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细金属一高分子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地使用了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为300nm左右的苯乙烯(Styrene)/丙烯酸(Acrylicacid)共聚小球。首次报道通过紫外射线辐照方法使吸附在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小球表面的钴离子还原,进而使高分子球外表面包覆一层超细金属Co粒子。采用XRD、TEM等对其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超细金属-高分子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功地使用了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为30 0nm左右的苯乙烯 (Styrene) /丙烯酸 (Acrylicacid)共聚小球。首次报道通过紫外射线辐照方法使吸附在苯乙烯 /丙烯酸共聚小球表面的钴离子还原 ,进而使高分子球外表面包覆一层超细金属Co粒子。采用XRD、TEM等对其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微球,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在水相中还原硝酸银,银纳米粒子原位还原沉积到微球表面。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微球的相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检测苯乙烯/丙烯酸载银微球的抑菌性能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载银微球具有形态规整的球形结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载银微球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无皂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纳)(PBA/AANa)齐聚物并以此为乳化剂合成了新型无皂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PS(St/BA)共聚乳液。结果表明,该乳液稳定性高,乳液涂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透明性和耐水性能明显优于普通乳液涂料。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微球以及苯乙烯与丙烯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二元、三元共聚微球,并讨论了聚合条件对粒径的影响。研究发展,乳化剂的用量1单体及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以及共聚组份的不同都显著地影响粒径尺寸大小。对共聚微球中交联点和羧基的分布的研究表明,用控制共聚单体的滴加方式可以得到交联点和羧基分布均匀的功能性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散聚合法,以乙醇、水为分散介质,苯乙烯为共聚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AIBN为引发剂,丙烯酸(AA)为功能共聚单体,制备了粒径为100—1000nm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研究醇水比、分散剂、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分析微球表面形貌、粒径分布、表面羧基含量,结果表明,胶体晶体是面心立方密排结构,微球单分散性好,表面光滑,球形度好,表面羧基含量最高可达到0.206mmol/g。同时,用垂直沉积法制备出较大范围内呈现高度有序的密排结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  相似文献   

7.
表面含羧基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 e3O4纳米微粒,并对F e3O4微球表面进行改性,以磁性F e3O4为核,通过苯乙烯和丙烯酸的乳液共聚,制备了粒径均匀、以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为壳、表面含有一定羧基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复合微球。测定了此微球的形态、结构和粒径,探讨了聚合单体、乳化剂等因素对微球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钠基蒙脱土,得到有机蒙脱土(OMMT),分别以亲水性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酸酯)/OMMT/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亲水单体种类及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中蒙脱土片层处于剥离状态无规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使用HEMA制得的聚(苯乙烯-丙烯酸酯)/OMMT/SiO2纳米复合材料耐热性能优于MA和AA,适量的HEMA可以提高复合材料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载体茂锆催化剂与乙烯/α-烯烃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联聚(苯乙烯-丙烯酰胺)(SAA)为载体,合成了一类新的聚合物载体催化剂——Zr/MAO/SAA,催化剂的IR分析表明,SAA与甲基铝氧烷(MAO)有两种可能的连接方式,即N→MAO,O→MAO。乙烯/α-烯烃的共聚实验结果表明,该载体催化剂使辛烯有较强的共聚作用,而对癸烯的共聚能力较弱。使用DSC方法对不同辛烯含量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散聚合法,以Mn-Zn铁磁体为磁铁,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为高分子壳层,合成了表面带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通过比较微球与有机试剂(酚/氯仿)纯化分离质粒DNA的效果,得出结论:前者具有安全、低耗、快速、高效及不接触有毒试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高粘原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自制的降粘剂单体(丙烯酸高级酯)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新型的高粘原油降粘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MS)三元共聚物,研究了降粘剂合成工艺以及降粘剂的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与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烯丙基荧光素为荧光染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两种粒径均一、表面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羧基化共聚荧光微球单分散性好、荧光性能好且稳定,表面成功引入了羧基;聚合在共聚荧光微球中的荧光素与烯丙基荧光素性质一致,证实了共聚荧光微球和烯丙基荧光素在乙醇和甲苯中具有不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3.
铕-乙酰丙酮-丙烯酸配合物及其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三异丙氧基铕与乙酰丙酮、丙烯酸合成铕-乙酰丙酮-丙烯酸配合物[Eu(acac)2AA],将其与苯乙烯共聚制得共聚物(Eu-CO-PS)。用元素分析、IR、UV、DMTA和荧光光谱表征其结构与性质,表明共聚物(EU-CO-PS)是发光性较强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4.
程时远  纪庆绪 《功能材料》1992,23(4):211-216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的无皂乳液共聚体系中,分别加入少量离子型单体W一十一烯酸钠(SUA)、烯丙磺酸钠(NaAS)进行共聚,合成出分散均匀、“清洁”胶乳粒子。用离子交换—电导滴定鉴定粒子表面基团,讨论了影响粒子表面性质的各种因素。由SUA共聚制备的无皂胶乳,粒子表面均有强酸及弱酸两种基团,而由NaAS参加共聚制备出的胶乳微球,基团种类則与引发剂K_2S_2O_8浓度有关。离子基团浓度主要受共聚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离子强度以及单体配比所决定。透射电镜表明微球大小均一。  相似文献   

15.
二氧五五加料方式对共聚甲醛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DSC、裂解气相色谱及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合唱地的加料方式,对以二氧五环为共单体的共聚甲醛的的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与热碱稳定性、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特殊加料方式(B)所得共聚甲醛的热碱稳定性及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比普通加料方式(A)的高出3.6%及0.71kgcm/cm^2,且前一种共聚醛所形成的球晶明显小于后者,说明B为一种较好的聚合加料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用DSC、裂解气相色谱及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合时的加料方式,对以二氧五环为共单体的共聚甲醛的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与热碱稳定性、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特殊加料方式(B)所得共聚甲醛的热碱稳定性及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比普通加料方式(A)的高出3.6%及0.71kgcm/cm2,且前一种共聚甲醛所形成的球晶明显小于后者,说明B为一种较好的聚合加料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氧杂环茂钛催化剂用于苯乙烯间规均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茂基三(四氢呋喃甲氧基)钛的合成。研究了cat/MAO(甲基铝氧烷)催化体系对苯乙烯的均聚合。考察了温度、苯乙烯浓度、Al/Ti摩尔比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使苯乙烯最有效均聚合的温度为65℃,在研究的研究的温度范围(30℃ ̄70℃)内,随温度升高聚合物的间规指数增大,但分子量有所降低,提高苯乙烯的浓度有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以及Ai/Ti比会严重影响聚合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N-对本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膜的动态接触角(DCA),得出表面的极性顺序为copolymerI〈copolymerⅡ〈copolymerⅢ。这与其共聚单体的侧基的极性顺序一致,另外,将马来酸酐与苯乙烯共聚物与5种不同取代芳胺进行氨解反应,成膜后用DCA法并结合ESCA测定膜的表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氨解产物在DMF中成膜后,膜表面N/C含量比明显高于本体,由  相似文献   

19.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反应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微米级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不同聚合条件下,产物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比值增大,粒子平均粒径和分布都减小;分散剂用量增加,粒子平均粒径减小,分布变窄;增加引发剂用量或提高温度,粒子平均粒径增大,分布变宽;随着乙醇/水比值增大,粒子平均粒径增大,分布有个极小值。  相似文献   

20.
以两亲聚合物为乳化剂研制高固含量乳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P(VAC/AANa)两亲聚合物,并以此为乳化剂合成了新型无皂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P(VAC/BA)共聚乳液。结果表明,该乳液固含量高,稳定性好,为接性能强,其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常规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