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1,(1)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费用粘性、盈余信息质量与审计溢价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盈余信息质量与审计溢价显著负相关;费用粘性与审计溢价显著正相关;费用粘性会弱化盈余信息质量与审计溢价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3)
企业投资收益活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这使得企业往往通过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审计意见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有效监管的最直接手段,但由于我国对审计本身的监管不严,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部分企业通过审计费用收买审计意见,误导了投资者。文章选取341家ST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投资收益盈余管理对企业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探讨异常审计费用是否会影响二者的关系。通过面板Logit模型和系统广义矩模型分析,得出企业扭亏动机和通过投资收益开展的盈余管理对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存在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异常审计费用将会降低这一正向影响,即随着异常审计费用的升高,企业盈余管理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的正相关程度将下降,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将下降,亏损型企业将会达到盈余管理和标准审计意见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3)
信息化发展促使新闻媒体对审计行为发挥重要的监督治理作用,而审计合谋行为也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负面新闻、异常审计费用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区分考虑不同法制环境作用,挖掘异常审计费用对媒体的审计行为监督治理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对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高;支付较高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低;公司可通过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削弱负面新闻对审计意见类型的正向影响,并且在法制环境落后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相关领域研究,同时,提醒相应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为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对审计行为的监督治理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9)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
商誉是企业并购会计实务中不可回避的议题。商誉价值估计就如同一块随时可能发烫的山芋,在其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的整个过程中,向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了挑战。本文选择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商誉金额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考察在不同审计风险水平下,二者关系是否会有不同表现。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会随着公司商誉金额的增加而上涨;当公司为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公司盈余指标表现出更好成长性、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更高时,相应的"商誉—审计收费"敏感性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风险对于商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4)
本文选择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审计独立性和客户依赖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客户依赖度和审计独立性交互作用下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审计独立性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企业对客户的依赖程度越高,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客户依赖度显著增强了审计独立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为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
在国内审计市场,大所是否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审计?文章以199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裁决性应计数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以抑制盈余管理的能力定义审计质量,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相比国内本土事务所,国际四大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向上盈余管理的抑制上;但就国内本土事务所而言,市占率越高的大所并不一定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其所审计的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反而更大,面临的审计风险也更高,说明在鼓励本土事务所"做大做强"时,需注重加强后续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7)
"吃人的嘴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①。但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上市公司自愿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现象。如此的"好客"行为是否会损害审计质量呢?搜集2001—2010年间上市公司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数据,使用盈余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实证研究了餐饮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担审计师餐饮费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质量(盈余稳健性)显著更低。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表明,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民营上市公司,其审计质量显著更低。上市公司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行为,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利益"绑定"关系,从而严重地损害了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
本文选择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审计师个人行业专长对企业外部审计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的异质效应和审计任期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能显著提高企业外部审计质量,同时也会产生更高的审计费用,且在"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正相关程度均高于非"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会影响审计独立性,随着任期延长,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正影响将减弱,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费用的正影响将增强。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否发挥审计经验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类型及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关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8)
作为特殊的公共服务活动,审计提供的最终"产品"是审计信息。审计期望差距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差距过大势必影响信息对各群体的决策支持能力。文章以调查问卷方式搜集数据资料就审计客户、报表使用者各自的审计期望差距以及两个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期望差距显著存在于财务报告使用人员和审计客户之间,并且对审计质量认知均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审计期望差距无法被绝对消除,文章从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财务报告使用者和审计客户等角度提出弥合对策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形成具有产业特点的审计服务,以指导群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