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歧南断阶带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表明,研究区内特定的成岩-孔隙演化史有利于深层沙河街组二段砂岩孔隙的保存.这一演化史的典型特征包括:储层深埋时间短;烃类流体侵入砂岩孔隙较早;快速埋藏期间的超压流体活动;碳酸盐胶结不普遍;石英的压溶作用受到抑制.各成岩动力学过程与孔隙演化之间的时空组合是导致研究区深部发育砂岩储层的直接原因.深层砂岩孔隙的发育程度及保存状况与各成岩动力学过程间的匹配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歧南断阶带温度压力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并结合动态模拟技术,探讨了歧南断阶带的温度压力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歧南断阶带经历过多期复杂的热事件,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现今地温梯度,热流体活动强烈,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3个部分组成,断层的发育特征对超压的分布具明显且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压力场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积累,部分释放,缓慢再积累和快速再积累4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歧南断阶带油气聚集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歧南断阶带紧邻歧口凹陷,油气源充足;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上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二段两套储盖组合配置良好.圈闭和运移条件成为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构造圈闭聚集油气的能力不同.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制约着上第三系油气运移方向和富集位置.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沿海1、海4继承性大断层分布.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并结合动态模拟技术,探讨了歧南断阶带的温度压力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歧南断阶带经历过多期复杂的热事件,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现今地温梯度,热流体活动强烈。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3个部分组成,断层的发育特征对超压的分布具明显且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压力场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积累、部分释放、缓慢再积累和快速再积累4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崖13-1气田渐新统陵三段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主要反映为硅酸盐矿物溶解-沉淀成岩变化及其对孔隙的改造。陵三段砂岩在深埋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孔隙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早期(早中新世)大气淡水淋滤、溶解和适度的再生胶结,晚期(上新世晚期)溶解、烃类及时进入,以及浅蛙时间长而深埋时间短,因而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发育、陵三段砂岩成岩-孔隙演化史揭示该处深部碎屑岩储层的原生与次生复合孔隙的成因模式,可作为预测琼东南盆地深部储层性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沙四段储层是砂、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其储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运用化验资料对其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目前处于晚成岩A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定量恢复了储层孔隙空间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歧南断阶带的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沙二段,浊积扇是其最发育的沉积相,也是最有利的储层。根据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歧南断阶带沙二段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浊积扇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以弧形为主,沉积构造可见浊流构造和典型鲍马序列,浊积扇主要是受同沉积断层海四断层控制。根据其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建立了该区浊积扇的沉积模式,其中位于中扇的辫状水道微相砂体物性好,是有利的储集相带,深湖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因此歧南断阶带沙二段具有优越的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是油气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咸化湖盆储集体成岩演化规律的特殊性,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成岩环境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膏盐岩等;在早期和中后期成岩过程中,分别受膏盐岩产生的碱卤水和有机酸注入的影响,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储集体经历了先碱后酸、碱酸交替的成岩环境;早期碱性成岩作用的强弱程度对中后期酸性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会产生影响,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强胶结作用会造成后期成岩过程中有机酸与可溶矿物的接触面积变小,发生大量溶蚀的时间滞后,具有中碱晚溶、弱碱早溶的成岩演化规律。咸化湖盆碱酸交替的成岩环境导致特殊的成岩演化规律,致使次生孔隙发育时间较晚、埋深较大,使深部优质储层形成时间与晚期油气成藏期形成较好匹配。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渤海西部海域歧南断阶带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论述了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油田(藏)的特点及石油富集规律.针对该带以复杂断决、中小油田为主,油田成群分布,轻质原油、近岸、水浅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歧南断阶带沙一段重力流沉积形成机制、识别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一段重力流沉积机制共分为滑动滑塌、泥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及浊流4种类型;受断层活动对古地貌的影响,研究区平面上向凹陷中心方向依次发育滑动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在此基础上,从重力流沉积发育位置、圈闭条件及储层物性3个方面对4种成因重力流砂体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砂质碎屑流成因的湖底扇中扇亚相砂体沉积勘探潜力最大,其次为滑动滑塌成因砂体,浊流成因砂体次之,泥质碎屑流成因的内扇亚相砂体潜力最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歧南断阶带沙一段合采层间矛盾突出、储层展布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岩心、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一段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相类型为湖底扇相,砂体主要分布于断层活动较弱的横向背斜位置处。结合古地貌及砂体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沙一段湖底扇相沉积模式。砂体平面呈朵状,向凹陷中心方向依次发育内扇、中扇、外扇3种亚相,中扇亚相成藏潜力最高,其次为内扇亚相,外扇亚相潜力较差。该研究为区域内后期勘探部署及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岐南断阶带油气聚集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岐南断阶带紧邻岐口凹陷,油气源充足:明化组下段-馆陶组上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二段两套储盖组合配置良好。圈闭和运移条件成为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构造圈闭聚集油气的能力不同。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制约着上第三系油气运移方向和富集位置。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沿海1、海4继承性大断层分布。  相似文献   

13.
斯普罗储层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匹兹堡县哈桑南部气田的一个厚20 ̄25m的岩石地层单元,由大致等量的灰岩和砂岩构成。已鉴别出6种岩石相,储集相为交错层砂岩与波状和生物扰动砂岩,被解释为障壁岛组合中的沙坝(时为潮道)沉积和砂席沉积。在研究区内,3种成岩事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严重影响着斯普罗砂岩的储集性能;压实作用和随之而来的压溶作用,在减少原生孔隙度方面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灰岩和含大量碳酸盐颗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砂岩储层为河流环境下形成的各类细粒岩屑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晚期自生高岭石充填等成岩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及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发生于晚成岩“A”期的中期,对应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早期。次生孔隙在现今埋深为2000~2800m的河道砂岩中最发育,其形成主要受成岩演化阶段控制,其次受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登娄库组发育一套湖相水下扇沉积、演浅湖沉积和三角洲沉积,该组的砂岩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43.33%,是该区深部油气的主要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粘土边的形成、压实(压溶)、胶结、溶蚀-充填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孔隙度降低,而不稳定的矿物颗粒溶蚀和碳酸盐类胶结肠的溶解导致孔隙度增大。研究表明,该区登娄库组的胶结作用发生在90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砂岩储层的成岩模式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的油气储层以陆相沉积的富长石砂岩为主,在盆地高地温场的条件下,成岩作用有其独特的模式。本文根据砂岩薄片,X 射线衍射粘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还用显微热台研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内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阴极发光下成岩矿物定量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埋藏深度500—3200m 范围内砂岩储层的成岩标志研究后,建立了富长石砂岩成岩演变模式。将砂岩储层划分出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早期、中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和晚成岩阶段晚期共3个阶段5期。指出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储层中存在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规律,以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为基础,利用断裂密集带划分,累计隆起幅度和盖层断接厚度计算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渤海湾盆地歧南断阶带中浅层油气平面和垂向差异富集规律,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歧南断阶带内以似花状断裂密集带为主,走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其中以发育背形断裂密集带为主;②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区域位于断裂密集带内部及边部,内部油气富集程度较边部高,从断裂密集带类型分析,油气主要富集于背形断裂密集带,背形断裂密集带内累计隆起幅度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③垂向上,东营组下段泥岩盖层断接厚度控制断裂密集带内中浅层的油气聚集;④背形断裂密集带内累计隆起幅度较大且东营组下段泥岩盖层断接厚度小于50 m的区域,油气可穿越东营组下段泥岩盖层在中浅层富集。该项成果可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借助阴极发光、SEM、X衍射、铸体薄片、压汞等测试分析技术,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6储层砂岩成岩演化序列、成岩相、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发育于三角洲平原的长6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晚期阶段,其中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破坏显著,是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结合沉积环境及孔隙特征将成岩作用划分为5种成岩相,长6储层原生残余粒间孔与次生溶蚀孔混合发育,平均孔隙度6.71%,平均渗透率0.46×10~(-3)μm~2,储层均质性较强,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孔隙演化过程中,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物性起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物性等资料,对锦州20-A构造沙河街组二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超压成因、次生孔隙成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锦州20-A构造沙二段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可溶组分含量较高;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以早期碳酸盐胶结和后期溶解为典型特征,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A期,较研究区整体成岩演化滞后;沙二段地层压力连线与静水压力线平行,且压力系数随深度减小,为连通传递超压,超压封存箱内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再分配以及超压对黏土矿物转化的抑制是深部高孔带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