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韩丰 《国家电网》2014,(6):61-63
正为建立电网规划设计支撑体系,公司构建了"国网经研院、省经研院、地市经研所"三级技术支撑机构,实现了配电网规划设计队伍从无到有,有力支撑了公司配电网发展。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韩丰的文章深度分析了配网建设的现状和任务,总结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刊将其作为本次活动的开篇之作予以刊发,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力市场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子智  曾鸣 《电网技术》2011,(6):161-166
重点围绕区域市场建设、智能电网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需求侧响应机制,分析了美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针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提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和辅助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德国电力系统基本情况和能源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德国近几年主动配电网及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上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接入的主动配电网项目、能源互联网项目、Dispower项目等。  相似文献   

4.
《变压器》2014,(6)
正于网架结构相对薄弱、自动化水平偏低以及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足的配电网来说,可能在今后一两年迎来加速发展,这一加速也将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利好。从近日举行的"新型城镇化与一流配电网"研讨会上获悉,国家电网公司将以城镇化为契机,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并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其中,配网自动化市场预计2014年约340亿元,2015年将达到380亿元;配电网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5.
《供用电》2023,(2):I0001-I0001
2021年国家明确提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配用电系统是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关键环节,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点落在配用电系统,即新型配用电系统的构建。作为新型配用电系统的核心技术,配用电系统智能感知与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感知系统运行状态,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又能深度挖掘数据内在价值,赋能电力资产的智能管理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探讨未来主动配电网中(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的新型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首先概括介绍了当前主动配电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接着介绍了在未来智能主动配电网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若干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基于此,对未来主动配电网中的一些新型数据驱动应用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在实际实施中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电气制造》2014,(6):16-16
正新一届国家能源委首次会议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由于节能、环保,且供能可靠性高,分布式供能被视为未来可与大规模集中供能并驾齐驱的能源。智能电网的风生水起,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如火如荼之势,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巨大压力,都使得分布式能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胡学浩 《电网技术》2009,33(14):1-5
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文章简述和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开发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和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智能电网包含的主要技术,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取得的部分进展以及目前国外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的新动向。对于如何发展我国智能电网,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PDSM模型。一方面,模型中通过实时销售电价动态调整负荷需求,将发电侧统一出清的上网电价融入到实时销售电价模型中,同时为保证供电方有合理的利润,对实时电价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提出了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削减负荷的具体操作方法,建立了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同时大规模接入分布式储能装置作为系统的备用容量,分析了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模型与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的异同。基于MATLAB仿真技术,采用IEEE 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仿真验证了所建PDSM模型的可行性。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实时电价的调整可将日负荷率提高2.788%,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和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可有效减少7.22%的高峰负荷。  相似文献   

10.
观点     
《国家电网》2010,(11):18-18
<正>智能电网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今,风能、太阳能等新发电方式越来越广泛,而它们发电不稳定的特性也使电网受到挑战。兼容,意味着电网对这些清洁电源正确、合理接入的支持,从而满足用户多样化电力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说明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重点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和技术体系,并提出了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力》2011,(3):10+21-22,30,51,80,89,95
欧洲成立智能电力需求侧联盟为强调电力用户在智能电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电力公司、相关技术公司及工业集团在欧盟能源技术发展计划策略会议(Strategic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电力系统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意义重大。然而能源转型下的电力系统呈现不确定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现代电力系统在极端自然灾害和人为攻击下变得更加脆弱,其运行风险急剧增大。该文以能源转型下的弹性电力系统发展展开讨论,首先从内在要求和外在驱动两方面阐述了发展弹性电力系统的必要性。而后重点介绍了弹性电力系统的概念,包括详细的定义、特点及研究方向。继而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电力一次系统和网络安全两个层面论述归纳了弹性电力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并最终对我国能源转型下的弹性电力系统发展作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需求侧响应等问题,提出了"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为智能电网的配电和用户侧的智能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系统面向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2个环节,覆盖20/10/0.4 kV中低压配用电,实现基于GIS的配网自动化、配电管理、设备管理、负荷管理、远程抄表、分布式电源和微型电网接入等功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