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17)
文章基于政府干预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为了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社会性任务的顺利完成,降低了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与只承担单项盈利任务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强度明显要小。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少,地方政府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就越大。文章还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实施股权激励强度越大,公司治理因素并没有显著地影响股权激励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本文选取2015-2017年我国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产权性质的分组样本检验来探究上述影响关系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成正相关的关系;(2)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正向促进公司业绩;(3)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明显;而对于股权集中度而言,非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文章以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2013—2017年数据,首次尝试将股权集中度、股权激励强度、股权激励模式与研发支出纳入到一个框架中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以及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研究发现:提升股权激励强度并不能有效促进研发支出,股权激励的强度不是越高越好;股权激励模式会显著影响激励效果,提升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强度能够正向影响研发支出;股权集中能够强化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对研发支出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8)
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和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并运用2009年至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平均比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低;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的三次项对其会计稳健性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高管持股比例的二次项对其会计稳健性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且呈现出不稳定的倒U型关系。因此,企业需要完善股权激励方案,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把握最佳的高管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7)
文章以2006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趋势、企业性质、行业特征、激励对象、激励模式、股票来源、激励幅度、激励期限、指标体系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特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数量较少、波动幅度较大,主要以非国有控股公司为主,集中于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业,激励对象逐步偏向于核心员工,激励模式仍以股票期权为主,但限制性股票的应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股票来源以定向增发为主,激励幅度小,激励期限短,指标体系不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文章研究了不同要素密集产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要素密集度对股权激励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技术密集型公司中,股权激励范围与公司绩效呈显著倒U关系;在资本密集型公司中,股权激励范围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在劳动密集型公司中,股权激励范围与公司绩效呈倒U关系,但不显著;在三类要素密集产业公司中,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绩效均呈现倒U关系,但均不显著。目前我国多数技术密集型公司股权激励范围未达到最优水平,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的股权激励方案,以提高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8)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5)
2005年4月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上市公司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成为现实可能,故对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09—2011年间处于股权激励实施状态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激励股总数及高管所授予激励股占当期总激励权益有益于提高公司价值,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股权激励公司规模的适度扩大、"两职分离"也有益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
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结论,一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二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三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绩效存在区间影响。本文以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效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0)
文章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有正向影响。从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前一年起,股权激励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开始明显升高。虽然之后有小幅波动,但相较之前仍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管理层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之前,通过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政策,尽可能的降低了行权价格,为将来获得非努力性股权激励收益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