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粘土砖清水墙排砖设计目前普通粘土砖墙砌法有满了满条、一顺一丁等组砌方法,这些方法在撂底时根据设计的门窗口、砖墙、门窗垛尺寸排砖,往往砌不成好活(即在阳角处往往出现长身顶丁或丁顶七分头),为了使砖墙排砖准确,根据实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推算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X=条砖数;Y=砖墙长度  相似文献   

2.
砖混结构工程在安装木门窗框时,要先把洞口两侧上下槛走头处的砖凿掉,如图1中1、2、3、4部位,然后把木门窗框安上。这种作法既费力气又容易破坏砌体结构。其实只要在砌墙时把1、2、3、4部位的砖不用砂浆砌筑,而改用砂子砌筑就可以了。此部位由于是用砂子砌筑的,在安装门窗框时很容易把此部位的砖拿掉。这种作法既省力快捷,又不影响砌体结构的质量。图1门窗洞口上下槛走头处砖墙砌法门窗上下槛处砖墙的砌法@王焕勇 @程凤鲜  相似文献   

3.
目前普通粘土砖墙砌法有满丁满条、五层重排法(俗称骑马缝),旧的砌法有三顺一丁(三七缝)、一顺一丁(十字缝)法等等。这些方法,在撂底时,根据设计的门窗口、砖墙、门窗垛等尺寸,排砖方法往往砌不成好活(即在阳角处往往出现长身顶丁或丁顶七分头)。为了使砖墙排砖准确,建议采用以下公式校对砖墙尺寸。  相似文献   

4.
徐国荣 《建筑工人》1996,(11):49-49
门窗洞口是结构的薄弱部位,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在门窗顶一般应设置过梁。主要有砖砌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两类。对于门窗宽度在2米以内的洞口,一般采用砖砌过梁。砖砌过梁一般有三类:一是钢筋砖过梁,多用于跨度2米以内的门窗洞口,用普通砖平砌,砌筑时,在梁底处支设模板,模板上铺2厘米厚的1:3水泥  相似文献   

5.
主体砌砖施工中,门窗一般都采用后塞口,施工过程中按图纸设计尺寸、标高预留门窗洞口.在预留窗洞口时,通常作法是砌至窗台设计标高(约0.900)时,开始留洞口.在我负责施工的几个工程中,进行了一点小改革:在砌砖过程中,将窗洞口底标高降低7cm,按窗洞口宽度预留;窗台部分做5cm厚细石混凝土,再用水泥砂浆罩面.将预留窗洞口底标高降低后,可避免砌完砖后再拆除的工序,又可使窗台不空鼓,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浩  俞梦璇 《华中建筑》2023,(1):171-175
清水砖墙是芜湖近代建筑极具特色的立面形式之一,是城市建筑演变的历史见证。该文通过实地测绘和文献考证研究了33处芜湖近代建筑清水砖墙,从材料、砌筑方式、灰缝、门窗洞口、檐口与腰线等方面,梳理出砖墙砌筑工艺具有构图工整简洁、风格呈中西合璧的特征;结合清水砖墙修复实践效果,总结已采用六种修复技术:抹平刻缝、外贴仿制面砖、水泥覆盖、涂料描缝、砖粉修复和旧砖补砌,并剖析修复技术的利弊;指出清水砖墙修复面临的经济、施工技术和遗产保护研究方面的困境,探讨了芜湖近代建筑清水砖墙修复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报修 某住宅楼高12层,框架结构,某日接到该住宅小区一住户打电话报修,发现该住宅存在以下问题: (1)内墙乳胶漆出现不规则裂纹,包括墙面水平纹、斜纹、施工洞口处裂纹、门洞口上口斜裂纹; (2)前阳台砖砌阳台与墙连接处内外墙被拉裂,裂缝宽10 cm;阳台窗上口与阳台连梁处有1 cm左右宽的缝隙.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工程检查和验收中发现,不少施工单位在底层框架结构抗震粘土砖墙的施工中,采用先浇筑框架混凝土,后砌筑抗震粘土砖墙,墙体顶部与梁接触处立砖斜砌的施工方法。我们认为这种抗震砖墙与框架柔性连接的方法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1.削弱了传递楼层水平荷载的能力。2.墙顶部斜砖侧砌,允许受力后墙、梁有一定的相对变形。在侧力作用下,由于框架不能紧箍住抗震砖墙,不能有效地阻止抗震砖墙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和限制开裂后块体的错位,会导致抗震砖墙抗侧力大幅度下降,不能起到主要抗侧力构件的作用。3.从施工角度考虑,先浇筑框架混凝土后砌筑砖墙,增加了支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支出。因此,在施工时,应先砌筑抗震砖墙后浇筑框架混凝土,现行  相似文献   

9.
在砖砌体住宅楼中,客厅内两卧室240mm 厚门间墙通常为490mm(图1)。通过对砖砌体现场质量检查,发现490mm 长、240mm 厚门间砖墙施工存在下列质量问题。1.砖砌筑形成内通缝。目前,该门间墙常见组砌方法如图2。这种砌筑方法存在两点不足。首先,该墙从上到下存在 T 形内通缝,不符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第4.2.1条规定:“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满足上下相邻两皮砖的竖缝错开长度不得小于砖体长度四分之一的要求。其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科研及教学实验室建筑中,按其用途,对建筑的隔声、保湿、隔震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除建筑设计中的常规细部作法外,在施工中住住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一.双道墙墙身构造:计算测试、计量中心等建筑为满足隔声、隔震、保温的要求,设计多采有夹缝空腔墙构造,即双道墙。外侧墙厚240mm,内侧墙厚120mm,两墙中间为60-120mm空气隔声层或轻质保温材料隔层。当墙体高度超过4m时,为保证砖墙砌体的整体稳定性,施工时可将内外两道墙间用240mm单砖间隔拉结砌筑,其具体作法是,沿墙体纵向及墙高方向每隔1m在两墙砌体间以搭桥方式砌一块240mm单砖,类似简化空斗墙。上下层拉结砖应间隔排列。  相似文献   

11.
张琦 《山西建筑》2009,35(21):216-217
从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砌体组砌方法错误、砂浆不饱满、墙体留置阴槎、栏杆扶手连接不牢、门窗洞口留置木砖不妥、填充墙砌筑不当七个方面,介绍了砖砌体施工通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芳  何水清 《砖瓦世界》2008,(10):50-53
1 常用的废渣砖墙组砌型式 利用煤矸石、页岩、粉煤灰、炉渣等废渣料生产的砖,其普通砖墙的厚度有半砖(115mm)、3/4砖(178mm,习惯上称180墙)、一砖(240mm)、一砖半(365mm)、二砖(490ram)等几种,个别情况下还有11/4砖(303mm,习惯称300墙)的.但从墙的立面上看,共有7种组砌型式.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南宫地区,外墙一般为370mm 厚砖墙,有些农民在盖房子时为了减少用砖量而采用了370空心墙的作法,这无意中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组砌方法分为两种。一、第一种组砌方法第一种组砌方法见图1,图中两皮砖轮流砌筑即可。1.施工要点(1)在同一皮砖中,可采用三顺一丁或五顺一丁的砌法。(2)梁或屋架下砌实心墙,长度≥1 m。  相似文献   

14.
清水墙面的砌砖不外乎窗间墙、门窗洞口和门连窗墙3种形式。在一顺一丁组砌中,每种形式的排列有两种:要么是全顺,要么是全顺加一丁。为便于设计和施工,现概括出相应的公式,并以数据的形式列出对应的表格。具体说明如下。 1.本表按砖长×宽×厚=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灰缝10毫米考虑。 2.7″表示七分头,长度为177.5毫米;]、[均表示搭接头,长度为62.5  相似文献   

15.
7系列模数有孔砖的砌筑方法这里所谓砌筑方法,主要是指模数砖在砌筑施工时如何排列.一般情况下采用单砖顺砌(模数多孔砖也可丁砌),例如90、140、190、240厚墙;当墙厚较大时,可采用组合顺砌,例如240、290、340、390厚墙.  相似文献   

16.
在熄焦塔设计中,内衬多为水泥砂浆砌筑120 mm厚耐火砖墙,为了增强内衬与结构的整体性,通常每隔3块条砖(750 mm)设1块丁砖. 原有施工工艺 一、内衬先砌 1.施工工序 耐火砖内衬砖砌筑→墙柱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下一步内衬砌筑.  相似文献   

17.
地下室防水层外砌保护墙是传统作法。保护墙一般厚一砖,有的厚一砖半,砌半砖墙的非常少。这种作法已载入地下建筑规范和所有地下建筑图册资料集。至于保护墙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如何保护防水层,书上没有详细说明,人们也不大究问。设计者照章绘图,施工者照图砌墙,发生墙渗,往往归罪于防水层未做好或材性差,从未想到会发生在保护墙身上。地下室周围作防水层,是防潮、防渗的第一道防线。使用片材或者涂膜防水材料形成封闭的防水层膜,具有较强的御水渗透力。但是,防水材料的抗压强度和硬度比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木门窗框后立法,在门窗洞口要预先安置好木砖。有关工艺标准规定:2米高以内的门窗框每边设木砖不少于4块,木砖间距应以50~60厘米为宜;2米高以上的门窗框,每边木砖间距不得大于60厘米。采用这种方法在砖墙上安装门窗框不牢固。如果门窗洞口两边是混凝土柱,门窗框安装更不方便。安装时用钉子钉木砖,墙体易受振动,而  相似文献   

19.
1.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棱角整齐、无弯曲、无裂纹、色泽均匀的砖。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2.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砖垛尺寸长度,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旁或其他不明显部位。另外,在摆砖时还应考虑在门窗口上边砖墙合拢时不出现破活。窗间墙宽度小于1 m 时,应选用整砖砌。3.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第一次盘角不要超过五皮,新盘的大角,应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清水砖墙砌筑质量,现就其组砌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参考。一、排砖撂底一般砖混结构(或外砖内模)建筑,在砌筑首层清水砖外墙之前,必须做好排砖撂底工作。通过排砖撂底,对整个清水墙面排砖方法进行规划,这是砌好清水砖墙、防止墙面变活和窗间墙位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