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锅炉合理掺烧高炉煤气试验,详细分析了锅炉掺烧高炉煤气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阐明了锅炉在启停或经济负荷情况下,合理掺烧高炉煤气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GB/T 10184—2015,构建了高炉煤气锅炉炉效计算模型,分析了高炉煤气锅炉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燃气基准的差异导致高炉煤气水分及低位发热量的计算方法不同,并列出了2种燃气基准下高炉煤气水分的计算方法及低位发热量的换算方法;提出了3种适用于高炉煤气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烟气量及烟气中CO2含量的求解方法,并提出了适用于含煤气加热器的高炉煤气锅炉排烟温度的修正方法;GB/T 10184—2015对部分公式的计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并可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3.
对燃煤锅炉改烧高炉煤气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出了几条关于燃煤锅炉改造燃高炉煤气锅炉的关键技术,并在湘钢热电厂燃煤改燃高炉煤气的技改中得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高炉煤气锅炉,由于其特有的燃料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锅炉尾部受热面的不同设置方式,使得其锅炉效热率的计算和修正有别于传统方法。在GB 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的基础上,结合高炉煤气的特性和锅炉尾部受热面的设置特点,分析得到了适用于高炉煤气锅炉的热效率计算和修正方法,并以某钢铁厂220 t/h全烧高炉煤气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其结果可为该类锅炉的效率测试和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烧发电供热是利用高炉煤气的主要方式。对一台300 MW煤粉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在不同掺烧比例下的热力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炉煤气掺烧比例的增加,炉膛辐射换热减少,烟道对流换热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当高炉煤气掺烧比例为20%时,炉膛辐射平均热负荷减少12.22%,烟道对流换热量增加24%,锅炉热效率降低2.74%。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130t/h煤粉锅炉掺烧一定量高炉煤气的可行性,同时对锅炉大量挠炉高炉煤气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炉煤气和一台150t/h高炉煤气锅炉烟气成分的分析,探讨了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的原因,研究了在避免低温腐蚀的前提下降低超高压400t/h煤气锅炉排烟温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体式热管煤气加热器可有效降低超高压煤气锅炉排烟温度,并避免低温腐蚀,对中低压煤气锅炉的设计与改造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产能220 t/h煤粉锅炉为例,分析了高炉煤气的燃烧特性,结合煤粉锅炉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墙式布置的辐射稳燃旋流预混高炉煤气燃烧器,改造结果表明:煤粉锅炉可以掺烧的高炉煤气达25%左右,锅炉各参数运行安全稳定可靠,避免排放的环境污染,节约了大量动力用煤,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英国B&W公司燃煤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炉煤气的燃烧科技司与煤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原来按燃煤设计的锅炉掺烧煤气后锅炉参数产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对一台英国B&W公司的120MW燃煤锅炉,掺烧高炉煤气试验,在不同的掺烧率下校核热力计算表明,当锅炉负荷和其它参数保持在额定工况,改变高炉煤气掺烧率将严重影响锅炉效率和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炉煤气的主要燃烧特性,分析了CFB锅炉中掺烧高炉煤气对炉膛换热的影响,提出了水冷壁等传热系数的修正公式,指出了CFB锅炉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切向燃烧锅炉一次风逆向偏转燃烧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介绍了一次风逆向偏转燃烧技术的实施方法及现场改造应用实绩。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四角切向燃烧锅炉采用本项技术能够提高火焰稳定性,减小炉膛出口水平烟道两侧的烟温偏差,并能抑制炉膛结渣与高温腐蚀。  相似文献   

12.
大型锅炉四角切向燃烧器射流偏转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和冷态模化实验的方法 ,研究了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导致射流偏转的两个因素 :射流自身的卷吸作用和炉内横向气流的冲击作用。然后从这两个因素出发 ,找出影响射流偏转的参数 ,为改善炉内空气动力学特性 ,设计和改造锅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魏子杰  李道林 《发电设备》2007,21(3):172-176
电站锅炉投运后可能产生炉本体和风道的振动,严重时影响锅炉正常运行。而燃油和燃气锅炉的炉膛振动常由热声振动所引起。根据热声振动的原理和应用稳定性曲线判别振动的方法,并结合国外解决这类振动问题的实例,对某台300 MW油、气两用电站锅炉的振动现象进行分析计算,从而排除热声振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TP-108 boilers were initially designed to burn milled peat. In the 1980s, they were reconstructed for conversion to burning natural gas as well. However, operation of these boilers revealed problems due to low reheat temperature and great air inleakage in the furnace. The initial design of the boiler and its subsequent reconstruction ar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Measures are presented for further modernization of TP-108 boilers to eliminat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and enable natural gas or fuel oil only to be burned in them. Thermal design calculations made using a specially developed adapted model (AM) suggest that replacement of the existing burners with new oil/gas burners, installation of steam-to-steam heat exchangers (SSHE), and sealing of the boiler gas path to make it gas tight will allow the parameters typical of gas-and-oil fired boilers to be attain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SSHEs can yield the design secondary steam reheat temperature, although this solution is not typical for natural circulation boilers with steam reheat. The boiler equipped with SSHEs can operate on fuel oil or natural gas with flue gas recirculation or without it. Moreover, operation of the boiler with flue gas recirculation to the air duct in combination with staged combustion enables the require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o be attained.  相似文献   

15.
电站锅炉炉膛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及模拟计算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本文针对大型电站煤粉锅炉的特点,对炉内各过程的数值计算提出了切实合理的简化模型,用假想面有效辐射分析法模型计算炉内简化模型,用假想面有效辐射分析法模型计算炉内辐射传热,用反应器网络模拟炉内宏观流动-燃烧过程,并根据大型电站锅炉的结构特点2,对炉内各部位的流动传热过程进行合理的特殊处理,从而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形状炉膛的传热计算了综合模型。并对一台200MW锅炉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锅炉燃烧室湍流流动,燃烧和传热过程的三维全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型电站锅炉然烧室进行了三维全模拟计算,给出了数学模型和解法,并把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在全面预报燃烧室性能的基础上,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存在的左右温度和速度偏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俄国当代大型(500MW)烧高灰分煤锅炉的开发应用和运行改进经验。分析了该型炉燃烧、制粉等关键设备的改进效果,探讨了配锤击磨、MPS中速磨制粉系统、炉膛和燃烧设备、燃烧系统经济性及降低NOx排放等技术。  相似文献   

18.
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需增加独立的供浆系统,但是,对于被改造的燃油锅炉,炉前场地空间有限,很难同时布置下供浆泵、搅拌桶、加热器及过滤器等设备,为此,提出了水煤浆锅炉供浆系统的改进方案,但该方案必须考虑水煤浆在输送过程中的阻力损失以及供浆泵出口压力变化后的延迟时间,这样,对水煤浆在管道输送中的压力延迟时间和阻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浆系统的改进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