辅助网络优化工作。但以往单纯的平均下载速率并不能完全反映业务标准,基准速率之上的相关指标统计更能够反映网络对用户流量业务需求的满足情况,本文就详细介绍了在TD-SCDMA和LTE网络下主流数据业务用户的基准速率的测试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16.
移动智能数据业务网络功能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业务是目前移动通信发展最迅速的业务之一,与智能网(IN)的融合将会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且可以集中数据业务与智能业务两者的优势,无疑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但是两种体系的互通还不完善。本文分析和改进了移动数据业务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北京邮电大学CMIN02系统的数据业务与智能业务互通的功能模型,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导致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另外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广电网络的业务模式也将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需要从提供单一的广播业务向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基于此,本文结合未来广播电视网的业务演进趋势和广播电视网的业务平台现状,对如何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业务平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志伟 《世界电信》2001,14(3):8-10
因特网数据中心(IDC)已成为承截各种模式电子商务的基本设施。作为新的服务模式,IDC重新创造了因特网服务的价值链,形成了不同分工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高速、安全是IDC提供高质服务的两个方面。IDC改变了传统客户/服务器的服务模式,将ICP的访问服务器从边缘移到了高速核心骨干网中心交换点,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承载负担,提高了有效速度。而多节点数据中心通过容灾备份保证了数据安全,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许军 《现代电信科技》2006,(11):25-27,30
3G业务的发展方向是提供数据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是3G未来的关键业务。移动多媒体业务的成功必须具备客户体验、电信运营和技术支撑三项基本的商业原则。目前全球发展3G数据业务存在着服务质量差、费用高的问题,需要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推出一些重点业务。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deregulation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services, educational service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delivered across value chains of network, service, and value-added service providers. The benefit of such interoperable services is the provision of “one-stop shopping” in which “tailored” services are delivered without their customers dealing with the multiplicity of underlying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network providers. The difficulty with such delivery chains is the complexity of managing these services across the different provider organizations (i.e., across both administrative and technological domains). These difficulties include achieving an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process across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components to be (re)used to support these business processes in the organizati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crucial elements in ensuring successful and flexible development of such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s-namely, a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is customized to support management system component development and component reuse;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models capable of representing the underlying business processes for these systems; and an integration strategy designed to assist the flexible and timely cooperation of these management components both within a single organization (single administrative domain) as well as across organizations (multidom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