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围绕以出丝率为中心,分别论述蚕品种,簇中管理,收烘储藏,缫丝生产和出丝率的关系。认为蚕品种的改良是提高出丝率的基本前提,加强簇中管理,是提高出丝率的重要环节。合理收烘储藏,是保持蚕茧质量和产丝量的有效保证。加强缫丝技术管理,是保证前道蚕茧生产成果,提高出丝率的主要关键。同时,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行“组合售茧、缫丝计价”的地区,蚕茧的作价原则是以解茧出丝率定基本茧价,以茧的解舒丝长补正,前者检定公量,后者检定质量。可见解茧出丝率是构成茧价的主要部分,因此,探讨准确检验鲜茧出丝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出丝率的因素较多,可分为工艺参数和操作两大方面。检验不同于生产,制丝厂总的要求是在降低消耗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即多出丝,出好丝。而检验要求严格按照方法标准执行,力求操作水平稳定,工艺执行一致,机器设备运转稳定可靠。所  相似文献   

3.
出丝率受屑物率(绪丝量、蛹衬量)及损耗率的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同解舒率有密切关系,所以分析这些关系,就可阐明解舒率与出丝率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小英 《丝绸》2006,(10):24-26
索绪是补给有绪茧、保证缫丝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索绪工艺的确定对绪丝量的影响较大,绪丝量大,则缫折大,索绪是影响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索绪工艺方面探讨了降低缫折、提高出丝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蚕茧出丝率,必须提高蚕茧茧层率、解舒率和上茧率。蚕品种是出丝率的基础,解舒率是出丝率的关键,簇室条件又是提高蚕茧解舒关键中之关键。而改革和完善现行评茧标准,体现优质优价,则是《经济政策上保证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现将  相似文献   

6.
现在,茧贸易中重要的茧质项目是:出丝率和解舒率。出丝率和解舒率。出丝率表示蚕茧所缫制的生丝量,解舒率表示和缫丝效率、生丝品质有密切关系的茧丝的离解程度(中途落绪次数)。出丝率主要取决于饲育中蚕的饲育条件,解舒率主要取决于族中茧丝的干燥条件。因此两个茧质项目表示了蚕茧完全不同的性质。例如,茧丝一旦产生落绪(中途落绪),本来一次可以缫完的茧丝,由于落绪而反复索理绪,应该缫成生丝的茧丝变成了绪丝,或者是过多地  相似文献   

7.
桑蚕荧光茧色与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晓华  金秀珏 《丝绸》1999,(5):12-13
试验以现行二化性多丝量品种苏5×苏6为材料,对桑蚕茧荧光色与茧质的关系作了分析,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茧质优于紫蓝荧光色茧,紫荧光色茧的茧质又高于蓝荧光色茧,具体表现在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0%、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  相似文献   

8.
我国蚕茧产量比日本多一倍,但生丝产量仅比日本多7%左右。分析我国出丝率低的原因,除我国蚕茧茧层率低外,蚕茧解舒差,缫丝中消耗大(长吐量大,煮茧中丝胶溶失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我省春茧茧层率达50%,茧丝长达1150米以上,已接近日本水平,但由于上述原因,其干茧出丝率仍要比日本低6%左右。由此可见提高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1999年桑蚕干茧,从拨交入库报验情况及上车率、粒茧量、粒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解舒光折、茧丝纤度、干毛茧出丝率等主要质量指标来看,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且是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见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0.
缫丝生产与出丝率的关系 (一)剥茧、选茧。剥选是缫丝厂提高出丝率潜力最大的头道工序。必须特别注意掌握上车率指标(比试样上车率高就节约,低就浪费)。如某一年产白厂丝200吨的缫丝厂,上车率指标是92%,平均毛折320斤。  相似文献   

11.
洪德歧 《丝绸》1989,(7):29-29
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尤其遇到干燥气候蚕茧产量低而不稳,茧丝质量下降。饲蚕五龄期桑叶新鲜程度如何,对提高蚕茧产量、茧丝质量和出丝率关系密切。笔者多年来在干旱之年对各季五龄期桑叶进行了添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蚕体增重12~13%,产茧量增加15~30%,食下量提高17~27%,全茧量提高11~13%,茧层率提高0.9~1.1%,干壳量增加10~15%;丝厂上车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分别提高3~4%、10~16%、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种茧丝胶溶失率对出丝率影响的分析,实施工艺优选方法,达到了提高蚕出丝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风力送丝配丝过程中存在的烟丝分层和含末率较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烟丝输送过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新型螺旋筛分侧面喂入式配丝装置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相比,配丝过程中的烟丝分层和烟末筛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烟丝结构明显改善,中短丝率提高2.41%;整丝率提高2.34%;碎丝率降低1.55%;填充值提高0.12cm3/g;烟支单重量标准偏差降低4mg/支;卷烟吸阻降低32Pa/支;端部落丝量平均降低1.23mg/支,烟支含末率平均降低0.42%;卷烟焦油量平均降低0.16mg/支;CO量平均降低0.28mg/支,感官质量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单支质量标准差、吸阻标准差、总通风率标准差、端部落丝量、含末率等为指标,选取选丝针辊电机频率、断丝针辊电机频率和选丝针辊间距3个参数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针辊式烟丝结构调控设备参数变化对细支烟卷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丝针辊电机频率是影响细支烟单支质量和总通风率标准差的关键因素,断丝针辊电机频率是影响吸阻标准差和端部落丝量的关键因素,选丝针辊间距是影响含末率的关键因素;调控设备最优参数为选丝针辊电机频率33 Hz、断丝针辊电机频率45Hz、选丝针辊间距45 mm;调控后烟丝长丝率降低了14.39%、中丝、短丝率增加了26.01%和20.09%,碎丝率变化较小。卷制后细支烟物理指标无显著变化,但单支质量、吸阻、总通风率等标准差均下降30%以上,端部落丝量、含末率分别降低了61.79%和36.42%,细支烟卷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煮茧丝胶溶失率对出丝率影响试验分析,实施工艺优选方法,达到了提高蚕茧出丝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毛细管上升法和液滴吸收法研究了聚酯、黏胶、聚酰胺、聚酯/黏胶和聚酯/聚酰胺空气喷射变形丝的芯吸率和吸湿率。结果表明,空气变形后复丝的芯吸率提高。与聚酰胺和黏胶空气喷射变形丝相比,聚酯空气喷射变形丝显示出较大的芯吸率。黏胶空气喷射变形丝显示出最低的芯吸率。与同样的未变形丝相比,混合的空气喷射变形丝显示出较大的芯吸率。  相似文献   

17.
张亚平 《丝绸》1990,(6):17-17
早在1984年,丹阳丝绸厂应用低温长时弹煮茧触蒸前处理工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能提高生丝的清洁、净度,提高解舒率、原料茧的上车率,减少类吊和停(竹或)次数,进而提高出丝率和生丝的产量、质量。但因采用的设备不够完善,还存在耗汽量多、煤耗大的缺点,特别是冬季升温时间长,耗汽量更多,甚至影响生产所需的用汽量而不得不暂时停车。为此,我厂又从杭州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风力送丝和配丝过程中产生的烟丝分层及造碎率较高等问题,提高送丝环节的控制能力,在原风力配丝装置的基础上,吸收小车送丝的优点,采用喂入式配丝方式,开发出了新型风力配丝装置。生产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相比,系统风速降低4.0m/s,整丝率提高1.40%,碎丝率降低0.50%,有效降低了配丝和风送过程中的造碎,较好地解决了烟丝分层问题,控制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卷烟端部落丝量不合格时烟丝含末率较高的问题,对卷烟端部落丝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找到有效降低卷烟端部落丝量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卷烟含末率的不断加大卷烟端部落丝量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通过适度降低成品烟丝含末率可使卷烟端部落丝量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1984年日本春茧产量比83年同期2.2万吨约减产19%,计约1.8万吨,原先预计收茧量1.87万吨,出丝率19.11%,下茧率1.6%,解舒率70%,茧丝长1270米。出丝率比83年增加0.07%,下脚茧率比83年高0.1%,解舒率比83年低8%,茧丝长比83年长26米。测检蚕茧13418件。计17699.869吨,83年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