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图1为Ⅰ档从动齿轮零件结构,材料为20CrMnTi,该齿轮大端面有轮辐,轮毂面有制动槽和轮辐。我公司原齿轮锻坯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齿轮大端面轮辐锻出,轮毂面制动槽和轮辐没有锻出。按此锻造工艺,锻造坯料需1.79kg/件,材料消耗较多,制动槽和轮辐在粗车时要3道工序车出,且工序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为节材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对此锻坯锻造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我厂制造的90°合金刀(见图1)用于学生实习,每学期需要2000把。刀杆原来的锻造工艺是:剪床下料-制坯-模压成型-剪床切头(见图2),这种方法,一火只能锻两件。后来我们将刀头改为与刀杆联体锻造(见图3),刀杆不必制坯了,一火可以锻  相似文献   

3.
我厂有一曲轴零件(如图1所示),材料为45钢。以前加工是用手工自由锻打,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而且耗料多,机加工留量大。后经采用自制的胎模锻制,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锻件合格率达到99%以上。该胎模锻制曲轴坯件已达4000件,至今仍在正常使用。该模具很适合于小批量的单曲颈零件的锻造。  相似文献   

4.
我厂原来锻制卡爪毛坯为单件生产,并经常出现锻造缺陷,不能保证锻件质量。后来改为一次锻两件,保证了锻件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卡爪尺寸见图。锻造工艺为:用一吨钢锭切掉两头,锻成正方体后冲圆  相似文献   

5.
我厂在过去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工艺规程的,特别是锻件工艺规程。因此锻工车间在生产中就产生了很多困难。仅凭工人的经验进行锻造,常常发生已锻好的铸件到加工车间就无法加工。如锻造小刀架搬把时,本应该锻一直形的,等车完后再拗弯。可是因为没有工艺规程,而在锻造时就把弯给拗出来了,使加工时无法按卡,造成不应有的退修。另外,更严重的是加工留量问题。因没有锻造图,所以检查员就没有一定的检查标准,时常因加工留量不明确,而产生工人和检查员之间闹意见。以上都说明了锻工车间在技术管理上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使用需要,锅炉止回阀(图1)材料由ZQSn3-12-5改为2Cr13。铸铜件改为锻钢件,工艺上出现了很多问题,经过我们不断试验,锻制成了合格的止回阀(图2),现已成批生产了。止回阀的锻造工艺及使用模具见表。  相似文献   

7.
在连续闪光对焊的主要规范参数中,接头的伸出长度一般是由工艺预先制定的;电流密度可以根据焊接情况进行任意调整;顶锻压力可以是固定或者是任意调整的。但其中有四个参数(闪光速度、闪光留量、顶锻速度、顶锻留量)是由推进凸轮决定的。我厂在1984年上半年,对自行车车圈焊接参数进行了摸索改进,经两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轴承套圈依然采用压力机普通锻造的方法加工.要节约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必须减少机械加工量,要减少留量则必须提高锻造加工或辗压加工的几何精度.通过研制整径机实现对锻件先整径后车精度的提高,从而降低工件的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北京型内燃机车的大部分锻件是在自由锻锤上生产的。将自由锻件改为模锻件,是锻压工艺发展的趋向。这里介绍我们对盆形件一内圈进行的工艺改进,由自由锻改为封闭式胎模锻,零件见图1,材质为45钢,设备为3吨自由锻锤。改进前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曲轴是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形状复杂,刚度差,技术要求高,加工工艺复杂、加工余量大、生产成本高。从锻坯投入到出成品要经过数十道加工工序,其中包括调质、时效、中频淬火及低温回火等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曲轴生产周期,本文运用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结果,对曲轴加工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发现时效在整个曲轴工艺中所起的作用极小,与磨削裂纹的发生和成品曲轴尺寸稳定性无关。提出了取消时效和半精加工,减少粗加工留量的改进工艺。经表面残余应力测试和工艺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1.
TA15钛合金整体框等温精密模锻件的试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重点型号项目TA15钛合金整体框等温锻件的研制情况,对锻件设计、模具制造、锻坯和锻造工艺等研制过程进行了概述,重点对锻件的锻造工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该项目使用8 000t液压机,采用等温锻造技术,在国内首次试制生产出主体加工余量仅为4~5mm,外形尺寸达1 570mm×1 500mm×80mm的大尺寸模锻件,并突破了传统模锻造生产中锻坯的制作工艺方法,为今后大型锻件的生产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型轴类锻件切削性及粗加工增效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轴类零件毛坯经直接锻造成形,其粗加工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分析大型轴类锻件加工难点,结合目前中国一重大型轴类锻件粗加工的经验,总结出提高大型轴类零件粗加工效率的有效方法,为大型轴类锻件的加工以及强力切削刀具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钛合金复杂构件通常采用机加工成形,导致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常规的锻造工艺很难满足外形复杂、使用性能要求高的钛合金复杂构件成形过程。提出钛合金复杂构件的新工艺,即先等温锻造成复杂构件形状,然后辅以机械加工的方法成形;通过实验研究,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和超声波探伤,提出非对称变截面钛合金复杂构件等温锻造成形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等温锻造成形工艺获得的钛合金复杂构件完全满足系统要求,并可替代机械加工产品;按新工艺加工成形的某钛合金复杂构件,不但降低成本,缩短机加工时间,而且材料利用率也提高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轴承锻件外圈和内圈整径工序一般在不同机床上进行。为节省机床,准备用一台机床对内、外圈整径,但换活时费时费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了整径工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机床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18种异型曲线锯切加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内弧线段、外弧线段和过渡线段的运动控制算法,确定过切判断和干涉检验的基准法则,提出异型曲线锯切加工工艺算法编制的一般流程。以此为依据开发的异型曲线锯切加工工艺系统,能够对复杂曲线进行锯切加工路径的编制,实际加工表明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直齿轮精锻成形新工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精锻成形工艺相比,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加工直齿轮具有诸多弊端。而当前提出的闭式镦挤成形工艺载 荷过大,严重制约着精密成形直齿轮工艺的实用化。提出采用预锻分流区一分流终锻新工艺精密成形直齿圆柱齿 轮,设计了能够进行多种组合的精锻成形试验模具,并对空心管坯和实心圆柱坯进行了传统的闭式镦挤和新的分 流成形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闭式镦挤和现有的圆柱直齿轮成形工艺对比,提出的成形工艺工序简 单,终锻后齿形充填饱满,端面平整,而且成形载荷降低了37%以上,具有生产实用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飞机大部件接合交点孔精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飞机大部件接合交点孔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采用动力切削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方式,实现飞机大部件接合交点孔精加工的技术,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自动进给钻结合精加工工装的方案有效、可靠,能够满足大部件叉耳配合交点孔精加工的技术要求。鉴于飞机大部件叉耳配合交点孔对接精加工工装定位形式受产品结构因素影响较大,建议产品设计人员在满足飞机强度和疲劳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用于固定精加工工装的工艺孔,该工艺孔可在部件状态单独制出,从而实现精加工用工装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钛合金弹翼接头加工中的问题,借鉴以往钛合金等温锻造工艺,提出了钛合金TC4弹翼接头等温锻造的新工艺.探讨了钛合佥弹翼接头等温锻造的工艺参数、模具结构、锻坯形状尺寸及润滑剂的选择,并讨论了其模具材料及加热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After sintering advanced ceramics, there are invariably distortions, caused in large part by th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density gradients along the compacted piece. To correct distortions, machining is generally used to manufacture pieces within dimensional and geometric tolerances. Hence, narrow material removal limit conditions are applied, which minimize the generation of damage. Another alternative is machining the compacted piece before sintering, called the green ceramic stage, which allows machining without damage to mechanical strength. Since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 of density gradients is located in the outer-most layers of the compacted pie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of different allowance values by means of green machining. The output variables are distortion after sintering, tool wear, cutting force,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green ceramics and the sintered on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have been noted: less distortion is verified in the sintered piece after 1 mm allowance removal; and the higher the tool wear the worse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both green and sintered pie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