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粒子设计以及"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核壳单体用量、苯乙烯等用量对微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单体用量为30%时,聚合物微乳液的粒径最小,苯乙烯用量不宜超过30%,NMA为2%时,添加0.3%的DVB能使成膜物吸水率由10.67%下降至4.32%。  相似文献   

2.
夏烈文 《山东化工》2014,(11):50-52
研究了盐存在下乳化剂/正丁醇-苯乙烯(St)-水(或盐水)/丙烯酰胺水溶液组成的微乳液的相平衡,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微乳液区间逐渐增大;阴离子乳化剂对微乳液的稳定体系效果更好;适当浓度的盐类物质的加入有利于增大微乳液的聚集数。  相似文献   

3.
首先研究了苯乙烯微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含量、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比和用量以及聚合温度对体系的黏度、凝聚率、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苯乙烯/正戊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微乳液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粒径的作用比助乳化剂用量更为明显,反应温度提高增加了单体转化率,但是提高了凝聚率;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当苯乙烯用量为34%、乳化剂用量为5%、助乳化剂用量为1%、聚合温度为65℃时,可以得到性能最好的微乳液。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不同磺酸盐含量的三种不饱和聚酯,通过拟三元相图分析磺酸盐含量、苯乙烯、不同正构醇和水组成的体系对微乳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磺酸盐不饱和聚酯同苯乙烯互溶的前提下,磺酸盐含量越大,其微乳液增溶的水量越大;磺酸盐含量一定时,苯乙烯含量越小,其微乳液增溶的水量越大;正构醇质量分数为在2%~10%范围内,其微乳液增溶的水量最多;三种醇相比较,正丁醇体系的微乳区是W/O型向O/W型过渡的连续区域,正丙醇体系的O/W型微乳液区明显不同于正丁醇体系,正戊醇体系不能形成水包油型的微乳区。  相似文献   

5.
高固含量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阴 /非离子型及反应型乳化剂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进行高固含量苯乙烯 /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研究 ,获得了固含量达 4 0 %、乳化剂总用量为 3 0 %、乳液粒径为37 0nm的聚合物微乳液。讨论了聚合方法、乳化剂、反应温度、单体滴加速度、搅拌强度等因素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合了微乳液和γ-射线辐照法的优点,用微乳液控制产物的形貌,用γ-射线辐照法实现了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预期的核壳式无机-有机纳米复合微球。以七钼酸铵为无机盐原料,以苯乙烯为有机单体,用OP-10和OP-4作乳化剂,与水、煤油组成反相微乳液。用γ-射线辐射反相微乳液制备了二氧化钼/聚苯乙烯(MoO2/PSt)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微球。通过改变七钼酸铵的浓度和苯乙烯用量,观察产物形貌的变化。在七钼酸铵浓度为0.05 mol/L,苯乙烯用量为2 mL时,微球核壳结构明显,粒径均匀。  相似文献   

7.
系统考察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离子强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的界面张力随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趋于平衡.离子强度与苯乙烯/H2O界面张力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关系.根据离子强度对乳液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离子浓度,采用膜二次射流法制备乳液,然后将乳液加热聚合制备出大小均一的PS微球,粒径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石油的消耗量日益上涨,因此,如何提高石油产量的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微乳液驱油技术是提高油田采油产量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可大大的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和含油岩层的湿润度。本文介绍了微乳液的结构和组成,对不同种类微乳液的类型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探讨了微乳液的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9.
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阐述了反相微乳液的性质、特点、聚合反应机理,介绍了微乳液聚合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作者目前的研究工作,并对微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赵焕  刘海英  顾继友 《粘接》2011,(11):80-83
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质材料。其价格低廉,来源丰富,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淀粉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丙烯酸系乳液、苯乙烯乳液、水性聚氨酯等乳液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氨基硅油微乳液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表面活性剂HLB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及酸在乳液制备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羟基硅油乳液的常规乳液,微乳液和细乳液的制备方法,论述了其在纺织柔软剂,皮革光亮剂、滑爽剂,防水剂,纸张柔软剂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羟基硅油乳液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羟基硅油乳液的常规乳液,微乳液和细乳液的制备方法,论述了其在纺织柔软剂,皮革光亮剂、滑爽剂,防水剂,纸张柔软剂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胶体体系中合成纳米胶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在不同胶体体系(乳液、双重乳液、微乳等)中合成纳米胶囊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纳米胶囊新型的合成手段,包括界面聚合法、界面沉积法、复相乳液溶剂挥发法、聚电解质的逐步沉积法和微乳聚合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并从纳米胶囊的粒径、包裹率、Zeta电位、热敏性和酸碱敏感性等方面分析了纳米胶囊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Triton X-100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形成机理、特性和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总结了采用Triton X-100体系制备纳米粒子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该微乳液系统制备纳米粒子的新进展,提出了该体系制备纳米颗粒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自交联型有机硅乳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M PS)微乳液聚合,制得了稳定的自交联型水分散涂料。这种含硅涂料能在涂覆过程中发生自交联反应,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涂层的光滑度、耐候性和耐沾污性,更减少了VOC的排放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仪(DLS)研究了聚合方法和M PS加入量对所得涂料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微乳液聚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乳液的稳定性,而且乳液的稳定性随着M PS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配比、聚合工艺、功能性单体的种类和用量、软/硬单体组成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核/壳型(?)基乳液的合成工艺,乳胶粒形态及乳液的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法制得的核/壳型羧基乳胶粒具有翻转结构,且其翻转结构不受引发剂浓度和搅拌速度的影响。还研究了丙烯酸的用量与加料方式,核/壳阶段比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梯度式分批滴加丙烯酸的方法,可得到具有碱增稠性的乳液。  相似文献   

19.
木器涂料用环保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乳液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反应型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乳液,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采用热引发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组成复合引发剂,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20.
复合交联型水性纸塑复膜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化学与粘合》2008,30(3):57-59
介绍了一种水性纸塑复膜胶的制备方法。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和交联型功能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单体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工艺进行合成。讨论了单体的选择及配比对乳液性能和纸塑复合的影响、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引发剂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最佳配比是1.6~2.3:1,乳化剂和引发剂最佳用量分别为总单体量的0.98%和0.60%。制得的乳液粒径细腻、固含量高、黏度适中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