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先对GB/T 25031-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和污泥厌氧消化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强调污泥厌氧消化对制砖污泥泥质形成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厌氧消化对GB/T 25031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解读。针对对于污泥制砖的质疑,提出个人意见。对污泥制砖取得的效益进行了说明,列举了污泥制砖的实例。最后强调GB/T 25031完全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污泥制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GB/T 25031—2010和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突出污泥厌氧消化对制砖污泥泥质形成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厌氧消化对GB/T 25031部分技术指标进行解读。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对污泥制砖的质疑,提出了个人意见。对污泥制砖取得的效益进行了说明,列举了污泥制砖的实例。最后强调GB/T 25031完全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以及用污泥制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砖瓦》2016,(7)
首先对GB/T25031—2010和污泥厌氧消化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污泥厌氧消化对制砖污泥泥质形成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厌氧消化对GB/T25031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解读。针对污泥制砖的质疑,提出了个人意见。对污泥制砖取得的效益进行了说明,列举了污泥制砖的实例。最后强调GB/T25031完全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以及用污泥制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可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砖瓦》2016,(5)
首先对GB/T25031—2010和污泥厌氧消化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污泥厌氧消化对制砖污泥泥质形成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厌氧消化对GB/T25031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解读。针对污泥制砖的质疑,提出了个人意见。对污泥制砖取得的效益进行了说明,列举了污泥制砖的实例。最后强调GB/T25031完全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以及用污泥制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可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污泥制砖遇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永奇 《砖瓦》2013,(2):28-29
污泥制砖是废物利用的一项新技术、新成果,利国利民。利用污泥制砖不仅处理了污泥,在烧制过程中将有毒重金属都封存在坯料中,也杀死了所有有害细菌,而且这种砖没有异味。污泥砖质轻、孔隙多,因而具有一定的隔音、热效果等优点。因此,污泥处理后制砖在2011年持续走热后,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那么,污泥制砖的状况如何,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污泥制  相似文献   

6.
污泥制砖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制砖是废物利用的一项新技术、新成果,利国利民。利用污泥制砖不仅处理了污泥,在烧制过程中将有毒重金属都封存在坯料中,也杀死了所有有害细菌,而且这种砖没有异味。污泥砖质轻、孔隙多,因而具有一定的隔音、隔热效果等优点。因此,污泥处理后制砖在2011年持续走热后,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那么,污泥制砖的状况如何,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污泥制砖,污泥制砖还能够走多远?1污泥制砖,砖瓦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浙江上虞,染料废水污泥的合理处置一直是困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日处理达2.5万t污水处理设施,但经过混凝、沉淀、浓缩、压滤等处理后,每年还将产生约3.6万t污泥。去年以来,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砖瓦专利     
《砖瓦世界》2012,(10):47-55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化工行业剩余污泥制砖的工艺申请号:CN201010524754.9公开号:CN101973753A发明人:胡俊;徐炎华;赵浩210009江苏省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南京工业大学公开日:2011-02-16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置,具体是一种利用化工行业剩余污泥制砖的工艺。包括如下方法步骤:①将从带式压滤机分离出来的污泥,利用窑炉烟气余热烘干;②计量加入干燥后的污泥、膨润土和工业固体废渣,混料后,压制成砖坯;③烟气余热干化;④高温烧结,制得砖。本工艺利用工业废弃物制砖,具有节约资源、经济环保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周天津 《砖瓦》2022,(8):31-32
通过对企业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泥制砖危害性浅析,说明了对污泥先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而后,分析了利用灭活预处理的污泥制砖、利用高温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制砖、利用碳化处理后的污泥制砖等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李彦军 《砖瓦》2005,(6):24-24
煤矸石制砖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新型环保建材行业。制砖技术在国内已经成熟,下面是我对煤矸石制砖窑炉焙烧工艺方面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江河污泥资源化利用,以污泥为原料,通过传统制砖工艺,制备环保节能型烧结砖。采用XRD、XRF和SEM对污泥和烧结砖的相组成、微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制砖的最佳烧结温度为900℃。当污泥含量低于40%时,烧结砖的收缩率低于15%,符合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要求,且添加适量的骨料有利于提高烧结砖的强度。当原料组成为60%黏土、20%污泥、20%卵石时,所得烧结砖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抗压强度可达31.6 MPa,收缩率仅为7.5%。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余氯的新方法,阐述了其测定试验过程,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其结论符合国家标准,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自来水等样品中余氯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equalities relating to ownership of housing have become a major issue de jour in many Western socie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homeownership in Sweden relates to two factors widely seen as significant to such inequalities, namely parental tenure status and place of birth. We use longitudinal registry data to examine the bearing of these two factors on individual-level tenure progress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for person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housing careers. We extend existing understandings of Swedish homeownership patterns by demonstrating that inequalities relating to place of birth and parental tenure intersect with one another in ways that substantially advantage certain subgroups while disadvantaging others, and by demonstrating that experiences of entry into homeownership have in recent years been changing in markedly different ways for these different subgroups. Overall, Swedish homeownership inequalities, far from dissipating, appear to be hardening along existing lin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日本川崎市站前广场和神户市哈巴兰德地区的立体化再开发,分析介绍当前日本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邹玭 《福建建筑》2013,(4):65-66
目的:花化、香化、彩化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趋势,也是为满足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一种心境。方法:选择采用莳花能表现出品种繁多,色彩艳丽等不同的方式,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植物造景的层次感要求。结果:能使其达到美化环境、增添节日气氛、提高绿化品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结论:莳花造景对城市的美化可达到立杆见影效果,从而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质情况复杂地区垫邻高速公路设计、施工中的具体问题,从地质预报的方法、原理方面入手,对地质情况复杂地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区域基本现状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貌轮廓表现为“三山夹两盆”,山地与平原的面积大致各占50%,镶嵌于戈壁沙漠的绿洲仅有7万平方公里。新疆土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是中国最大的干旱区,是亚洲干旱核心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区之一。水资源短缺,生态极度脆弱。新疆2004年底有1950万人,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新疆特殊的干旱区绿洲环境,使得小城镇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城镇规模小而散,基础设施配套差,城镇集散和…  相似文献   

17.
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最危险滑动面(潜在最危险滑动面)和边坡的稳定系数。国内外一般是采用先假定边坡滑移模式,然后近似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再求近似的边坡稳定系数的方法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但假设的边坡滑移模式难以反映边坡滑移的实际状态。因此本文探索利用遗传算法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并得到最小稳定系数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曲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美学、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成为四个关键要素。本文从介绍西方建筑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以上诸要素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侧重与表现方式,以供我国当代建筑艺术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源 《安徽建筑》2006,13(2):35-36,54
探索地域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课题。合肥文博苑建立在新城区,作者在其建筑与环境的创作中,既保持合肥地域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李爱国 《城市建筑》2014,(33):296-296
本文提出了使用GNSS进行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观测措施,通过与传统沉降监测方法对比,论证了GNSS可以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