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蟒河天然来水量较小,再加上蟒河口水库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多条断层是潜在的危险渗漏通道,故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蟒河口水库大规模的渗漏发生.根据防渗方案和地质参数建立了蟒河口水库近坝址区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多种工况的渗流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蟒河口近坝址区在仅有大坝防渗的情况下每年的渗漏量巨大,无法满足工程开发任务要求的蓄水量.设置灌浆帷幕和防渗面板措施处理以后,近坝区每年的渗漏量比仅有大坝防渗时大约可以减小880万m3,且采用帷幕防渗措施以后,库区岩体内浸润线的空间位置有所降低,沿帷幕线上下游断面的水头差增大,说明防渗设计方案较为合理有效.在防渗措施和上游水位相同的情况下,下游水位越低渗漏量越大;在防渗措施和下游水位相同的情况下,上游水位越高近坝区渗漏量增加很快,表明渗漏量对上游水位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
王玮  钱会 《人民黄河》2006,28(8):48-49
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渗流模型,并采用水平径流障碍模块对黑河水库灌浆帷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应对现有的灌浆帷幕进行补灌,使未达标地段的地层单位吸水率降低至要求值,以确保单薄山梁在高水位作用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某拟建的大型水库左岸分布深厚的第四系砂卵砾石层,几乎全部覆盖。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该库区进行渗流状态模拟分析,了解库区的渗流、渗漏状况,对影响渗漏的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形成稳定渗流场后,水库的年渗漏量约为2 000万~3 000万m3,坝下游河谷左岸表面有超过允许水力坡降的区域存在,宜采取反滤处理措施;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左坝肩帷幕灌浆长度与水库渗漏量分别呈正、反比例关系,封闭式帷幕的渗透系数对水库渗漏影响显著;在库区做尽可能长的帷幕灌浆,对于减少水库渗漏、降低下游溢出水力坡降均有益,其最优长度需结合经济指标、工期等因素综合衡量。  相似文献   

4.
重点论述了庞庄水库除险加固帷幕灌浆工程中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对规范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灌浆方法作了详细的优缺点总结,使两种灌浆方法的长处融为一体,进行了综合性灌浆方法试验,帷幕效果明显,灌浆前后同水位渗漏量对比减少7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老旧水库大坝工程的防渗加固施工技术,文章结合红旗水库实际情况,立足该水库的现状,通过方案对比,选择混凝土心墙+帷幕灌浆方案防渗加固效果最佳,防渗加固后下游坝脚地面出逸坡降及渗流量都大为降低,浸润线也大幅降低,加固后大坝的渗流稳定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得以有效验证,可为同类工程的防渗加固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莲花大坝防渗帷幕施工包括右岸(长50m)岸幕,大坝帷幕总长1079.503m。1178个固结孔灌浆量为8068m;750个帷幕孔灌浆量为18724m。水泥总耗约510t。左岸与二项帷幕衔接。灌浆后检查,大坝下游坝基无明显渗漏通信。这说明帷幕灌浆质量是比较好的,帷幕作用有效。目前,蓄水位211.41m,距正常高水位还差6m多,帷幕效果还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盘石头水库右岸单薄山体在水头高、渗漏强、流速大等特点下的渗漏问题,采用勘察、试验、理论分析及实践结合的方法,查明了水库的地质条件和渗漏原因。对山体渗透程度进行了分级,推导了防渗帷幕的渗漏底界边线,合理地设置了防渗幕体位置。通过生产性灌浆试验,优化了部分灌浆工艺和参数,采用综合压力法及复合浓浆法进行灌浆,保证了单薄岩体的稳定和水库在高水头压力作用下流速大、漏水、漏浆严重段的灌浆问题,使得设计封闭式帷幕能够成功地闭合,有效地解决了盘石头水库的渗漏问题,保证了泄洪洞的安全运行及水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土石坝帷幕灌浆的渗控效果,了解加固后渗压水位的变化规律,针对某黏土心墙坝,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3年来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坝体渗流场的主要因素是库水位、降雨及时效;往背水方向,库水位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而降雨及时效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有限元计算表明:全封闭式帷幕灌浆使大坝渗漏量减小了37.6%,而悬挂式帷幕灌浆只减小了10.7%,全封闭式帷幕灌浆的渗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颜建  陈贫元 《吉林水利》2010,(11):39-40,43
帷幕灌浆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介绍连云港小塔山水库主坝溢洪闸闸基弱风化岩岩基地质条件下,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灌浆效果检测方法。最终透水率试验证明:在岩石基础上,为防止闸基发生渗透破坏以及减少闸基渗漏量,充分发挥水库的调洪、灌溉等效益,帷幕灌浆法是一种既经济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大黑汀水库被水利部列为病险库,在随后开始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对水库大坝基础廊道进行了帷幕灌浆。施工后,扬压水位稳中有降,大坝基础渗漏量和基础析出物明显减少,水库大坝运行工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水底山水库右坝肩局部存在中等透水的节理发育带,右坝肩及下游存在渗流破坏风险。为了合理评价水库渗控措施的效果,通过建立水底山库区整体三维渗流模型,开展了天然状态与运行期稳定渗流模拟,优化了岩土层渗透系数,分析了库区渗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防渗帷幕阻水和排水孔幕降压的联合作用下,坝基下游侧扬压力显著降低,同时,帷幕灌浆降低了右坝肩局部地下水位,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节理发育带渗漏,水库总体渗流量较小,表明工程防排水体系布置合理,对右岸节理发育带渗漏形成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12.
在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施工中,帷幕灌浆技术是处理坝基以及坝肩渗漏的主要措施,运用帷幕灌浆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坝基渗漏、降低渗透水对坝基的扬压力,保证坝基以及坝肩的渗透稳定。思南县关田沟水库属小(2)型水库,由于渗透等原因,使灌溉面积大减。文章阐述了该水库除险加固的主要部件。重点叙述了帷幕灌浆技术在对坝基渗透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水位持续提升,第一溢洪道地质条件复杂,管理部门拟启动第一溢洪道改建工作,其中渗控方案由一道帷幕灌浆和两道排水构成。本文拟分析不同渗控方案对第一溢洪道的结构安全影响及渗漏水量损失,对第一溢洪道进行整体三维数值模拟,分别开展汛限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与两种不同帷幕灌浆渗透率和四种排水情况的交叉试验,根据结果数据和切片云图,分析溢洪道总渗漏量、渗流场、扬压力场的变化趋势,以及帷幕灌浆和排水系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原设计渗透方案效果较为明显,但帷幕灌浆渗透率敏感度较低,可考虑由3LU放宽为5LU,第2道排水系统敏感度较高,建议布置水平排水管段实现纵横向联通并加强该部位水位监测。研究成果可为密云水库第一溢洪道改建工作的渗控方案下一步细化设计和监测方案提供优化建议,也可为今后类似溢洪道工程的渗控方案设计和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塔山水库渗漏加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法的介绍,分析了渗漏的成因,以及采用帷幕灌浆和充填式灌浆进行处理的方案,对今后水库防渗漏处理具有较好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防渗帷幕是堤坝中最常见的防渗处理措施,其施工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施工后完全位于地下,因此对防渗帷幕这一隐蔽性工程的灌浆效果评价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帷幕灌浆效果进行了评价。文中首先利用压水试验对帷幕断面灌浆后的透水性进行评价;然后利用室内试验对坝基材料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在压水试验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分别就帷幕灌浆后的渗透性和局部贯通性缺陷对渗漏量及水力比降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帷幕灌浆后,当渗透性低至一定程度时,帷幕渗透性的降低对大坝浸润线和水力比降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大坝的渗漏量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当帷幕中有贯通的缺陷时,缺陷处水力比降虽较大,但坝基材料颗粒级配良好,所以不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本实例研究给帷幕灌浆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防渗帷幕是堤坝中最常见的防渗处理措施,施工后完全位于地下,其施工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防渗帷幕这一隐蔽性工程的灌浆效果评价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利用压水试验对帷幕断面灌浆后的透水性进行评价;然后利用室内试验对坝基材料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在压水试验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分别就帷幕灌浆后的渗透性和局部贯通性缺陷对渗漏量及水力比降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帷幕灌浆后,当渗透性低至一定程度时,帷幕渗透性的降低对大坝浸润线和水力比降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大坝的渗漏量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当帷幕中有贯通的缺陷时,缺陷处水力比降虽较大,但坝基材料颗粒级配良好,所以不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引用西岁兴水库帷幕灌浆施工情况,从灌浆设施布置、灌浆工艺性试验、帷幕灌浆方法、质量检查等方面简要阐述了水库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经过对水库坝体长期观察,其渗流情况得到了改善,下游渗流积水明显减少,表面帷幕灌浆可以有效堵塞坝基内的渗流通道,提高坝体抗渗能力,达到稳定坝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帷幕灌浆在上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防渗施工中,不但工程防渗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工程造价低,说明了帷幕灌浆是处理小型水库大坝渗漏的优选方案。针对上曹水库除险加固大坝渗漏问题,本文提出优先考虑采用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西霞院水库坝下地下水位抬升帷幕灌浆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霞院水库下闸蓄水后,当水库水位蓄至设计水位时,两岸坝下区域均出现冒水、裂缝,局部地面出现沉陷,原因是两岸沙卵石层产生较强的渗漏而使坝下区域地下水位有较大抬升。通过在两岸延续原来的防渗墙截断水流通道,对右岸堡子冲沟交通桥下沙砾石层进行帷幕灌浆。论述了帷幕灌浆施工处理方法,并对施工结果进行了检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时平均注灰量较大,说明地层的可灌性较好,地层的孔隙得到了充分灌注;两个序孔间递减趋势明显,说明地层在逐渐加密的施工工艺下得到了充分充填;检查孔透水率与灌浆前透水率相比,有显著降低,灌浆后全孔平均透水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度为230.5 m,为超高型的面板堆石坝,高度接近目前世界最高的同类坝型。本文依据高面板堆石坝渗流控制设计原则,对坝体进行了分区设计,提出了坝体混合料和全爆破料两种分区方案。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全面分析了坝体坝基的渗流场状况。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上游水头由面板、趾板、高趾墩、坝基帷幕承担,渗控系统发挥了良好作用,面板及各填筑分区水力梯度均小于破坏水力梯度;全爆破料方案的坝体填筑料的最大水力梯度小于混合坝料方案,但是面板的防渗负荷相对较大;在面板发生整体渗漏的极端情况下,坝内浸润线和下游溢出高程升高的程度有限,但是极可能发生渗透破坏;坝基灌浆帷幕减少两岸渗漏的作用明显,河床和两坝肩渗漏量很小,绕坝渗流并不明显,受到右岸单薄山梁影响,右岸渗漏量略大于左岸。本文成果可供相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