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芯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康平和湖北襄樊产的两种玉米芯进行了原始成分分析,并分别用1%氢氧化钠、10%氨水、热水、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溶液、1%硫酸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成分测定,比较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玉米芯中纤维素、戊聚糖、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预处理玉米芯对活性翠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预处理玉米芯对活性翠蓝K-GL染料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的pH值、初始质量浓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玉米芯对活性翠蓝K-GL废水吸附处理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22h,初始质量浓度为1100.0mg/L、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实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木质纤维素类原料生物炼制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素原料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不能实现高效转化,其预处理技术作为高效转化的关键步骤,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研究的热点。通过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预处理手段,可使后续过程的转化效率提高。该文论述了国内外预处理研究近况,并对各种方法优劣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崭新的预处理方法——含氧类自由基氧化处理法,最后对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秸秆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梁斌 《安徽化工》2017,(6):22-25,28
秸秆的预处理是其木质纤维素发酵成乙醇的关键环节。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的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为秸秆工业化制取乙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秸秆预处理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锘 《化工时刊》2008,22(7):22-26
农作物秸秆组分结构特殊,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很难被酸和酶降解。解决了木质素的降解问题,就能提高秸秆的降解性能。研究开发适宜的预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降解木质素方法。通过预处理技术,使木质纤维素首先降解成简单成分,从而有利于随后的厌氧消化过程。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组分降解率的影响和污泥预处理方法的筛选,最终得出:最佳预处理方法为稀硫酸预处理法,处理条件如下:硫酸浓度:0.7%;处理温度:121℃;预处理时间:1h。  相似文献   

7.
玉米芯氨水预处理及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提高木质纤维素酶解转化率,文中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中温下采用氨水浸泡工艺处理原料,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对木质素脱除率和纤维素、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适预处理条件:氨水质量分数为15%、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6 g/mL、反应温度为60℃和预处理时间为12 h。该条件下纤维素、半纤维素回收率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94.5%,86.7%和48.1%;在每g葡聚糖加入30 FPU纤维素酶和60 CBUβ-葡萄糖苷酶条件下,酶解24 h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分别可达83.0%和81.6%。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芯为原料,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及超声预处理后,再用稀酸水解制备还原糖。重点考察了预处理温度、原料含水量以及超声作用时间对还原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最佳条件为:100℃,原料含水量 50%、 30 min、 15 MPa;超声预处理最佳条件为:59 kHz、 90 W、 20 min;采用质量分数为 1% 稀硫酸溶液对预处理样品进行水解,水解温度 160℃、 时间 40 min、 液固比50:1,以评价预处理的效果,两种预处理条件下对应的最大还原糖产率分别为 39.5% 和 38.4%,相比空白样品分别提高13.3和1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并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以玉米芯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MAC)为原料,利用专利技术通过对玉米芯中的纤维素进行改性,合成玉米芯改性纤维素絮凝剂,并对污水进行了处理。从处理的效果来看,当水体的pH值为8,絮凝剂投放量为35.5mg/100mL污水时,该絮凝剂对污水的COD去除率可达68%,絮凝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化学方法(稀硫酸、氢氧化钠、聚乙二醇-4000、曲拉通X-100)和物理方法(液氮超低温处理)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比较了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酶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液氮超低温处理的降解效率比较好,生成的糖最多。扫描电镜检测证明预处理后的秸秆物理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对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发酵产沼气能力比较的结果表明,液氮处理后的秸秆产沼气的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H2SO3、H2Cl2、H2O2对板栗苞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复合纤维素分解菌系MCI对其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测定板栗苞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板栗苞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和H2O2处理效果较好,而且以2%浓度的NaOH处理在处理效果与经济成本上最为适宜.经2%NaOH预处理后栗苞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别降解了 47.27%、69.26%、49.76%.  相似文献   

12.
13.
NaOH预处理对植物纤维素酶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NaOH预处理对植物纤维素酶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IR)对处理前后物料组成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对纤维素物料化学组成比例有很大影响;NaOH预处理后,物料中纤维素明显得到润胀,纤维素结晶指数降低,纤维素结晶区受到破坏,再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结晶指数有所增强;NaOH预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方法,经NaOH预处理后的物料更易于酶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碱对杂交狼尾草进行预处理,探讨碱预处理前后杂交狼尾草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利用固态化学预处理方法,研究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尿素对杂交狼尾草的预处理。并采用范式纤维洗涤法对碱预处理后杂交狼尾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碱预处理后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明显比预处理之前的低。Na OH预处理,Na OH质量分数为8%时,木质素含量最低,为5.28%;Ca(OH)2预处理,Ca(OH)2质量分数为2%时,木质素含量最低,为5.69%;氨水预处理,氨水质量分数为8%时,可使木质素含量最低,为5.12%;尿素预处理,尿素质量分数为6%时木质素含量最低,为4.38%。显然,采用6%尿素处理得到的木质素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将芒草秸秆粉碎,分别采用1%H_2SO_4、1%NaOH、蒸汽爆破(SE)、1%Tween-80和SE+1%Tween-80等5种方法对芒草秸秆粉末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纤维素复合酶进行酶解产糖,通过测定酶解上清液中六碳糖的含量来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芒草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E+1%Tween-80预处理,芒草酶解效率最高,可达74.45%,较未处理提高了3.75~11.79倍;采用1%H_2SO_4、1%NaOH、SE或1%Tween-80预处理,芒草酶解效率较未处理分别提高了0.55~3.24倍、2.52~5.60倍、1.30~5.97倍和0~0.96倍,其中1%Tween-80预处理对芒草秸秆的酶解几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实验对玉米芯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微波预处理-超声波碱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SDF得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微波预处理工艺超声波碱解法提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粉碎粒度60目,解吸剂比7∶1 m L/g,微波功率560 W,微波时间150 s,Na OH浓度0.8%,液料比30∶1 m L/g,超声波功率200 W,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5 min。该工艺条件下,SDF得率为4.75%。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采用微波预处理并结合碱解法,可有效提高玉米芯中SDF的超声波提取效率。微波预处理-超声波碱法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玉米芯SDF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对玉米芯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微波预处理-超声波碱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SDF得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微波预处理工艺超声波碱解法提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粉碎粒度60目,解吸剂比7∶1 m L/g,微波功率560 W,微波时间150 s,Na OH浓度0.8%,液料比30∶1 m L/g,超声波功率200 W,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5 min。该工艺条件下,SDF得率为4.75%。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采用微波预处理并结合碱解法,可有效提高玉米芯中SDF的超声波提取效率。微波预处理-超声波碱法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玉米芯SDF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木质纤维生物质原料的组分,综述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3种预处理方式在木质纤维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各预处理方式对原料和转化产物的影响,指出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憾及限制,最后对木质纤维生物质的预处理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类物质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废弃的农业秸秆为原料,结合厌氧发酵产氢,研究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酸解与氨解的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酸解更能提高利用纤维素类物质制取氢气的利用率,达52.4%,是氨解效果的1.5倍。  相似文献   

20.
《合成纤维》2016,(11):7-10
玉米芯纤维是以从玉米芯中提炼天然有机物时分离出的纤维素残渣作为原材料,以莱赛尔纤维的纺丝技术小试制造出的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对这种新纤维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其强度高于Lenzing公司的黏胶纤维,略低于国产和进口的莱赛尔纤维,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小试生产的玉米芯纤维的结晶度高于Lenzing公司的黏胶纤维和3家不同企业生产的莱赛尔纤维,取向度也很高,导致其断裂伸长率和标准回潮率低于上述对比纤维;初始模量高于对比纤维,说明进一步试制需要适当降低牵伸倍数,调整工艺,适当提高纤维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