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电站35kV系统小电阻接地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变电站35kV负荷的性质,提出经小电阻接地的方案,并在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性点电阻接入系统的方式:接地变直接接于主变△线圈引线,经Z型接地变中性点接小电阻接地;Z型接地变经高压开关接在35kV母线上。还介绍了接地变及电阻柜的选择、保护配置和设计的原则,为今后35kV系统经小电阻接地的改造提供了成功的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2.
对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各换流站应采取的接地方式,其中定海和岱山换流站推荐联结变阀侧采用星形电抗+中性点电阻接地的方式,衢山、洋山和泗礁换流站推荐采用Y/Y型联结变+阀侧绕组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在确定各换流站接地方式的基础上,计算确定了换流站设备的过电压和绝缘水平,其中定海和岱山换流站联结变网侧为220 kV交流系统,推荐的设备雷电冲击绝缘水平为950 kV,其他三站联结变网侧为110 kV交流系统,推荐的设备雷电冲击绝缘水平为450 kV;五端换流站联结变阀侧及直流侧的额定电压基本一致,联结变阀侧交流母线的雷电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推荐为650 kV(或750 kV)和550 kV,200 kV直流母线的雷电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推荐为650 kV(或750 kV)和550 kV.  相似文献   

3.
通过广东珠海电厂2×600 MW火电机组6 kV厂用电系统接线方式的设计选择,比较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和有效接地方式,以及有效接地方式中采用高电阻接地、中电阻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提出珠海电厂6 kV厂用电采用中电阻接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330 kV变电站35 kV高压设备及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因短路电流无法达到保护动作条件而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为了提高330 kV变电站35 kV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出了35 kV侧经接地变压器和小电阻接地的方式.提出了小电阻接入方案,并通过仿真系统建立了基于实际变电站的建模,分析了小电阻接地前后短路电流变化情况,论证了接...  相似文献   

5.
郑瑜  蒋炯锋 《电气技术》2021,22(2):101-104
本文通过分析一起110kV A变电站因接地变保护误动而导致一段10kV母线失电压的事故,发现了该站在10kV系统中性点改造过程中存在接地变零序电流互感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并提出了将接地变高侧零序保护电流互感器安装在接地变中性点小电阻处的解决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接地变保护不会在消弧线圈补偿时、小电阻投入前误动作,提高了电...  相似文献   

6.
电缆、自耦变在上海110 kV城市电网的应用日益广泛,导致单相短路电流水平不断增大,促使人们考虑重新选择110 kV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介绍了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城市电网主变110 kV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仿真结果表明:中性点加接小电阻或小电抗使110 kV单相短路电流限制在 25 kA以下是可行的,其所引起的过电压对设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中接地变、站用变的运行特点进行研究,给出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站用变分别配置和接地变兼做站用变的两种设计方案。从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方面对两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采用接地变兼做站用变的接线方式与接地变、站用变分别配置方式相比,牺牲了部分可靠性和灵活性,达到了经济上的优化配置,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润良 《电工技术》2019,(15):97-99
35 kV中压系统大部分采用经接地变和小电阻接地的方式,选择零序保护快速切除接地故障。然而此种方式使用较少,经验不足,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为此针对新能源电站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多数10kV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的保护接地与低压系统工作接地采用共地方式,当配变高压侧发生针对外壳的接地故障时,地电位大幅升高且会传导到低压系统甚至低压设备外壳上,带来触电与火灾风险,严重危害用户人身与财产安全。文章分析了中压系统接地故障时对低压系统及设备外壳的转移过电压产生原理,并分别针对小电流接地与小电阻接地中压系统以及采用TT、TN接地方式的低压系统,分析转移过电压幅值与分布情况,发现:中压系统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比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时,过电压幅值更大;低压系统采用TN接地方式比采用TT接地方式时,过电压幅值较低但低压系统设备外壳会带电,人身触电风险更大。利用Matlab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接地变中性点避雷器击穿,使10kV系统由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变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当10kV系统发生B相接地故障时,虽然故障点不在接地变,但接地变A、C相电流互感器测得很大的电流,超过过流I段定值,使接地变跳开。本文对保护动作的原因及故障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35 kV系统通常采用小电阻接地,35 kV接地变共有两种接入方式,即接地变接在35 kV母线上和接在主变35 kV侧,接入方式不同,零序保护配置也不同.因此,利用对称分量法,分析零流保护的配置及在不同地点单相接地时零流保护动作情况.详细分析了当保护或开关拒动时,各级零流保护配合动作情况,为电网调度员正确及时处理35 kV系统单相接地事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10 kV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指出了10 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论述了10 kV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提出在以电力电缆为主要线路的10 kV配电网中应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市南电网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南供电公司所辖10 kV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接地调整为小电阻接地的基本判据,以指导基建和改造的变电站采用何种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4.
20kV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2种方式,针对经小电阻接地的20kV系统因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继电保护方面的变化.在对20kV系统的短路故障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20kV系统保护的配置原则和整定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李长益  魏旭 《华东电力》2007,35(2):69-71
分析了某电厂110 kV Y y d三圈变压器在110 kV侧发生接地时造成35 kV系统的传递过电压引发事故的原因,建议该类35 kV系统中性点应采用小电阻接地或消弧线圈加并联阻尼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详细论述了南京路站35kV系统中性点选择电阻接地方式依据,并对35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中性点接地设备选择原则、运行注意事项等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针对6~35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方式的缺点,提出中性点经智能化快速消弧系统与接地电阻并联的复合接地方式,并论述复合接地方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中性点可靠接地,某些500 kV单相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为Ⅱ型.运行中发现在此接地方式下,系统正常时两接地引下线中会出现较大的异常电流.为此,建立了Ⅱ型接地方式的电路模型,应用叠加定理对电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Ⅱ型接地方式下,3台单相主变间的两段中性点汇流母线存在电阻,是两接地引下线中出现异常电流的原因,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110KV变电站中10KV馈线由于全部采用电缆,不仅使其单相接地电流增加,而且还随运行方式和电缆长度的变休而变动较大,给保护的整定来困难。为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首次采用在10KV母上加挂中性点接地的接地变压器,并在其开口三角接电阻来控制10KV系统单相接地电流,本文介绍了接地变的容量,变比,接地电阻值以及材料的确定和接地变保护的配置。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的接地效率对配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提高10 kV配网项目的接地效率,降低感应电压和接地电阻,分析灵活接地技术在10 kV配网项目中的应用。根据配网接地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装置规格及参数,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在10 kV配网中安装接地装置,设计灵活接地技术方案及实施流程,确保接地线路和设备的连接并保持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应用结果表明,10 kV配网的接地电阻、感应电压、雷击故障率的实测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表明灵活接地技术可满足10 kV配网项目的规范化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