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步轧制对316L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形变量分别为50%和80%的异步轧制(速比1.28)对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轧制后显微组织中出现大量机械孪晶;样品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硬度明显提高.由于粗糙度降低和孪晶界的贡献,在腐蚀介质(c(H2SO4)=0.05 mol/L, c(NaCl)=0.5 mol/L的水溶液)中,样品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表面机械研磨/异步轧制无取向硅钢薄带的渗硅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w(Si)=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和异步轧制(CSR),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w(Si)=3%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了等轴状、取向呈随机分布的、晶粒...  相似文献   

3.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实现工业纯钛的表面纳米化,利用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对其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进行表征、测定;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技术,研究了表面纳米化工业纯钛在Hank's人工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SMAT处理工业纯钛表层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从表层到基体晶粒尺寸由小到大呈梯度分布,其表层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并由表层逐步降低至基体硬度。SMAT处理工业纯钛的自腐蚀电位较原始工业纯钛正移,腐蚀电流密度较原始工业纯钛低,其EIS高频容抗弧半径较原始试样大,表现出更稳定的钝化现象。表面纳米化过程中产生的高密度晶界和位错为Ti~(4+)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有助于表面产生稳定的保护钝化膜,提高其耐蚀性。XPS分析结果表明,SMAT处理工业纯钛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为Ti O_2。  相似文献   

4.
王长顺  刘刚 《钢铁》2006,41(12):60-63
对低碳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研究组织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低碳钢上形成了厚度约为40 μm的纳米组织表层,在深度为40~80 μm处获得亚微晶组织;表面纳米化不仅提高了低碳钢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在不明显降低韧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板材的整体强度;在纳米到微米量级的范围内,晶粒尺寸与硬度之间满足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型铝青铜合金粉体材料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及静态浸泡腐蚀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雾化法制备的新型铝铜合金粉末(Cu-14Al-X)通过等离子喷焊的方式作为涂层材料分别在3.5mol/L NaCl溶液、10mol/L HCl溶液、5mol/L 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以及耐腐蚀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涂层中的(α+γ2)共析体与β′相、α相和K相相比,具有优先腐蚀倾向,涂层发生的主要是脱铝腐蚀。在3种溶液环境下的腐蚀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5mol/L H2SO4溶液,10mol/L HCl溶液,3.5mol/L NaCl溶液。  相似文献   

6.
三正辛胺(TnOA)萃取Cr(Ⅵ)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群章 《湿法冶金》2001,20(3):141-148
研究了用TnOAnCH3(CH2)6CH3H2SO4体系和TnOACHCl3H2SO4体系萃取Cr(Ⅵ)的机理及萃合物组成.考察了水相酸度,Cr(Ⅵ)、萃取剂与SO2-4浓度,萃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用饱和法、摩尔比法、等摩尔系列法和IR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平衡机理.结果表明,萃取过程属阴离子交换机理,萃合物的组成因pH值和c(Cr(Ⅵ))不同而异;pH值不同,Cr(Ⅵ)的型体也不一样;当c(TnOA)一定,pH=1.0,c(Cr2O2-7)=0.1000mol/L时,形成的萃合物是(R3NH)2Cr2O7(2∶1);当pH=-1.0,c(Cr2O2-7)=0.01945mol*L-1时,形成的萃合物是R3NHHCrO4(1∶1);SO2-4不被萃取,c(TnOA)及时间和温度对Cr(Ⅵ)的萃取影响不大.试验结果与Deptuta认为的Cr(Ⅵ)的型体为Cr2O2-7,Федоров和Жданов认为的Cr(Ⅵ)的萃取型体为CrO2-4的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氧压氨浸条件下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混合镍矿在NH3-(NH4)2SO4-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与机制.结果表明:在氧分压1.3 MPa、浸出温度120℃、总氨浓度8 mol/L、c(NH3)∶c((NH4)2SO4)=1.5∶1、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浸出时间2h条件下,镍浸出率达70.86%,其中以氧化镍和硫化镍形式存在的镍浸出率达93%,而赋存于硅酸盐晶格中的镍因热力学原因不能被浸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WC-10Co合金在浓度分别为0.05 mol/L和0.1 mol/L的Na Cl、Na NO3以及Na2SO4等3种阴离子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曲线2种方法研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通过传质电阻R和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2个动力学参数对阴离子介质及其浓度对合金的腐蚀性进行比较。通过合金腐蚀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合金在3种介质中EIS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对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 NO3介质对合金的腐蚀性最弱,Na2SO4介质对合金的腐蚀性最强;3种介质对合金的腐蚀性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合金在Na2SO4介质中的腐蚀机理较在其他2种介质中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9.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可以使工业纯钛形成纳米表面层, 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观察SMAT处理后的工业纯钛表层组织, 并研究了工业纯钛表面纳米化机制. 工业纯钛表面纳米化机制为: 孪晶的形成和孪晶的交割使得原始晶粒尺寸减小, 同时使晶格取向发生改变, 有利于位错滑移; 孪晶通过自身交割, 以及位错密度增加及其相互作用, 形成了细小的孪晶与胞状组织; 胞状组织转变为多边形亚晶; 亚晶不断吸收位错形成大角度晶界, 亚晶以及取向不同的细小孪晶逐渐转变为随机取向的纳米晶.  相似文献   

10.
莫成刚  刘刚  黄璞  左良 《钢铁》2012,47(3):61-64
 对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3%无取向硅钢表面晶粒尺寸降低至10nm左右,纳米晶层厚度约为20μm。经过550~650℃、4h渗硅处理后,SMAT样品表面形成化合物层,其厚度随着渗硅温度的升高由27μm增加到150μm。化合物层由FeSi和Fe3Si两相组成,其中FeSi相随着渗硅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元素影响钢液吸氮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表面活性元素影响钢液吸氮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表面结构模型”。结合Fe-S合金熔体,该模型认为:表面活性元素硫在表面富集,其表面层除了有S、Fe原子以外,还有FeS、FeS2分子存在。结合有关表面活性元素影响钢液吸氮热态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说明了氧、硫对钢液吸氮有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京唐公司热轧2250mm轧机试生产阶段,带钢的质量上的缺陷类型主要有塔形、氧化铁皮压入坑、压痕、划伤、浪形等缺陷;阐述了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良好抗衰减性能、抗腐蚀和抗空蚀性能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核能、海洋和航天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长期服役于高温、腐蚀、冲击和摩擦的复杂环境中,17-4PH零部件表面受到水蚀、空蚀、腐蚀和摩擦磨损等严重破坏,亟需开展针对性防护研究。为此综述了目前17-4PH不锈钢表面防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表面强化、表面改性和表面涂敷3个角度分析其优缺点、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凹印金粉表面进行涂覆及改性研究,并对改性后的凹印金粉进行了抗氧化性、比重、水面遮盖力、漂浮性等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改性剂对凹印金粉进行表面涂覆和改性,提高了凹印金粉的抗氧化性、水面遮盖力和漂浮性,降低了凹印金粉的比重,从而提高了凹印金粉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博知 《钢铁研究》2005,33(1):48-51,58
针对马钢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夹杂与裂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al-time surface def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utomotive sheet inspec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an automatic surface inspection system( ASIS) based on signal processing in Baosteel NO. 4 cold-rolled plant is briefly presented.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strip surface defect properties such as image,type,pitch,and position can be accurately calculated and classified by the automatic surface inspection system.In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high-quality cold-rolled strips,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real-time surface defects can be detected and transferred by the automatic surface inspec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annealing lines and recoiling lines.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化学成分的铁基烧结零件材料进行了离子氮碳共渗处理,观察工艺参数和合金元素对共渗层相组成、渗层深度、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共渗温度、时间、气 氛等工艺参数以及在Fe-C烧结材料中添加Mo、Cu等合金元素,明显影响渗层深度和表面硬度。对铁基烧结零件材料进行了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当保温时间为2-3h,C3H6O(丙酮)输入量为保护气氛总体积的7%(体积分数,下同)时:材料密度为6.7g/cm^3的Fe-C材料,在560-620℃,可获得530-770HV0.1的表面硬度,渗层深度为0.15-0.65mm,其中化合物层厚度为12-23μm;Fe-C-Cu材料,在560-580℃,可获得640-650HV0.1的表面硬度,渗层深度为0.23-0.38mm,其中化合物层厚度为8-12μm,FC-C-Cu-Mo材料,在560-580℃,要获得760-880HV0.1的表面硬度,渗层深度为0.17-0.25mm,其中化合物层厚度为8-17μm。  相似文献   

18.
中厚板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分类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峰  徐科  杨朝霖  高阳  周鹏 《钢铁》2006,41(4):47-50
研究了BP网络、LVQ1网络、LVQ2网络所构建的分类器的性能,将这3种分类器用于中厚板表面缺陷的自动分类中.从现场在线采集中厚板的表面缺陷图像,将每幅表面图像划分成64×64大小的子图像,对子图像进行FFT变换,得到子图像的幅值谱.将幅值谱中心区域内的像素灰度值作为特征量,分别输入给BP网络、LVQ1网络、LVQ2网络所构建的分类器模型,试验表明LVQ2网络能够得到理想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二维搜索计算法,通过对带钢表面缺陷位置的一列低精度检测数据分析,精确确定轧件表面缺陷的最小间距,从而快速找出连轧机缺陷轧辊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测试方法对硅片表面微粗糙度测量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 硅片表面微粗糙度对于器件制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介绍了几种测量硅片表面微粗糙度的测试方法, 并将它们分成三类, 简单阐述了每一类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 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这三类测试方法的适用情况、通过详细的测试数据及图形对这三类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对这三类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 最后简单介绍了纳米形貌和硅片表面微粗糙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