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现浇楼板裂缝检测方法、楼板承载力计算,并对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现浇楼板产生裂缝后,如何正确对待及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质量通病中楼板裂缝是其中主要一项,既影响了整体装饰的美观,又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是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崇金玲 《工程质量》2012,(Z2):83-88
提出了合理的现浇楼板裂缝检测鉴定的系统方法和思路,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通过施工资料核查、现场调查及现场结构检测、试验,结合楼板结构验算,对楼板裂缝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详细的检测鉴定,为如何正确科学的处理裂缝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为如何预防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的研究为今后此类项目研究技术的积累和提高做出贡献,为类似项目实践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现象越来越多,本文着重从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设计、材料和施工3个方面分析厂房工程和宿舍工程的现浇楼板开裂原因,并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及处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郭玉礼 《中州建设》2002,(11):56-56
我国民用建筑的楼、屋面板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并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由于板缝灌浆质量原因,板缝开裂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引起用户不满和投诉;并由于抗震和防水等原因,近十多年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少省市已规定住宅工程楼、屋面板必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7.
温建伟 《山西建筑》2002,28(8):22-23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大面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因种种原因产生的裂缝,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安全。从材料、设计到施工对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大面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了符合实际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建筑工程中预制多孔板的应用越来越少,采用现浇楼板的越来越多,无疑给住宅工程增大了保险系数,抗震能力提高,住户安全感增加,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汶川地震更说明了这点。但是在工程竣工后由于现浇板产生裂缝也带来一片怨声,尤其是房屋产权归属个人后,小小裂缝确实影响到其使用功能及美观,用户与房产商矛盾纠纷增加。研究、设计和施工人员都从各个不同层面采取措施,力图克服乃至消除这一通病。微据多年实践,认为关键是施工过程。过程控制是保证,只要抓住这一点.裂缝是可以控制、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田宇 《山西建筑》2003,29(10):58-59
结合一幢砖混结构宿舍楼现浇楼板裂缝实例 ,分析了该种结构现浇板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红献 《建设监理》2008,(2):51-52,59
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混凝土材料性能、设计、施工操作方面分析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在设计和施工材料、环境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防治措施,并总结了楼板裂缝补强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倪浩群 《建筑施工》2022,44(1):53-56
以上海地区某新建保障房项目保温地坪出现大面积裂缝为例,通过对设计构造、施工情况及现场勘查的阐述,全面系统地分析导致地坪出现裂缝的原因,提出水泥基自流平砂浆面层的处置措施,使工程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并为类似情况的处置提供建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杰 《城市建筑》2014,(32):211-211
近年来,附有地下室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结构形式层出不穷,但有些建筑物地下室因裂缝导致漏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耐久性。本文以广州市某在建项目工程为例,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汤雪军 《建筑施工》2010,32(3):232-235
某超高层建筑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一年后,出现了因各类不同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因此,主要从施工操作方面来剖析各种裂缝的成因,探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某工程地下室局部构件(柱、墙和板)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和变形,现场对3个区域进行了相关检测,并通过验算地下室抗浮承载力计算,分析构件裂缝成因,提出裂缝的处理意见,为类似工程的检测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青 《建筑施工》2005,27(8):60-61
结合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技术标准,对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所产生的应力裂缝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杨林 《中外建筑》2009,(8):177-179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裂缝分布情况,系统地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裂缝加固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勇 《安徽建筑》2013,(5):82-83
因设计的考虑不足和施工中的缺陷而引起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下挠、裂缝等质量问题(事故)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施工质量缺陷,文章主要就该类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解决此类问题给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陆汉时  黄辉 《建筑施工》2013,35(8):723-725
地下室上浮事故时有出现,特别是大面积未竣工的地下室极易发生不均匀上浮,其后果往往会造成结构受损和重大经济损失。针对地下室上浮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不同类型地下室上浮现象采取的一些处理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地下室工程上浮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根据现浇板裂缝分布情况,详细分析其产生的可能原因,依据笔者多年施工管理经验,提出裂缝处理方法,并从设计、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