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制备La-Ni3.8Co1.1Mn0.1/TiMn1.5(TiMn1.5质量分数为4%、8%)贮氢合金,利用PCTPro-2000气体吸附测量仪研究了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XRD和SEM分析显示,熔炼掺杂后合金主相为LaNi5相,出现少量(NiCo)3Ti相。P-C-T测试结果表明,(NiCo)3Ti相的出现对合金气态贮氢性能有较大影响,熔炼掺杂后合金吸放氢平台压和滞后效应降低,贮氢容量减少。掺杂TiMn1.5使得合金的氢化物的生成焓由原始合金的-27.35kJ/mol降至-29.14kJ/mol(掺杂质量分数8%的TiMn1.5),较高温度有利于合金中氢的释放,同时掺杂形成的(NiCo)3Ti相改善了合金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研究了掺杂适量TiMn1.5合金(掺杂量为4%、8%的TiMn1.5)对成分为‰.La0.7Ni2.65Co0.75Mn0.1的AB5型贮氢合金的结构及性能影响。XRD测试结果证实:掺杂后合金的主相仍为LaNi5相,生成了少量(NiCo)2Ti相。(NiCo)3Ti相的出现对贮氢合金的气态和电化学贮氢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线性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法):在0.5~2.5C的放电电流密度,掺杂前后的合金电极的反应速率均由电极表面电荷转移速率决定,掺杂4%TiMn1.5的合金样品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在3C放电电流密度以上,电极反应速率均由氢扩散速率来控制,随着TiMn1.5的掺杂的增加,其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研究了掺杂适量TiMn1.5合金(掺杂量为4%、8%的TiMn1.5)对成分为La0.7Ni2.65Co0.75Mn0.1的AB5型贮氢合金的结构及性能影响.XRD测试结果证实:掺杂后合金的主相仍为LaNi5相,生成了少量(NiCo)3 Ti相.(...  相似文献   

4.
AB3型La-Mg-Ni系列储氢合金由于储氢容量优异、放电容量高、活化快等优势受到储能领域的关注.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Ca3)0.5-xMg1+4xNi9(x=0,0.02,0.04,0.06,0.08,0.1)合金,表征合金的微观结构并测试储氢合金性能差异,研究合金A侧元素比例对合金性能影响的内在机理.合金活化性能受Mg元素取代量的影响明显,活化吸放氢速率随着Mg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着Mg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最大吸放氢容量分别由1.866%和1.311%提高到1.972%和1.732%,吸放氢焓变绝对值分别由15.71 kJ/mol和17.88 kJ/mol降低到8.88 kJ/mol和9.28 kJ/mol,其热稳定性降低,这对改善热力学性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Mg替代Ca对Ca_(9-x)Mg_xNi_(33)=1,2和3)合金相结构和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_(9-x)Mg_xNi_(33)合金均由复相组成;随Mg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主相由(Ca,Mg)_2Ni_7向(Ca,Mg)Ni_3转变。Ca_8MgNi_(33)合金在298 K的吸氢容量(体积分数)大约为1.71%,是商业应用LaNi_5合金的1.4倍。随着合金Mg添加量的增加,合金吸放氢热力学性能得到改善。Ca_7Mg_2Ni_(33)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放氢可逆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V-Ti-Cr-Fe系列贮氢合金,该系列合金常温无需活化即可快速吸氢,放氢平台压可调,其1 atm以上的可逆吸放氢量超过质量分数2.0%,吸放氢循环500次的容量衰减小于30%.此外,由于利用了廉价的FeV80中间合金,解决了钒基贮氢合金价格昂贵的问题,是目前少有的综合性能优良的贮氢合金,可用于PEMFC燃料电池的高纯氢燃料的贮存载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考察磁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及磁感应强度对La0.67Mg0.33N i2.5Cu0.5合金的吸放氢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结合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各因素对考核指标的显著性影响,并得到合金磁热处理的优化工艺:热处理温度850℃,处理时间1 h和磁感应强度4 T.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合金,吸放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3%和1.14%,焓变为-59.69 kJ/mol,吸热峰顶所对应的温度为86.3℃,吸放氢特征时间(tξ=0.875)分别为11.2和108.7 s.结果表明,该合金与其它工艺下的样品相比,吸氢量最大,放氢后物相结构最稳定,吸热峰顶所对应的温度最低,吸放氢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8.
借助X-ray及吸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AB3型La-Mg-Ni系贮氢合金的结构和贮氢性能,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PCT曲线.结果表明,La-Mg-Ni系贮氢合金可获得(La,Mg)Ni3相组织;加Co,改善了合金的特性,并使平台压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4):88-92
根据钛合金吸氢的热力学性质,通过管式氢处理炉,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连续多步吸氢法进行Ti600合金的吸氢热力学试验,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的PCT热力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Ti600合金吸氢的平衡氢压随氢含量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温度下,PCT曲线存在一个很短的平台;当吸入Ti600合金中的氢超过其溶解度时,生成氢化物相,氢在氢化物相中的溶解度与其平衡氢压满足Sieverts’定律;根据Van’t Hoff定律,近α型的Ti600合金中αH→氢化物相变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55.99 kJ/mol和-131.585 J/(K·mol)。    相似文献   

10.
贮氢合金热力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贮氢合金热力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了贮氢合金热力学的p-C-T曲线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对LaNi5合金的性能测试,证明了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和吸氢性能,在30℃常温下吸氢平衡压仅为0.28MPa,吸氢量(H/M)可达1,吸收氢反应热焓达31.9kJ/mol。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稀土元素Ce、Y对非晶储氢合金催化及其性能的影响,采用快淬法制备Mg70(A0.25Ni0.75)30(A=Ce,Y)合金,使用Sievert’s气体吸附技术和差示热扫描技术研究其储氢性能和热力学稳定性。XRD衍射分析显示,快淬制备的合金为非晶合金,但在573K、2MPa的氢压下,氢化后的Mg70(Y0.25Ni0.75)30会产生MgH2、Mg2NiH4和2相,Mg70(Ce0.25Ni0.75)30会产生Mg2NiH4、CeNi5和MgH2相。不同温度的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快淬法制备的Mg70-(Ce0.25Ni0.75)30和Mg70(Y0.25Ni0.75)30合金分别获得的最大吸氢量为质量分数4.42%和3.09%,Mg70(Ce0.25Ni0.75)30和Mg70(Y0.25Ni0.75)30合金前100s吸氢量分别达到各自最大吸氢量的97%和87%。通过对DSC曲线的分析发现,Mg70(A0.25Ni0.75)30的脱氢活化能较低,分别为111.025±2.790kJ/mol(A=Ce)、84.843±2.057kJ/mol(A=Y)和152.207±6.764kJ/mol(A=Y)。实验结果表明,Y元素对Mg70(A0.25Ni0.75)30合金催化及储氢性能的改善要优于Ce元素。  相似文献   

12.
借助X-ray及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非化学计量比快凝合金La(NiMn)5.6的结构和贮氢性能以及A端、B端元素替代对合金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PCT曲线.结果表明,快速凝固(35 m/s)条件下合金La(NiMn)5.6均可获得过饱和CaCu5型单相组织.A端以Ce取代La,使平台压力增大,最大吸氢量减小,但滞后降低;B端以Sn取代Ni,改善了合金的活化特性,并使平台降低,吸放氢滞后减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甲苯介质中球磨以改善La1.8Ca0.2Mg14Ni3的储氢性能。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得到显著地提高,在20 h达到最高。其在513 K,4.0 MPa氢压下初次活化时,吸氢质量分数达到了3.95%,在3次活化后,300 K时的吸氢质量分数达到3.85%,在613 K,一个大气压的放氢质量分数在900 s内达到了4.92%。通过XRD和SEM分析,球磨后合金颗粒粒径明显减小且有非晶化趋势。在球磨过程中形成了电子络合体(electrondonor-acceptor,EDA)体系。合金颗粒粒径、非晶化程度和EDA共同作用使球磨20 h的合金表现出最优异的吸放氢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XRD、OM、TEM等方法研究了Ti40合金吸氢与放氢后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由于氢在β相中的溶解度很高,Ti4合金中并没有发现氢化物的析出,但β晶界处更加宽化;当氢含量较高时,β相内开始析出α相,并伴随着硅化物粒子的析出;吸氢Ti40合金放氢后,合金中的相与原始合金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铸态合金和850-1000℃时二步法热处理合金(即热处理合金)的P-C-T曲线,研究了二步法热处理对M1(NiCoMnAl)5贮氢合金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三电极体系测定了贮氢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及温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经热处理后,平台压力下降,贮氢合金放氢平台的倾斜度减小;同时,X衍射的特征衍射峰明显加高,主峰半高宽由0.36下降到0.20;在常温(25℃)和0.2C(其中C为放电容量)充放电的条件下,合金电极达到最大电化学容量的循环次数由铸态合金电极的8次提高到热处理合金电极的3次;在不同的充电率下,合金电极在-20℃(1C)时放电效率由铸态合金电极的73.5%提高到热处理合金电极的94.8%,但热处理合金电极在45℃(1C)时放电效率则比铸态合金电极下降近3%,表明两段热处理能明显提高合金的活化速度,但合金电极的高温充放电容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不同温度氢在Ml(NiCoMn)5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氧化峰峰值电流Ip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c1/2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即整个反应受氢原子扩散控制.-35℃、0℃、30℃、50℃氢扩散系数分别为0.776×10-8 cm2/s、1.479×10-8cm2/s、2.437×10-8cm2/s、3.156×10-8cm2/s.由此可见,随着温度的降低氢扩散系数急剧下降,这也是该贮氢合金低温高倍率放电性能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LaNi5—xAlx贮氢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l置换LaNi5贮氢合金中部分Ni,得到一系列LaNi5-xAlx(x=0.1,0.3,0.5)贮氢合金。通过对合金的热力学性能的测试可知:随着Al的加入及其含量的增加,贮氢合金的平台氢压降低,吸氢量有所减少,而吸氢速度有所增加。通过对合金及吸氢后氢化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Al的加入并未使晶体结构类型发生变化,只是晶格常数略有增加;同时还证明了LaNi5-xAlx合金吸氢后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X-ray衍射方法(XRD)研究了Mg3La合金和Mg3LaNi0.1合金吸放氢前后的结构变化.Mg3La合金和Mg3LaNi0.1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的压力-组成-等温曲线(PCI)和吸氢动力学曲线表明合金能在室温下吸氢,并且具有良好的吸氢动力学特性,能在4 min之内达到饱和吸氢量的90%;其最大吸氢量分别为质量分数2.89%和2.73%.Mg3La金和Mg3LaNi0.1合金的室温吸氢动力学曲线可用Avrami-Erofeev方程拟合,说明吸氢过程符合形核长大机制.同时也计算了Mg3La-H氢化反应的熵和焓.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弧熔炼铜模吸铸工艺制备了(Zr52.5 Ti5 Al10 Ni14.6 Cu17.9)(100-x)/100 Snx,系大块非晶合金,对掺杂元素Sn对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Zr52.5 Ti5 Al10 Ni14.6 Cu17.9)(100-x)/100 Snx,系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判据参数过冷液相区和玻璃约化温度(△T,Trg)呈现随Sn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在Sn质量分数为3%时达到最大值,对应于最佳成分.并初步分析了元素Sn掺杂提高玻璃形成能力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稀土、钒钛贮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四川省稀土钒钛优势资源研究开发稀土、钒钛贮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的进展情况。成功开发了:1)无钕贮氢合金,所制备出的镍氢电池不仅常温综合性能优良,且可在-30 ℃下放电,比普通镍氢电池在电动车等用镍氢电池上更有优势;2)低温无钕贮氢合金和性能优良的宽温区(–40 ℃~+55 ℃)镍氢电池,对我国国防、寒冷及特殊行业的应用意义重大;3)吸放氢性能优良的V-Ti-Cr-Fe系列合金,采用廉价的80VFe中间合金解决了添加金属V带来的高昂成本的问题,可作为车用燃料电池的氢源载体。研究发现温度和钯对钒的放电性能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在温度不超过80 ℃的加热条件下有可能成为高能量密度的一次或二次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无钕系列贮氢合金的开发成功对于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稀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