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杨俊全  杜日辉 《一重技术》1999,(3):91-91,104
本文简要论述了当今公司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联系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公司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按照“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坚持把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在贯彻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制度的过程中,注意把设备的价值形态管理同实物形态管理结合起来,在总结“八五”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了设备综合管理工作.近10年来,我公司为贯彻《设备管理条例》,推进设备综合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孙杰  郭云 《山东机械》2005,(4):39-40,46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一方面促进了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合,齐步前进,推动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的管理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并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必须把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同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国有企业来说是个制度性的创新。现代企业能否在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但是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发展正在进入提高质量和增长效益的关键时期。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是市场的竞争主体,企业家应该把增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的活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1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是当今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近30年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似指数规律。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以往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实物、劳力、资源、资金等的投入,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密集程度。当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科学技术的投入,取决于科学、技术、技能、管理等因素的密集程度和转化程度。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据载,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达到60%~80%,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2 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标准化与现代企业制度张季秋(甘肃机械集团公司兰州730000)李爱荣(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天水74100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正沿着党的十四大确立的轨道健康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给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标准化...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国企改革沿革及存在弊端出发,论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根本方向,并提出了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14.
上钢三厂是个有81年历史的老企业,经历年扩建改造,现已发展成年产钢和材分别达20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由于强化了设备管理,我厂曾连续三次荣获设备管理国优单位称号。全厂32套主要生产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可开动率为93.0%以上,事故故障停机率为5‰以下,为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创新水平起到了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论述了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增强活力,转变经营机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发挥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和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加快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发展校办产业,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是高校功能的完整体现。目前校办产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及带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校办产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校办产业的法律形态、管理体制、基本运行机制等涉及生产关系的方面去认识,通过制度创新去解决。而只有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解决校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校办科技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就内审工作重点的选择做了详细论述,主要包括巩固和完善已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或有前途的审计种类及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着眼选择审计工作重点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