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测评提出新导向,表现为测评需设置真实情境的任务、体现学科的认知过程与结构、任务特征与核心素养表现特征相对应。现代测量理论满足测评新导向,测评编制以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特征为蓝本,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能够检验试题特征与核心素养特征的对应关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量首先应界定测量对象,包括核心素养内涵解读、确定不同水平核心素养特征;其次生成测评试题,包括匹配试题与素养特征、编制试题;最后是检验与评估阶段,包括检验试题质量与评估学生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7)
文章以高考试题为依托,从中挖掘试题对核心素养,特别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以探究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历史解释类"高考试题的剖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指导,以及课后练习的专项训练,一方面可以指导高三历史教学,特别是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有很多帮助,对更好地把脉历史核心素养改革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以2018年高考北京卷生物第30题为例,对试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涉及的必备知识、考查的关键能力进行分析,阐述对核心素养的评价,并结合实测数据与试题内容探讨试题对"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核心功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4)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留给学生的超越知识以外的内涵,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它指引着初中数学课程教与学的方向。文章通过研究近些年中考试题的解题策略,探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1)
如何通过试题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测评出来,进而引领和督促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一道有争议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分析,探讨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测试题具有整合性、依托情境以及指向问题解决3个关键特征。标准化测试自身是有限度的,在核心素养本位测评范式下,考生对标准化测试题的作答和各界人士对试题的评析应当遵循"满意原则"。这道试题所引发的广泛争议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评范式转型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7)
<正>据分析,2014年湖南高考理综仍采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新课标I卷试题,今年与往年总体相比,分值没有变化,但试题结构略有改变,试题难度有所增加,2014年大多数试题仍属于中等难度。试题严格结合教材,更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核心概念使用前提的理解。一、回归教材,将掌握基础知识摆在首要位置2014年理综生物试题严格结合教材,尤其是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第1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8)
山西省201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试题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试题关注"四基""四能",体现课标要求;关注真实任务,体现数学应用;关注数学文化,体现阅读素养;关注实践探究,体现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结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分析应遵循基础性、一致性、真实性和导向性原则,要对考后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从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对试题进行结构性分析,还要对每道试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命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彰显学科特质 发挥育人功能——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Planning》2019,(7)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重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创新试题呈现方式,体现劳动精神;凸显生物学科鲜明特色,聚焦科学探究,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学生增长知识见识和素质教育推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依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评价成为考试评价追求的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通过创设新情境来实现,这种新情境试题不应仅体现在高考中,对于区域学业评价也应通过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通过举例,为历史学科学业评价区域命题提供思路,同时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