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基于波形正弦度特征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一种基于波形正弦度判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方法。利用变压器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波形特征的不同,即变压器正常运行、内部短路、外部短路时波形具有正弦函数特征,而励磁涌流因其包含非周期分量、间断角,不具有正弦特征。比较波形的正弦度,形成区别涌流和短路故障的判据。通过变压器各种运行情况的大量动模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判据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具有特征明显,判断精确,同时对TA饱和有制动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变压器CT接线的正确性是变压器保护装置正确动作与测控装置准确工作的基础。为了解决现有主变CT二次回路接线校验方案准确性差、步骤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利用变压器空载合闸时所产生的励磁涌流来校验高压侧CT接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并利用其功率特性,即可对变压器高压侧的CT极性及相序接线进行校验,并在检测出CT接线错误的情况下,经延时动作出口。在有效提升变压器新设备启动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RTDS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正弦度的改进算法来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该方法通过比较动态差流短数据窗波形覆盖面积的大小,来确定短路故障或励磁涌流下变压器的差流非饱和区短窗波形,并计算该短窗差流波形的非正弦度来识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涌流识别方法在带故障空载合闸及变压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能够正确开放纵差保护;在正常空载合闸时,能可靠闭锁纵差保护。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正弦度的改进算法来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该方法通过比较动态差流短数据窗波形覆盖面积的大小,来确定短路故障或励磁涌流下变压器的差流非饱和区短窗波形,并计算该短窗差流波形的非正弦度来识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涌流识别方法在带故障空载合闸及变压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能够正确开放纵差保护;在正常空载合闸时,能可靠闭锁纵差保护.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磁通-电感”映射关系,利用研究提出的零模涌流等值电路对高阻抗变压器(含高压内置型、低压串抗型)和普通变压器的零模涌流特性进行了物理机理的阐释。参照实际变压器研制了三种变压器的物理模型,构建了动态模拟试验系统。通过动模试验分析比较了剩磁(分闸角)、合闸角、电压、副方绕组接线方式、变压器类型等因素对零模涌流特性的影响,验证了机理阐释的正确性。为抵御高阻抗变压器零模涌流引起零序保护误动的风险,提出了调压绕组内置、分合闸角度匹配和二次谐波制动等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空载或轻载变压器投入系统后,难于进行母差保护带负荷检验的问题,本文设计出一种新的试验方法。通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来实现差动电流极性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差动电流波形在区内故障后第一周期内由于非周期分量和高次谐波的影响而存在较大偏移,导致保护容易出现误判。为解决该问题,在PSCAD中建立变压器差动保护仿真模型,对三相差流瞬时值取绝对值后求和得到特征电流。研究发现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的特征电流在波形间断角和纵向偏移上存在明显差异,可以通过在时间轴上方设置合理的门槛值,取特征电流波形在该门槛值以下的波宽作为识别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的判据,由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电流波宽判据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提高保护动作速度,维持在20 ms左右,弥补了波形对称性原理的差动保护在可靠性和速动性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及保护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近期基于波形对称原理的变压器差动保护频繁误动的现状,从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入手,分析了波形对称原理与2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内在联系,结合目前流行的2种相位补偿方式,指出了传统采用相间差动的保护方案误动的根本原因.针对220 kV以上D侧套管内装设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提出了一种采用相电流差动接线的保护方案.该方案在理论上克服了传统方案的全部弊端,并可实现真正的分相制动;缺点在于保护范围有所减小,需要其他保护来配合.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