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水资源是郑州市发展的基础资源,但郑州市近些年来在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没有统一规划与管理,致使引黄水利工程重复建设、水利工程盲目开建停建、引黄设备闲置等现象存在,在水资源水量分配方面也与郑州市的发展不相适应。针对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5年和200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综合分析,预测2011-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的需水量和可供水量。并为确保郑州市"十二五"期间对水资源需求提出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其水资源的变化与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为科学分析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从水量、水质、水域和水流四维角度出发,在分析郑州市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量-质-域-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TOPSIS模型对郑州市2010-2019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  相似文献   

4.
<正>郑州市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大局中,坚持节水型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严格落实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推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统筹调度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10年来,郑州市累计节水量达2.35亿m3,万元GDP耗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显著降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原理及途径。本文以郑州市为实例,根据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对策,为郑州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1郑州市雨水资源利用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为贫水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的1/4,郑州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0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做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水资源不足成了郑州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此不相谐调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径流系数增大,径流量增加,大量雨水资源白白流走,不仅加重排水管网的负荷,发生内涝灾害,同时也造成水资源的无形浪费。因此,如何利用丰富的雨水  相似文献   

7.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年~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研究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本研究为郑州市虚拟水战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郑州市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特点,提出了水资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郑州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提供了依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城市作为一个典型人工生态系统,论述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与内涵,分别从生活需水量、生产需水量和自然环境需水量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预测各水平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6.01亿、7.24亿、8.40亿m3,根据郑州市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水和广义水资源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  相似文献   

11.
宋京鸿 《治淮》2014,(12):33-34
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水量分配面临着一定挑战。如何有效协调水量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解决区域用水的竞争性,保证本流域内各个区域的用水需求,这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淮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法与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展开分析,先论述水量分配与总量控制原则,进而分析了淮河流域水量分配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水量分配方法及总量指标控制的必要性,望对解决淮河流域水量分配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介绍了郑州市地表水、地下水保护规划方案及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WROOM作为将优化与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水资源系统模型,能很好地进行水资源调度问题求解。现根据渭河流域水量调度实际需求,对WROOM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渭河流域水量调度年调度模型及月调度模型,实现了渭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自动化编制,提高了水量调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冯黎  宋臻 《西北水电》2004,(3):27-33
概述了黄河水资源的特点、用水现状及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矛盾。剖析了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构成的水量调节体系。并结合西线南水北调,系统分析了这一水量调节体系对水资源调节配置的能力及协调水力资源利用与水资源配置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资源压力不断加重的背景下,水资源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成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并凸显出相较于单方面水量配置或是水质配置的优越性。总结了国内外在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现状,针对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中存在的水质水量相互影响考虑不足、缺少统一有效的模型、空间分配模型欠缺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时间与空间分配问题综合研究以及数学模型多元化发展等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述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多目标水资源承载力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与分类系统。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分基本和节水两种方案对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为资源性缺水,2020年以后水资源将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了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本研究成果对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分析的区域水资源总量变化的周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周期,根据郑州市水资源评价成果,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该市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的周期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具有8年、20年、52年左右的主周期;郑州市水资源总量变化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分析结果可以为当地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卢鹏  王峰 《治淮》2001,(3):23-24
河南省郑州市煤矿资源丰富,分布比较广泛,与此同时,排放的矿井水与日俱增。据对全市830处煤矿的调查统计,1998年矿井年排放水量达1.13亿吨,占矿区地下水资源量的42%。大量的煤矿排水造成矿区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致使井池干枯,河泉断流,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据有关部门观测,1985年到1998年,郑州市巩、登、密、荥矿区地下水位下降10~50米,最多者达到65米之多。  相似文献   

19.
从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郑州市的水资源开发处于饱和阶段。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介绍了具有实用意义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箅模型。可以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或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进而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结果。以郑州市为实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得到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①近期郑州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依然存在。仍属于严重超载;②到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有很大改观;③到2020年、2030年,在郑州市实施南水北调、增强污水处理的前提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