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叶轮分流叶片周向位置改变,将对叶轮与扩压器内部流场产生干扰。对带分流叶片离心压缩机叶轮及扩压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叶轮匹配叶片扩压器,分流叶片向主叶片吸力面偏置较居中时,叶轮进出口压比降低3.66%,平均出口气流角增加1.54°;分流叶片向主叶片压力面偏置相比于居中,叶轮进出口压比增加1.85%,平均出口气流角增加2.09°,分流叶片吸力面侧低能区减小,气流分离受到抑制,叶轮效率提高。因此分流叶片向主叶片压力面偏置有利于提高叶轮性能。但由于分流叶片偏置后叶轮平均出口气流角较居中时变大,对扩压器叶片形成正冲角,在叶片背弧处产生了分离涡,造成扩压器内流场混乱,使扩压器效率降低。因此,分流叶片偏置后与之相匹配的扩压器叶片的安装角也要相应改变,以抑制扩压器内的分离涡及二次流,提高整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分流叶片周向位置对离心叶轮性能及内部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包NUMECA FINE/TURBO对Krain叶轮内部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分流叶片不同周向位置对该叶轮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周向位置时的叶轮效率、压比随质量流量变化关系,结合对叶轮内部流场的详细分析,给出了适合此半开式离心叶轮分流叶片周向位置的最佳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叶片不同周向位置对叶轮流道流场影响明显,当偏向主叶片吸力面一侧时可以有效提高叶轮效率。 相似文献
4.
5.
6.
7.
亚音速离心叶轮分流叶片前缘掠形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证叶轮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7种不同分流叶片前缘掠角,分别为-15°、-10°、-5°、0°、5°、10°、15°,利用ANSYS CFX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来分析分流叶片前缘掠对亚音速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不掠而言,分流叶片前缘后掠使效率、压比降低,失速裕度和稳定工作裕度增加,分流叶片前缘前掠使效率、压比增加,失速裕度和稳定工作裕度减小;后掠增大堵塞流量,加大其叶片上载荷,而前掠减小堵塞流量和其叶片上载荷,并随角度的改变而相应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分流叶片位置对离心压缩机级内部流动和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机械》2015,(9):31-35
运用数值求解叶轮机械内部三维粘性流场的方法,对工程上常用的某带分流叶片的离心压缩机叶轮及后接有叶扩压器的内部流动和性能进行数值研究。通过求解分流叶片处于不同周向位置和其前缘处于不同流向位置时级的流场,得到了对应的内部流场和压力、效率与流量的性能曲线。结合对级性能曲线和内部流场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分流叶片处于不同的周向位置和其前缘处于不同流向位置时对级的内部流场和性能曲线影响很大,分流叶片中间叶高处前缘位置位于50%左右和周向位置距长叶片吸力面一侧1/10栅距左右,级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10.
11.
增压器压气机三维弹塑性接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为例,采用由参变量变分原理导出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并结合多重子结构技术分析求解叶轮与轴套、轴套与轴的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针对不同的过盈量、转速和轴套壁厚进行了大量计算,获得了叶轮、轴套与轴之间接触应力的相应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随着叶轮与轴套间过盈量的减小,轴套的外表面与内表面的接触应力是线性减小的,而且内表面的接触应力减小较为迅速。因而在采用压力组装法时应严格控制轴套与轴的过盈量,使得轴套和轴间有足够的压力保证叶轮、轴套和轴不会相互脱离,又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并使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减至最小。当转速一定时,叶轮与轴套接触点的法向相对位移与叶轮的质量分布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建议采用非均匀的初始过盈量,以保证不发生相对位移和接触应力的均匀性。这些对于确定合理过盈量,改进设计和提高压气机的寿命,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整体叶轮鼓形刀五坐标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鼓形刀具进行整体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的编程技术.根据鼓形刀具的几何特点,设计了一种无干涉的鼓形刀刀位轨迹生成算法,开发出整体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程序生成功能模块.通过算例,证明设计的鼓形刀无干涉刀位轨迹算法是切实可行的,与球头刀相比,对于同样的残留高度,可以增大加工行距,使刀轨长度变短,可提高整体叶轮数控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铝合金整体叶轮五轴数控高速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了铣削力模型,通过铣削实验求解出切削力系数,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通过锤击法对叶轮叶片模态进行了实量,得出了在不同加工状态下叶片的模态变化情况;再次,基于铣削力系数和模态实验结果,依据铣削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高速铣削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极限轴向切削深度与主轴转速之间的关系,绘制了高速铣削稳定性极限图;最后,优化了刀轴姿态和轨迹,在此基础上对叶轮叶片型面性能参数进行了快速检测.应用上述研究成果,某运载装备发动机铝合金叶轮加工效率提高了35%,叶片型面测量效率提高了10倍,叶片表面完全消除了过切、振痕和大波纹,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软件工程的要求及整体叶轮的结构特点,开发了整体叶轮数控加工CAD/CAM软件,并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无干涉刀位轨迹生成算法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实例验证了所开发软件和所提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用于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的JIFEX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国家863计划等科技项目支持下,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与CAE/CAD软件中心近年来对CAE软件研制开发、有限元分析等先进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JIFEX软件中的实现和应用.主要包括产品结构接触力学分析的参数二次规划算法理论,以及在大规模二维、三维接触非线性分析方面的应用;材料非线性分析与弹塑性接触分析的算法与工程应用;机械结构的热接触耦合分析的理论与算法实现.应用JIFEX软件对柴油机的曲轴、连杆、活塞、汽缸盖和机体,增压器的涡轮机轮盘和压气机轮盘,机车车体、转向架构架、牵引齿轮副和轮对等十几种重要零部件几十种结构,进行了精细的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并获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整体叶轮应力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整体轴流叶轮、离心叶轮等是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正朝着转速更度、重量更轻的方向发展。随着轮体重量的减轻,叶片与轮盘之间的耦合越来越紧,相互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这类结构的强度问题更为突出,对强度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提出采用壳单元与环单元耦合的方法对整体叶轮进行分析。由于此方法考虑了叶片与轮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对叶片采用壳单元进行逼真模拟,对于轮体采用轴对称环单(2D)或半 相似文献
19.
直纹面叶轮插铣加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整体叶轮的粗加工效率,弥补目前商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在五坐标插铣加工能力方面的不足,研究了直纹面叶轮五坐标插铣加工的关键技术。根据直纹面叶片的偏移边界矢量,利用四元数插值方法计算插铣加工的刀轴矢量,提出并推导了五坐标插铣加工的行距和步距计算公式,保证了插铣加工的材料去除率和加工效率。依据上述算法自主开发了整体叶轮五坐标插铣加工专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并对该软件生成的刀具轨迹进行了仿真和实际加工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叶轮零件的粗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