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受拉区加固后的组合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没有对其受压区相对界限高度系数进行说明,对影响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后相对界限高度系数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为了方便计算,提出了简化运算公式,并与不同的计算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后相对界限高度系数可按照本文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进行运算,且能充分保证构件不发生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2.
采用接近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实际受力情况的基本假定,对T形截面延性进行了分析,推导了较为精确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研究了截面几何尺寸的变化对T形截面梁延性的影响,并与矩形截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7根加载角度不同的框架柱在低周往复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实验,研究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的延性性能和刚度退化.分析了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利用能量等效法对不同加载角度的框架柱的延性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的滞回曲线与正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滞回曲线在形状上并无明显差异,随着加载角度增大,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的延性系数有降低趋势.低周往复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所有矩形截面框架柱的破坏均为剪切脆性破坏,应加强其抗震性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出了3种支对称异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N-Mx-My相关曲线的基础上,用约束方程来逼近这些相关曲线,并引入反映截面尺寸对相关曲线影响的修正系数,通过约束方程可以把异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转化为单向偏心受压构件来计算。该约束方程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应用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既可用于截面设计又可用于截面复核。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出了3种等肢对称异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N-Mx-My相关曲线的基础上,用约束方程来逼近这些相关曲线,并引入反映截面尺寸对相关曲线影响的修正系数.通过约束方程可以把异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转化为单向偏心受压构件来计算.该约束方程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应用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既可用于截面设计又可用于截面复核.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凝土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并考虑受压钢筋的影响,推导出CFRP粘贴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讨论CFRP加固量、配筋率等因素对梁截面曲率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环形截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高耸结构截面延性系数的精确计算公式。提出延性系数和预应力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周边均匀配筋的环形截面的受力特点和平截面假定,应用规范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常用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环形截面部分预应力压弯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系数计算.结果 提出了部分预应力压弯构件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延性系数和预应力度的关系曲线,为构件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了参考.结论 通过实例计算可以看出,随着预应力度的增加构件的延性系数降低很快,因此在进行部分预应力构件设计时,延性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根据T形截面的特点,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抗裂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正截面抗裂的计算公式,并对计算公式中的钢纤维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上升段与下降段均为线性的混凝土拉伸软化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平面假设推导出了素混凝土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弯矩与截面塑性发展深度的关系,得到了混凝土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截面塑性发展深度越小,塑性影响系数也越小.  相似文献   

10.
对箱形截面铝合金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承栽力进行了参数分析,建议截面影响系数η对于弱硬化合金和强硬化合金均取为0.7,这样可使相关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截面特征相容的曲面约束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点云中重建高品质的曲面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截面特征相容的曲面重构方法.该方法将由点云切片获取的截面曲线分层次表达为直线、圆弧、B样条等基本曲线元和特征点的集合,并基于曲线微分几何属性,建立截面曲线特征点对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并确定其初始对应关系,以曲线元特征匹配准则优化对应,逐步确立截面曲线间的特征对应关系,将特征对应关系映射为参数对应即可利用成熟算法逼近生成蒙皮曲面.实例表明,该算法获取的曲面模型不但满足精度和光顺性要求,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原始物理样件所蕴含的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2.
长肢一字形截面柱极限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肢一字形截面柱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和假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六组构件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轴压比和墙肢截面高厚比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特征提取是逆向工程的重要步骤,其中截面线特征点的弱化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用离散曲率法提取特征点,曲率表达式包含了高斯核函数曲线,选用了合适的离散尺度因子.根据一阶和二阶离散曲率曲线的局部极值点,确定出截面线特征点集,进行特征点的融合,输出最终的截面线特征点集.通过与文献算法的输出进行比较,表明本算法提取的截面线特征点不容易有漏检和误检,能最大限度地与原有形状特征元保持一致.仿真输出实例证实了本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实际织物入手,选取斜纹织物,对其进行切片试验,在Keyence数字式三维测量显微系统下观测斜纹织物中经纬纱线的真实截面形态,并测得屈曲波高、一个完全组织循环的宽度、屈曲长度等数据,计算织物的几何结构相等参数,建立斜纹织物几何结构模型,分析各参数间的几何关系,得到织物结构参数的估算值,与所测得的对应的结构参数值进行比较,根据差异率的大小,得到相对准确的织物几何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分段多点成形技术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企业在成形设备的初投资及大型板类件的成形问题,在深入研究分段多点成形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成功地模拟了分段多点成形过程。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NURBS)完成了分段成形的关键环节———过渡区的协调设计,通过三维软件CATIA设计合理过渡区形状以消除板料的波浪形曲面缺陷,提高了工件的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ng CAD model froman existing part is reverse engineering,composed of foursteps ,digitizing,data processing,feature extraction, CAD model reconstruction[1].Feature extractio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researchinthe past .Byfeature extraction,laser scanning point data of anexisting part is divid-ed.Based on the piecewise point data ,feature type is detected. Feature extraction has two key technologies :feature segmentation and feature classification.Fe…  相似文献   

17.
依据GB/T13752-99《截式起重机设计规范》,提出影响塔式起重机吊臂截面高宽比的参数,通过实例说明了在以往塔式起重机吊臂设计中采用的计算公式:H=Blox/2loy√A/A1对于轴心受压构件是恰当的,而对于偏心受压构件存在较大误差。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即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双向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稳定性来确定截面的高度,这种方法能够使计算中的受力分析更加符合实际工况,因而使设计的塔式起重机吊臂结构优、材料省、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8.
大圆框分条整经机上轴张力随经轴卷取直径的增大而逐步增大,当大圆框上丝线卷绕高度不大时,上轴张力增大值也不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置弹簧换热管在强化传热过程中产生较大阻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插入分段式弹簧的方法,并通过Fluent软件对内置不同长度的弹簧换热管某一截面处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取每段弹簧的长度分别为50 mm、100 mm、150 mm、200 mm,得到了在内置不同长度弹簧的换热管内某一截面处的速度场;然后分别取不同丝径和圈径的分段式弹簧,对换热管内某一截面的流体径向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弹簧的丝径与圈径对强化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换热管两端插入分段式弹簧使得管内流体径向速度提高了2~3倍,加快了管内壁区域流体的流动,使得边界层变薄,不仅加强了边界层流体的扰动,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体流动的阻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在雷诺数相同时,内置分段式弹簧换热管相对于光管Nu数提高了2~4倍;随着丝径和圈径的增大,强化传热效率得到提高而流动阻力随着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直接切片截面曲边环域描述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了曲线与扫描线求交研究 ,给出了相应的光栅扫描填充算法 .将此算法应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系统 ,提高了数据描述精度 ,减小了文件尺寸 ,提高了后续处理算法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