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分析了硫、磷对管线钢性能的影响以及脱降硫、磷的工艺条件。结合唐钢中厚板公司管线用钢L450MB冶炼的生产实践,分析了"顶底复吹转炉-LF精炼-板坯连铸"工艺流程中硫、磷含量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技术,指出转炉脱磷和LF精炼脱硫是冶炼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碳钢高拉碳前期脱磷过程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了复吹转炉脱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复吹转炉吹炼前期(0~8min)低温的有利条件实现钢-渣充分脱磷、倒掉脱磷渣后进行少渣冶炼、高碳下出钢。以实现复吹转炉吹炼前期高效脱磷,吹炼前期的脱磷率达到75%-93%。  相似文献   

3.
在高废钢比冶炼条件下,为了改善转炉终点钢液磷含量过高的问题,采用65 t顶底复吹转炉,结合脱磷热力学理论,系统分析研究了入炉铁水和终点条件对转炉脱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入炉铁水和终点脱磷条件为:当铁水温度、Si含量、终渣碱度、FeO和MnO分别控制在1 300~1 360℃、0.55%~0.65%、≥2.6、16%~22%和2.5%~4.0%时,可以顺利实现终点钢液磷含量在0.015 0%以下。  相似文献   

4.
遵照冶金部(87)冶科字第036号文下发的《1987年转炉复吹科研工作计划》对武钢的要求,我们结合武钢1987年复吹技术攻关和科研工作的安排,按计划开展了今年的《转炉复吹技术开发》课题攻关工作,现将进展简况报导于后。 1.生产简况 1987年第二炼钢厂的三座转炉采用顶底复合吹炼工艺冶炼6612炉,共产钢44.79万吨,转炉钢和连铸坯合格率99.87%,转炉日历利用系数33.18吨/公称吨/昼夜,转炉平均炉龄1319次,钢铁料消耗1099.85公斤/吨,镇静钢比100%,真空钢比6.50%、其中硅钢比为94.38%,连铸比100%,  相似文献   

5.
武钢50吨转炉于1984年开始做顶底复吹工业性试验,随即三座转炉全部改为复合吹炼。改复吹后。总吹损降1.63%,每炉钢的吹损量减少1.224t,每吨合格铸坯的金属料消耗降低15.22ks,钢铁料消耗降低12.38kg平均炉龄达列674炉,比顶吹的平均炉龄提高224炉  相似文献   

6.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过程中,氧枪枪位的变化及加料方式直接影响化渣和冶炼效果。在对冶炼过程的渣、钢进行取样,分析南钢15吨复吹转炉的成渣路线及钢中磷的变化规律,进行枪位——加料图设计,运用于枪位自动控制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炼钢》2010,(4)
在30t顶底复吹转炉熔池炉壁增加侧吹枪组成顶底侧吹转炉,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测定不同吹气搅拌技术的转炉熔池的混均时间。结果发现:顶底侧吹搅拌效果最好,熔池混匀时间比原顶底复吹转炉平均降低65%,且熔池混匀时间呈现τ顶底侧吹τ顶侧吹τ纯底吹τ顶底复吹τ纯顶吹的规律。该技术首先在福建三钢(集团)公司炼钢厂的30t顶底复吹转炉熔池侧壁增加一支侧吹枪进行大生产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顶底侧吹转炉碳氧积低,脱磷效果好,降碳快,全炉役侧吹枪可见,冶炼技术指标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冷态情况下,根据相似理论和气体动力学理论,对武钢二炼钢的复吹工艺进行了研究.水模实验结果表明: 转炉底部风口靠近炉中心布置或者采用底风口不在同一圆周上的交错布置均能加强转炉钢液搅拌特性,并获得较理想的固体渣料运动的效果。气体动力学表明:在不漏钢的前提下,采用较宽缝隙的扁平风口或圆形风口能提高气体流量减少压力损失、增强复吹工艺的效果。二炼钢的转炉复吹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按以上原则所进行底透气砖的布置可降低转炉内的氧化铁含量、钢液的氧含量以及增强炉渣脱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180 t复吹转炉单渣深脱磷工艺,确定实际铁水条件下吹炼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等影响转炉脱磷效果的关键控制参数,并通过优化出钢模式、采用低磷合金及顶渣改质等控制回磷措施,实现了复吹转炉单渣法出钢平均ω[P]为0.007 9%,成品平均ω[P]为0.008 4%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工艺技术的起源,叙述了该工艺技术的开发、分类及主要冶金特点,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在国内大钢厂的应用情况,二钢厂现1#复吹转炉的生产概况及2#、3#顶吹转炉拟采用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志恩  王国华 《山西冶金》2004,27(1):11-13,23
简要回顾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工艺技术的起源,叙述了该工艺技术的开发、分类及主要冶金特点,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在国内大钢厂的应用情况,太钢二钢厂现1号复吹转炉的生产概况及2号、3号顶吹转炉拟采用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260 t复吹转炉进行单渣深脱磷工艺研究,优化了吹炼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等影响转炉脱磷效果的关键控制参数,并采取挡渣出钢、低磷合金及顶渣改质等控制回磷措施,实现复吹转炉单渣法出钢平均w(P)=75×10<'-6>,成品平均w(P)=98×10<-6>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徐静波  佟溥翘 《炼钢》2002,18(3):6-9,14
武钢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成功地应用于武钢二炼钢转炉,最高炉龄达到了22766炉,复吹比达到100%,即底部供气元件寿命同步提高到22766炉,创造了世界最新记录,采用溅渣和辅助溅渣工艺技术,促进底吹气元件表面生成长寿的“炉渣-金属蘑菇头”,仍保持了复吹的冶金效果,碳氧反应接近平衡,避免了钢水的过氧化,保持了原复吹转炉脱磷、脱硫的能力及终点残锰含量。通过对“炉渣-金属蘑菇头”的研究评估证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顶底复吹转炉底吹透气砖供气模式、溅渣模式、造渣和温度制度的优化,改善转炉复吹效果,对比分析转炉复吹工艺优化前后的冶金效果,明确转炉复吹效果好时能加强钢液搅拌、促进渣钢反应平衡、降低渣中氧化铁含量、提高脱磷效率、降低[C%][O%]、铁合金单耗、钢中氮的含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发展很快。1980年3~7月,武钢第二炼钢厂三座50吨转炉全部改造成了复吹转炉,并投入正式生产。近几年来,实现了转炉复吹微机自动控制、N_2—Ar切换,开发了多孔定向式供气砖及其分钢种复吹供气模型等技术进步项目,提高了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水平。现就第二炼钢厂提高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技术的发展实践简述如下。二、复吹转炉炼钢工艺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复吹转炉脱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延长吹炼前期温度在1 400~1 500℃的冶炼时间,实现钢—渣充分脱磷、前期双渣后进行少渣冶炼、出钢碳按0.15%~0.40%控制,实现了复吹转炉吹炼前期高效脱磷,为82B系列产品批量生产提供了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涟钢90t顶底复吹转炉炉渣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最佳的炉渣脱磷效果,炉渣碱度应控制在4.6左右,炉渣中w((FeO))控制在16%左右,炉温则控制在1680℃左右;通过对炉渣实际组成在CaO(MgO)-SiO2-FeO(MnO)伪三元相图中的变化途径与常见的转炉渣成渣路线进行比较发现,涟钢顶底复吹转炉冶炼造渣操作遵循的是ABC途径,即低氧化铁成渣路线,该路线主要适用于含磷、硫较低的生铁炼钢,通过分析讨论该成渣路线的利弊,提出一些优化该厂造渣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复合吹炼转炉炼钢工艺中脱磷反应工程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反应工程学原理,分析实验数据,提出了复吹转炉脱磷工艺具有四种不同渣钢接触方式。讨论了控制终渣氧化铁含量之因素。本文还提出了测定脱磷反应距黑律公式计算出平衡值的偏离度新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导出了偏离度与复吹转炉六个工艺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此方程揭示出复吹工艺之脱磷机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宁钢180 t复吹转炉单渣深脱磷工艺,根据实际铁水条件,确定转炉吹炼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等方面影响转炉脱磷效果的关键工艺参数,并优化出钢模式,将转炉冶炼SPHD钢的出钢磷含量稳定控制在150×10-6以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两座90t转炉顶底复吹效果和主要工艺阶段的钢水温降进行了测试,对冶金复吹效果和钢水过程温降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转炉操作提供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