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璃幕墙透光性好、视野好、外表美观,但面临更大的冲击风险。本文针对某汽车大楼工程项目,进行了玻璃幕墙的退层施工。对玻璃幕墙的安全性进行校验,构建了抗冲击性能分析模型,并将有限元方法和离散元方法结合,构建一种新的有限元离散分析方法。在试验过程中,对比分析了有限元离散方法和离散元方法的优劣。试验结果也充分表明,有限元离散分析方法的抗冲击过程分析更符合实际情况,本工程项目的检验结果也证实了玻璃幕墙退层施工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3种频域数字水印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丁盈盈  刘真 《包装工程》2011,32(5):103-107
阐述了离散傅里叶算法(DFT)、离散余弦算法(DCT)、离散小波变换算法(DWT)这3种常用的频域数字水印算法的原理,并分别采用不同算法对数字图像进行了水印嵌入,检测其峰值信噪比(PSNR)和相关系数(NC)的值,分析并比较了这3种算法的优缺点,证明了离散小波变换在频域算法中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谢酬  李震  李新武  许骥 《高技术通讯》2007,17(11):1136-1141
在对不规则网格中残差计算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离散数据的相位解缠的MST-Flood Fill方法,该方法利用Delaunay三角网连接离散数据,在每个三角形中计算残差值,通过最小跨越树(MST)算法建立正负残差平衡的最小生成树,利用Flood Fill算法绕过枝切线进行积分得到离散数据的解缠相位,从而实现离散数据的相位解缠.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的实验以及将所得结果与真实结果进行的比对显示,利用这种离散数据解缠方法得出的结果完全正确,而且有较高的解缠效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对于离散数据解缠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周亚训  金炜 《光电工程》2011,38(5):80-85,91
克服了传统数字水印方案在嵌入水印时要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一定修改从而导致嵌入水印图像质量下降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组合域内鲁棒的自适应零水印算法.算法首先对原始数字图像进行适当层次的离散小波变换,并对得到的小波逼近子图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然后依据待嵌入二值字符水印的大小和相应的系数差值要求自适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提出了一种验证基于状态估计的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可诊断性的方法。首先对离散事件系统的可诊断性进行形式化定义,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的可诊断性验证算法,进而推导出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可诊断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结合实际算例对该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分析。相比现有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无需各站点进行实时同步,仅要求在有限时延内各站点间能进行通信即可,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考虑制造工艺要求,将所有设计变量均视为离散变量,包括一般离散变量和伪离散变量,并就这两种情况下状态产生函数的设计原理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将模拟退火算法用于离散变量函数优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离散变量函数优化的新方法。行星齿轮传动中各齿轮的齿数受传动比条件、同轴条件和装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任意取值,齿轮的模数也要受国家标准的制约只能取一些离散值,用以数学规划理论为基础的经典约束优化方法求解效果很差,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方法则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粉体物料在进行离散元模拟前需要通过参数标定过程来获得精确的离散元仿真参数,现有的参数标定多以静态休止角作为单一的响应值,并不能充分体现粉体的真实性能。为了提高钛白粉离散元仿真参数的精度,选取钛白粉的静态休止角和动态休止角作为宏观响应指标,使用自制的测定装置测得钛白粉的静态和动态休止角的平均值;根据颗粒的尺寸相似原则和减小刚度原理对钛白粉颗粒的粒径和切变模量进行简化,并建立离散元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试验排除部分对休止角影响较小的离散元仿真参数;应用Box-Behnken试验分别建立静态和动态休止角的二阶回归方程,以实际测定的休止角为目标值对2个回归方程进行寻优求解,获得最优的离散元仿真参数组合;对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实验验证,实现对钛白粉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结果表明:当钛白粉-钛白粉静摩擦系数为0.51,滚动摩擦系数为0.29,钛白粉-不锈钢静摩擦系数为0.62,滚动摩擦系数为0.17时,钛白粉的离散元仿真参数值组合最优;仿真得到的静态和动态休止角分别为40.4°、 66.2°,与实际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22%、 1.07%。  相似文献   

8.
叶继红  张梅 《工程力学》2019,36(7):30-37,47
该文提出离散元塑性区法,即将任意2个球元的接触截面划分成若干小面积,通过各小面积的应力状态描述整个截面的塑性发展过程,较离散元塑性铰法更精确。该文推导了杆系离散元截面应变增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截面在三维应力-应变状态下的结构弹塑性本构方程、加卸载准则、截面内力积分公式以及计算分析流程。离散元弹塑性屈曲分析的追踪策略与弹性屈曲分析完全相同,即仍采用离散元力控制法或位移控制法。采用Fortran语言自编程序对若干单层网壳结构算例进行弹塑性屈曲分析,验证了离散元塑性区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拓宽了离散单元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为结构分析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三维激光切割加工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离散技术的三维激光切割路径生成预处理算法,该算法采用弦线和切线对切割路径进行等误差离散,并对基于ACIS开发平台的切割曲线离散型值点及其法矢量计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制造运营管理MOM是智能工厂的核心系统,负责生产制造环节人机料法环测业务的管理,支持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我国离散制造业的MOM工业软件一直存在平台化程度低、定制化程度高、缺少规模化供应商、实施成功率低等诸多问题,导致MOM对离散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难以形成有力且可持续的支撑。本文回顾了离散制造业MOM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结合我国离散制造业的特点分析了当前离散制造业MOM发展的主要壁垒和技术难点,并对MOM工业软件未来的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粉末注射成形的离散元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粉末注射成形离散元颗粒模型,将粉末离散相不再简化为连续相,而是处理为符合牛顿定律、具有相互作用的颗粒模型,用平行黏结模型近似模拟黏性液桥。将蜡基黏结剂与17-4ph不锈钢粉末经过混料和注射成型得到标准拉伸样和弯曲样注射坯,并进行了单轴拉伸和三点弯曲实验。将实验结果与离散元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裂纹形态、位置和力-位移曲线具有一致性,验证了离散元颗粒模型的可靠性,校核了离散元颗粒模型的微观参数。  相似文献   

12.
地震作用下主动减震结构的时滞离散最优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潘颖  王超  蔡国平 《工程力学》2004,21(2):88-94
对地震作用下线性时滞结构的离散最优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按时滞量为采样周期的整数倍和非整数倍两种情况,将时滞连续控制系统离散为形式上不包含时滞的标准离散形式,采用连续时间形式的性能指标函数,按照离散最优控制方法进行控制设计。所得出的控制律表达式中,除了含有当前的状态反馈外,还包含有前若干步控制项的组合。最后结合一个三自由度建筑结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算法中采用连续时间形式的性能指标函数优于离散形式的性能指标函数,此方法易于保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而且可以看到,控制系统的时滞量并非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13.
合理准确地再现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对爆破模拟及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置人工节理,将模型进行预先离散,在离散元程序3DEC中实现了半无限介质中爆破模拟,包括从炮孔扩张、裂隙发展、岩块飞散到爆堆成型的全过程。讨论了爆炸荷载简化、施加方式和离散方法等对岩石爆破破碎、抛掷及爆堆形成过程的影响。其中对人工节理的倾角和分布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优化人工节理方向,使得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将爆破块度与岩体离散化结合,提出考虑爆破块度的3DEC人工离散方法,提高了模拟结果的精度。采用该模型与现场试验进行比较,模拟得到的漏斗底半径及深度与试验结果相符。并且该模型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为爆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状态下304不锈钢的里氏硬度分布、超声回波信号、显微组织等进行研究,阐明了里氏硬度离散率、超声波频谱分布等指标与材料劣化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运用D-S证据理论将多指标信息融合后,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正常固溶处理的304不锈钢的硬度离散率小于1.5%,而当材料劣化时,其硬度离散率会显著增大,且超声回波信号的频谱能量分布特征也存在显著变化;采用D-S证据理论对里氏硬度离散率、超声回波的低频能量下降比和高频能量下降比3个指标进行融合,可有效解决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冲突问题,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现场快速评价结果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冀卓  王湛 《工程力学》2008,25(5):32-38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包括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的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拓扑变量并修改被删除杆件的材料弹性模量,提出了一个受多工况荷载作用,能同时考虑应力、稳定及位移等约束的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统一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但能同时适用于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等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而且还能解决奇异最优解问题。结合上述统一数学模型和遗传算法,给出了求解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优化方法。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可有效、方便地对桁架结构、框架结构等离散型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离散Kirchhoff薄板单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中将用于建立离散Kirchhoff单元的泛函分为三部分,分别用应变第一不变量、绕Z轴的转动偶和有关的单元边界上的积分来表达,并阐明了各部分的作用。其中单元的收敛性质完全由第一、三部分所决定,而第二部分则控制了单元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文中建议了一种提高离散Kirchhoff单元精度的新方法,并由此推导了一个任意四边形离散Kirchhoff单元。计算表明,本文的改进单元与原来的离散Kirchhoff单元及其改进型相比,计算精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础频率响应的离散时间有理近似是构建基础振动分析的时域递归算法的起点,离散时间有理近似的稳定性和精度决定时域递归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该文采用双线性变换法从基础频响的连续时间有理近似获得离散时间有理近似,避免离散和连续时间频率相等情况下由于离散时间有理近似的周期性而产生的高频尾部丢失和混叠现象,保证离散和连续时间有理近似的稳定性和精度一致。基于部分分式展开,获得的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分别实现为直接型和并联型时域递归公式。通过分析几个典型基础振动问题并与Wu-Lee集中参数模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双线性变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离散制造车间的物联网系统,可以为整个车间的制造提供数据支撑,降低信息设备运行过程当中的不兼容现象,提高远程指导的控制效率。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对这种信息采集方式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全面提升信息维护的系统性,对各个离散车间的生产进行优化安排,提高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基于此,该文主要从离散制造车间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内容入手,分析物联网体系在目前离散制造车间当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高数据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混合离散变量模拟退火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基于海洋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变量为离散型和连续型的混合离散变量的情况,探讨了一种优化设计问题的方法———混合离散模拟退火法.该方法相对常规模拟退火方法有一定改进并且针对混合离散变量进行了特定处理.实际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海洋工程优化设计中,其结果不需圆整,而且其解题可靠性和效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性能的离散单元法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伟良  方韬 《工程力学》2005,22(4):67-73
离散单元法是模拟结构破坏的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节点单元和考虑混凝土的非线性对矩形离散单元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改进后离散单元模型的破坏准则和基本方程以及弹簧系数等计算参数的确定;改进后的模型采用了双链表技术,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对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离散单元法可以有效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