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水动力学方法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水动力学方法分井组周期性调整注水强度的水驱开发机理,分析和矿场试验结果均表明,在注水抽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采用分井组周期性调整注水强度的方法可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在提高水驱原油采收率方面比单纯的周期注水效果好,与常规法注不相比可提高原油采收率3%~10%,该法具有简单易行,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对注水油田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注水是当今世界石油工业提高采收率的一种主要方法,在有利的地质条件下,注水可保证原油采收率达60%~65%。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提高采收率是建立在研究剩余油分布基础上,通过现场各种调整措施来实现的。文中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分析,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水驱油田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与技术,对注水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百色盆地子寅油田仑16块砂岩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水驱剩余可采储量少,注水开发效果差,为提高区块采收率和开发效果,开展了周期注水先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水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产油平稳,含水下降2.41%,采收率提高5.57%。在降压半周期动态表现为:含水下降、含水平稳和含水波动略有上升三个阶段;各井组单位压降产液也出现逐渐上升、相对平稳和略下降三个阶段。注水周期以4~6个月比较合适。该试验的成功对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超前注水机理及在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下寺湾油田低渗透、低压、低丰度以及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和采收率低的特点,实施了超前注水开发技术,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井组产量明显增加。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对陕北地区类似区块的开发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河油田Ⅳ4层系高含水期周期注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期注水是水驱开发油田改善开发效果的一种水动力学方法。结合双河油田Ⅳ4层系地质特征分析了周期注水的可行性,对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参数优化及最佳参数组合等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方案,为双河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探索一条有效,易行,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水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经济有效的调整方式。周期注水的最大优点是利用现有的井网和层系,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常规水驱滞留的原油动起来,提高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注水开发是油田最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之一,而合理注水强度是油田注水开发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参数。井楼八区H3Ⅳ53层采取注水开发已有二十多年,已达到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通过分析当前H3Ⅳ53层储层状况、注水状况,综合比较各类注合理水强度计算方法,划分当前注水强度等级,预测并校核合理注水强度,进而提出相应注水政策,以便达到提高H3Ⅳ53层采收率、维持该层高产稳产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安塞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塞油田王窑区王19-4 井组的静态资料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了油层吸水状况、油井见效及见水时间、产量、动液面及含水等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产能预测,分析了井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井组内注水压力平稳,油层吸水状况良好,注水见效时间快,见效程度高,无水采油期长,大部分油井生产形势平稳,产量下降幅度不大,稳产期较长。王窑区油藏自然能量的最终采收率只有8% ,而注水后水驱采收率提高到21.9% ,体现了长61 油层的注水开发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对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阳凹陷断块油田周期注水提高水驱效率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凹陷断块油田断裂系统复杂,局部区域断层发育,进入开发后期,储层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其水驱油效率不均衡,影响开发效果,因此,考虑采用周期注水来改变并提高南阳凹陷断块油田水驱油效率;周期注水技术主要是通过油水交渗效应、毛管压力作用,增加注水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技术。根据该技术的作用机理并针对几个井组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南阳凹陷断块油田适合通过周期注水来提高水驱效率。  相似文献   

10.
涠洲12-1 油田北块储层连通性复杂,非均质性较强,稳定注水开发存在原油产量低、采出程度低、稳产难度大等问 题。为了提高该油田综合开发效果,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田进行了注水方案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优化的不稳定注水方案比常规注水方案原油采收率可提高3 个百分点左右,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马乃金 《石化技术》2001,8(2):94-98
通过试验,考核静态试验筛选出来的絮凝剂、冷却水处理药剂和广谱灭菌器等的性能和污水回用效果,为将牛口峪水库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是水驱开发油田的重要指标,准确合理地计算出不同类型油田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对油田的开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文中从水驱开发效果角度分析,认为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等于水驱动用储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利用甲、乙、丙、丁4种水驱曲线表达式,从理论上推导出4种水驱曲线的水驱动用储量计算公式,然后结合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定义,就可以进行油田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计算.为了能准确可靠地利用目前的研究方法计算实际油田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对不同油田如何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应根据实际油田的含水上升规律特征选择合适的水驱曲线,然后进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中原油田注水系统的腐蚀及注水水质不达标的难题,以马厂油田污水站为突破口,分析了所采用的常规处理工艺失效的原因,认为,所处理的水中CO2,钙镁离子和乳化油等含量高,而处理工艺却没有采用相应的措施,导致腐蚀严重,水质不达标,这一问题在陆上油田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代金友  王蕾蕾  李建霆  林健  尹松 《特种油气藏》2011,18(2):69-72,138,139
利用钻井、测井、生产测试、分析化验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经验公式计算以及相渗-压汞综合分析方法,研究苏里格西区气水分布规律,确定气藏产水类型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气水分布呈"渐变互补"关系,相对富水区在西北部;地层产出水由凝析水、可动水和自由水构成,控制生产压差即可控制地层产水.该研究为气田产水井管理及开发选区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煜  曹瑛  胡志杰 《石油化工应用》2010,29(7):70-72,76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采出水量逐年增加,采出水出路成为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难题。而实现采出水合格处理后有效回注,不仅是解决油田采出水出路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家"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注水油田水驱开发状况的评价方法,主要介绍了4种水驱开发状况的评价方法:水驱指数Sp、存水率Cp、注入水的采油补偿系数,以及合理注水量图版分析法。应用这四种评价方法,对HJS作业区Y162区从2009年到目前的注水水驱开发状况做出了评价,并通过对比理论注水量分布和实际注水量分布的对比,提出了长2层部分井控液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细菌繁殖和Fe2+暴氧产生沉淀是造成注水水质二次恶化的主要原因。针对江汉油田老二站污水高含铁、SRB(硫酸盐还原菌)等细菌的水质特点,在水处理工艺流程前端不添加杀菌剂,使SRB在流程前段繁殖,利用SRB代谢产生的S2-与水体中Fe2+结合产生FeS沉淀以除去水体中铁离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调整杀菌工艺,水处理工艺末端水体含铁量由原来的48mg/L降为10mg/L左右、铁离子去除率由20%上升到83.3%,SRB的除铁作用明显。SRB对油田高含铁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H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与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复杂,油水层识别难度大。本文综合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H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并建立了基于测井资料的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的锥进,准确预测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期,提高油井的累计产油量和采出程度。文中基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对底水油藏双重不完善井的水锥突破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底水油藏油井水锥突破时间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油水流度比,原始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等影响因素,并与其他底水油藏见水时间的公式进行了对比。实例分析表明,新的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公式的预测值较准确,并且与李传亮公式的结果较为接近,为预测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含水上升率是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指标预侧的关键参数。文中基于甲、乙、丙、丁4种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了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式,并结合相渗曲线关系式,确定了含水上升率表达式的系数。在渤海C日油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在含水率为50%处达到最大值,特征曲线关于该点对称;基于乙、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随含水率升高始终呈下降态势;基于丁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含水上升率曲线,以中高含水期为转折点,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通过将理论曲线与C日油田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油田适用的水驱特征曲线为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由此可见,可以利用含水上升规律进行水驱特征曲线的判别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