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严重,虽然通过石漠化治理措施遏制了整体扩张趋势,但是治理形势并不乐观,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针对中国西南石漠化治理存在的治理成果难以有效维持、无法彻底消除人地矛盾、治理难度不断提高等问题,在系统梳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特殊性、石漠化成因、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从重视区域整体治理与系统修复、探索喀斯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途径、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补偿、探索喀斯特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四方面,提出了面向区域整体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制约和束缚着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区域的贫富程度。通过对云南省目前的石漠化现状和治理措施的介绍,分析云南省喀斯特山区的基本属性,总结现阶段云南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模式,为云南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了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发生的成因规律,根据其不同立地条件及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石漠化相关治理措施和辅助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对策及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治理岩溶山区石漠化,尽快恢复植被、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水资源是生态建设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是一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流域。在分析了流域内喀斯特特征、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蓄满产流模型,对流域石漠化治理生态需水量作了预测,并对2010年在P=95%特枯年下石漠化治理后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作了分析,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石漠化、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与面积变化趋势,以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5,2010,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务川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估算石漠化等级空间分布,并运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建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程进行水土流失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有显著影响,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量。务川县2000~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80.37 km~2,旱地面积减少91.69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2000~2015年微度侵蚀面积增加636.13 km~2,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57.21 km~2,中度侵蚀面积减少356.28 km~2,强烈侵蚀面积减少111.23 km~2。务川县2000~2015年实施的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工程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6.
肖时珍  肖华 《人民长江》2012,43(7):85-88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实现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国家“十二五”期间200个重点县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试点县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十分重要。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结合其“十一五”期间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了其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模式,指出,赫章县形成的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模式及初步建立的“资金整合、土地流转、以奖代补、耦合产业”机制,对过去3 a石漠化的综合治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护生态环境,贵州先后启动两江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积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149.70亿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万km~2。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山川秀美,但由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地貌,山高坡陡,土层较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8.
基于Markov的石漠化景观演变特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石漠化的治理和防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贵州六枝特区1990年和2010年遥感解译石漠化数据为基础,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运用马尔科夫法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研究区石漠化演化以不变型为主,占研究区喀斯特面积的46.79%;②通过预测,到2030年轻度石漠化为研究区主导石漠化景观类型,无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大量减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大量增加;③在现有模式下,研究区预测时段内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应加大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调整,重点加强潜在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保护,避免石漠化生态修复进入死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西石山地区石漠化严重的现状,分析了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提出治理石漠化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是岩溶区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它以岩石越来越裸露为基本特征.其结果是自然生态环境退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石漠化与贫闲是一对孪生兄弟,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仅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生态安全和社会问题。2007年,国务院批复《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在全国确定了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贵州省有包括关岭自治县在内的55个县被纳入了试点范围,关岭县也被贵州列为全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滇东高原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以及对各采样区石漠化程度的调查研究,发现各样区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与其石漠化程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酸不溶物含量高的样区石漠化程度较低,反之则较高。该研究结果表明,滇东高原不同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含量可能是引起石漠化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提供了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与上覆土壤间物源关系的证据,为滇东高原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织金县石漠化防治对策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贵 《人民长江》2010,41(9):101-103
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贵州西部岩溶地区织金县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现状,基于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适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的石漠化治理对策与模式。最后指出,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将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的特点、技术及其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应用方面的探讨,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监测、监督管理、效益评价、资源整合与共享中的作用,以期为水土保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该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使石漠化更加严  相似文献   

15.
<正>"石头开花,岩缝结果。"居住在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梭筛石漠化片区的老一辈群众,做梦都没想到,昔日的乱石荒山如今瓜果飘香。贵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存在石漠化问题的县(市、区)就有78个,石漠化片区群众眼睁睁看着土被水冲走,长期过着"春耕几大坡、秋收两小箩"的苦日子。  相似文献   

16.
对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成果整编中的几个基本空间分析问题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其拓扑分析的逻辑流程及其ArcGIS整编的关键命令,获得了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调查成果图。给出了ArcGIS拓扑分析功能在水土保持中的一个应用实例,对于深入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勇 《湖北水力发电》2015,(3):46-48,50
针对务川县由于毁林、陡坡开荒种植、不合理耕种等引起小流域生态恶化、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结合《规划大纲》,对石漠化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人工种草圈养为主,治理岩溶面积58.56 km2,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务川县由于毁林、陡坡开荒种植、不合理耕种等引起小流域生态恶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6.3%,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结合《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对石漠化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人工种草圈养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植被建设、小型水土保持措施、草食畜牧业发展、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治理岩溶面积58.56km2,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黄土喀斯特洞穴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土地区特有的“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条件和主要因素,黄土喀斯特造成国土资源和水土的严重流失,以及造成其它方面的危害。对如何治理和预防黄土喀斯特的发生发展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地处滇黔桂连片喀斯特腹心地带,极具喀斯特山区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地区,结合石漠化坡耕地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探索出包括石坎断面设计、砌筑、田间整地、蓄排引水工程配套等为主要内容的梯田建设模式。通过已实施工程的调查,这一建设模式的年保水率为37.4%,保土率为71.2%,玉米增产率为36.4%。对石漠化坡耕地粮食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