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金融工具,最初在美国住房抵押市场产生。此后,不仅快速发展于诸多国家的新兴金融市场,而且在实体经济的很多行业也以企业证券化的形式得以广泛应用。我国军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单元是军工企业,军工企业也是推进我国国防科工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来源。十九大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阶段和整体目标,促使军工集团的混改浪潮逐步推进。目前,军工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种方式:员工持股、资产证券化、非核心业务采用军民融合的方式。其中,军工混改的首要路径是资产证券化,这也是各大军工集团比较倾向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1)
区块链技术作为目前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其应用与发展已经引起了各大机构的高度关注。本文以资产证券化为背景,在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瓶颈时,由比特币来引入区块链技术,并从区块链的特点优势及所用技术入手,阐述了区块链在资产证券化方向的应用,并且应用实例展示了未来区块链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潜能。信息的不对称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而区块链技术却可为其提供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其会在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8)
资产证券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并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文章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评价,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5)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在我国金融脱媒、盘活存量、降低杠杆的金融政策导向之下蓬勃发展。但由于其交易主体多、交易模式多样、交易结构复杂,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风险权重的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类别和每个风险类别具体的风险指标;对各层次的风险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对其中的存在不一致的指标进行优化得到各层级指标的风险权重;确定各个风险指标的评语等级。研究结果表明信用风险是现阶段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的最大风险,且评语级别为极高风险。针对研究结果对我国资产证券业务的风险管控进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4):166-167
我国PPP项目引入证券化融资模式由于缺乏相关责任管理,容易出现相关的法律问题。在PPP项目中引入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可以帮助私人投资者快速收回资金,但是,因为PPP项目存在一些特殊性,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障碍。本文研究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的现状,阐述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意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资产证券化作为近60年来在全球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金融创新工具,于2005年在我国开始正式试点,并形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条线分明的两条路径,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暂停滞期后,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发展时间尚短,跟美国、欧洲等发达成熟的债券市场相比在产品的创新、风险的管理、信息的披露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良好发展现状的分析,借鉴欧洲特色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经验,来为完善我国的证券化产品结构提供参考,以使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稳健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杠杆率偏高导致到期难以还本付息,国家提出要控制企业负债、降低杠杆率,也就是去杠杆。而负债本身就是相对于资本筹资的一种筹资形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负债筹资和资本筹资各自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不同条件,当经营状况趋好时扩大负债会加速企业的发展,当经营状况趋坏时适时调整负债规模就能降低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并不只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而是取决于一国居民的储蓄率,居民储蓄率高企业就会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居民储蓄率低企业就会降低负债筹资的比重。负债风险实质上在于使用负债所购买的资产在未来是否能够充足地变现,所以加强资产变现能力的管理比之于负债的管理更为重要,杠杆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调整,即调杠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资产证券化的潜在风险之一是可能导致监管资本套利,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的两种可能方式,即发起银行通过非完全转移风险,以及银行间利用监管资本要求的差异进行套利;进而基于2012~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如下结论:从资产证券化决定因素看,未发现发起行存在监管资本套利动机,这意味着发起银行通过非完全转移风险套利的可能性很小;基于资产证券化前后监管资本的对比,发现银行间利用监管差别进行套利的可能性有限,尤其是中小银行通过向大银行出售资产证券化债券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可能性极低;由于不同基础资产类型存在差异,其他个人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相对更容易实现监管资本套利。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为应对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监管资本套利,应遵循"审慎+鼓励"原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法律实质是权利义务的变动更新,引发权利变动的事由除了权利主体变动外,主要是权利结构变动,即通过权利合成、分解和连接点设计等导致权利义务重新组合、不同权能重新分配、权利存在优先劣后之别等。债权转让实现了债权主体变更,使融资的信用基础以特定资产信用取代了主体信用,成为证券化交易权利变动的起点,当基础资产来自于多个发起人时就会发生权利合成;证券发行实现了权利分解、分层、分享,使不流动的债权类资产转变为流动的证券类权利,完成了风险重组。正因为权利变动伴生着风险的重新分配,有必要对借助商事合同变更权利结构做出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0):118-119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一方面优化了PPP项目的融资结构,丰富了社会投资主体,另一方面,两者的结合导致其涉及法律主体更多,更为复杂的法律关系导致其承担的风险更多元。本文拟介绍PPP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流程,由此作为切入点分析每个步骤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包括基础资产的法律性质以及资产转让法律方式不明确、"专项计划"法律主体资格有待进一步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不完善,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健全PPP项目基础资产转让机制、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专项计划法律地位、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