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激光是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单位开始在农业上试验激光技术,探索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新途径.我国曾有人用激光处理大豆、玉米、水稻、小麦、谷子和蔬菜等作物的干种子,发现激光能够促使种子提前发芽,提早成熟,增加产量,并有一定的抗病作用.美国和加拿大曾报导蚕豆、萝卜、紫花苜蓿和南瓜种子经红宝石激光处理后,生长加快.苏联曾有人用氦-氖和红宝石激光处理番茄和黄瓜种子,不仅发芽率提高,作物发育较快,而且开花结实数多,果实中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澳大利亚用氦-氖激光处理莴苣种子能显著提高发芽率.这些试验为激光在农业上的应用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激光对细胞学的作用也积累了不少材料.激光能引起大豆、小麦、洋葱细胞染色体畸变,产生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等变化类型.有人指出,激光能使细胞器发生变化,并能产生遗传变异,是物理诱变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激光育种中,不少资料报导出现植株变高,但对变高植株的进一步处理与观察,却少见报导。我们应用激光和激光与~(6)钴-γ射线复合照射水稻种子,进行水稻诱变育种试验;同时,对突变体中的高杆变异材料也进行了观察,现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量试验已经证明~(60)Co-γ射线在诱变剂量处理下,能在生物当代个体水平上产生严重的辐射损伤。如发芽率与成活率降低,生长受阻,发育延迟,育性降低等。为了了解 Ar~+激光与~(60)Co-γ射线当代生物学效应的异同及其复合处理对当代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我们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葡萄植株,先用~(60)Co-γ射线辐射,后用N_2激光处理萌动的腋芽。γ射线的剂量分别为2803rad、4672rad,剂量率为280.35ra/n;N_2激光每分160次脉冲,功率120kW左右,光斑约84mm~2。经我们试验,认为γ射线辐射葡萄植株的适宜剂量为4672rad,N_2激光处理时间78分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YAG,He—Ne两种激光和~(60)Co-γ射线照射两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γ射线及 YAG 激光处理均导致明显辐射损伤,其中尤以γ处理为重;He—Ne 激光对幼苗生长有刺激效应,对其它性状的影响则随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8.
用激光和γ射线处理高梁培养细胞得到满意的诱变效果;用培养细胞作诱变材料,效果优于用种子或其它器官;激光诱变效果优于γ射线;N_2分子激光优于He—Ne激光。  相似文献   

9.
应用激光的刺激作用,使农作物增产,医学上加速伤口愈合,这说明了适宜的激光剂量,能刺激细胞的活性,为激光的“修复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我们在开展甜橙辐射育种中,从1978年起对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60 C0 辐射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 ,以期为辐射损伤后内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来源与分组健康昆明种小白鼠 30只 (第三军医大学动物所提供 ) ,雄性 ,体重 2 0± 2 g ,用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 ,每组 1 0只。1 2 60 C0 辐照。60 C0 源由第三军医大学防原教研室提供。距离 1 50cm ,剂量率为 64 2 9rad/min。总剂量分别为 0、4 5及 6Gy。1 3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于照射后第九天 ,无菌操作下取脾脏 ,置于 2 0 0目不锈钢网筛内轻轻研磨 ,完全 1 640液冲…  相似文献   

11.
He-Ne、CO2和YAG激光对花生幼苗期的生长有刺激作用,但60Co-γ射线对花生幼苗期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e-Ne和CO2激光处理的L1植株总果数和饱果数均比对照增多,但N2激光和60Co-γ射线处理的L1值株的总果数和饱果数均比对照减少;He-Ne、N2、CO2激光和60Co-γ射线能诱发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且畸变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上升;He-Ne、N2、CO2激光和60Co-γ射线所诱发花生的变异性状是可以向继代遗传的。  相似文献   

12.
在60 Coγ射线辐射场中采用 Pb/ Al屏蔽和非屏蔽的方法 ,研究比较了低能散射对 CMOS器件电离辐射效应的影响。在理论计算基础上 ,设计了 Pb/ Al屏蔽盒。实验结果表明 ,低能散射占总电离辐射吸收剂量的 2 0 %左右 ,采用 Pb/ Al屏蔽盒可以消除低能散射的影响 ,能更可靠地进行微电子器件抗辐射加固水平的精确评估与对比 ;低能散射对 Kovar封装的器件产生剂量增强效应 ,剂量增强因子小于 2 .0  相似文献   

13.
用低功率He—Ne激光照射受~(60)Co-γ射线损伤的小鼠,实验发现激光照射腹部组的肠腺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将小鼠腹腔打开,激光直接照射小肠肠段组的肠腺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激光对γ射线损伤后的小鼠小肠肠腺的修复与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用电镜结合光镜较系统地观察了小鼠受0.5GY×14次,1GY×7次和7GY×1次~(60)CO照射后睾丸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损伤及修复过程。 0.5GY组~(6”)CO照射后3天部分精管内各类生精细胞全部消失,只留有精子及沿管壁分布的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部分精管内的精细胞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核膜分离及核固缩,胞质内线粒体空化,内质网扩张等病变,照后15天部分精管内虽有新生精原细胞出现,但精原细胞核不规则,核染色质质间颗粒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975年以来利用 He-Ne、N_2、CO_2等激光器照射处理水稻露白种籽,诱发突变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研究结果。通过实验,肯定了以上几种激光照射对水稻的诱变作用,并从诱变及突变体中选出早稻“激青”、“银占22号”、“银占33号”等新品种,以及早熟恢复系“桂恢13号”、“桂恢4号”等。其中“激青”比当地品种增产5—7.4%,出米率提高6.75%,同时米质好,目前已在广西的六个专区推广种植。“银占22号”和“银占33号”为优质米品种。“桂恢13号”和“桂恢4号”是早熟恢复系育成,为解决目前杂交水稻存在的制种困难、迟熟等问题提供有希望的材料。本文以育成的新品种为重要材料,对激光诱发突变的材料选择、诱发剂量、诱变效果,后代处理和选择等与育种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Co(60)-γ和激光结合处理,以及远缘杂交与激光处理相结合、激光照射引起的一些遗传变异规律,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证明低剂量的激光照射,对由 Co~(60)-γ引起的辐射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由激光引起的 L_0的变异,有些是可以遗传的,这一点和其他理化因素的诱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 0 Co 线照射小鼠肠壁机械屏障及免疫损伤状况 ,为放射损伤后内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 0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为Ⅰ ( 0Gy)、Ⅱ ( 4 5Gy)和Ⅲ ( 6 0Gy)组。于全身一次性照射后第 9天行HE染色观察肠壁病理组织学改变 ,同时采用MTT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 :( 1)组织学观察发现6 0 Co 线照射组肠粘膜轻度充血 ,细胞连接疏松 ;( 2 )不同照射剂量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且随照射剂量增大 ,增殖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6 0 Co 射线照射小鼠肠壁机械屏障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受损为其内源性感染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17.
He-Ne,CO2和YAG激光对花生幼苗期的生长有刺激作用,但^60Co-γ射线对花生幼苗期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e-Ne和CO2激光处理的L1植株总果数 饱果数均比对照增多,但N2激光和^60Co-γ射线处理的L1值株的总果数和饱果数均比对照减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国产结构参数近似的SiGe HBT与Si BJT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和不同剂量辐照后性能的变化,并作了比较。辐照后集电极电流Ic变化很小,基极电流Ib明显增大,表明辐照后电流增益的下降主要是由于Ib的退化所导致。当辐照剂量达到10kGy(Si)时,SiGe HBT和Si BJT的最大电流增益分别下降为77%和55%,表明了SiGe HBT具有比Si BJT更好的抗γ射线辐照性能。对辐射损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CMOS运算放大器的电子和~(60)COγ辐照效应及退火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LF7650CMOS运算放大器电路在1MeV电子和~60Coγ两种不同辐射环境中的响应特性及变化规律,并通过对其电高辐照敏感参数,辐照后在室温和100℃高温条件下,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引起电参数失效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电离辐射产生的界面态增加,引起的多数载流子迁移率的减小,导致MOSFET跨导的下降,是造成CMOS运算放大器电路失效的主要机制,也是引起1MeV电子辐照的损伤敏感度明显大于~60Coγ射线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激光辐照水稻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Ne 激光辐照对水稻芽中蛋白质和同工酶组分的影响激光和活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问题引起很多学者越来越大的关注,从而激起人们研究激光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近十年来已在激光辐射对蛋白质、酶的作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发现激光辐照可以引起血红蛋白和酯酶等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应用农作物为材料采用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