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9):89-97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应该主动向融资提供者传递能力信号,使自身与其他不符合条件的融资者区分开,以便获得必要的融资绩效。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进行信号传递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即供应链网络将影响信号传递的有效性。构建中小企业供应链能力、信息不对称与融资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将网络嵌入性作为调节变量,对150家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实证研究发现,分销运营能力和需求管理能力对融资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信息不对称在供应链能力和融资绩效之间发挥着不完全的中介作用,同时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正向调节供应链能力对融资绩效的作用,这对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实践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7)
以2013—2017年科技型中小企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立足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性,将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三者纳入同一框架,从理论上探究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之一的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揭开了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这个中介路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0)
基于欧拉方程投资模型构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利用PCA构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选取2009—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货币宽松程度、内部控制质量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中小企业而言,互联网金融对于缓解其融资约束的效果更为显著。该研究的结果,对于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4)
运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研究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市公司通过债券融资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发行债券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两方面的结合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高信息不对称组和低信息不对称组,实证结果显示:债券融资对高信息不对称组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4)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型企业群体,中小企业逐渐占据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其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本文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及优势,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2)
随着中小企业的经济影响力攀升,理论界就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机制展开研究,试图寻找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的因素。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剖析财务信息质量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理,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约束困境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
本文以我国2012-2016年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效应的角度出发,区分不同产权和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考察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越高,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越强,而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质量与融资约束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相对于国营企业,非国营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强;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越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越弱,这种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非国营企业,因此企业所在地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5)
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共同服务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不断冲击传统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银行抵抗互联网金融并进行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推进"金融民主化"进程、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加强风险管理四个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平台、数据和信息技术,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于资本、信用和风险控制能力,互联网金融无法取代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应与互联网金融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融资约束可谓是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难题。互联网金融模式产生后,使得其融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由于自身缺陷,其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金融,二者在融资服务过程中均存在优劣势。两种金融模式只有通过共享数据、共建评级系统等战略合作方式,相互补足,才能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良的融资服务,并同时实现降低成本和信用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5)
文章以我国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Almeida et al.(2004)现金—现金流敏感度融资约束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审计师声誉、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显著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相对于低声誉审计师,高声誉审计师发表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更显著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本研究有助于丰富融资约束和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内容,为上市公司缓解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角度,对资本市场和本土事务所的发展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