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会稽山 《新食品》2005,(18):35-35
绍兴黄酒俗称“老酒”,素有越陈越香、越陈越醇之说。  相似文献   

2.
傅建伟 《中国酒》2006,(11):56-57
假如,能对日本市民进行一下民调,你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且耐人寻味的事实:日本人对绍兴酒的了解,远远大于对绍兴的了解。许多日本人对(译音:小锅,即绍兴)可能一问会觉得茫然,但一说(小锅西,即绍兴酒)马上会说:知道、知道,而且可能还会一个劲的点头,眉飞色舞地用肢体带语言的表达,足见绍兴酒在东瀛,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之深入人心,心智资源之大,实在难能可贵。作为一名黄酒的工作者,在深感欣欣鼓舞之余,觉得有必要初步探究一下其中的成因,或许于我们今后黄酒的生产、经营、文化宣传等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会稽山 《新食品》2005,(21):32-32
与白酒相比.绍兴黄酒属于低度酒.但若与啤酒、葡萄酒相比,则酒度稍高。一般绍兴酒的酒精含量在15%到18%(v/v)之间.但因其酒性温和.味感醇厚、柔和.适宜四季饮用.特别是春日赏花把盏.夏日冰镇凉饮.秋日持蟹沽酒.冬日围炉赏雪.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4.
傅建伟 《中国酒》2007,(10):47-47
最近,余就古代部分书籍中或有关名士关于对黄酒或绍兴酒的一些论述,进行了非全面性的小考,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在今后的宣传时引用更准确、更客观些。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傅建伟 《中国酒》2007,(9):42-44
中国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谷物酒之一,由其延伸出源远流长的黄酒文化,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重彩浓圣的一笔,流传下许多典故文史、趣事佳话,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然而,我不时发现业界在对酒文化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出现为宣传而宣传,或因需要而宣传的现象,缺少言必有据、语出有典的严谨(或许自己偶尔也犯此类错误)。最近,余就古代部分书籍中或有关名士关于对黄酒或绍兴酒的一些论述,进行了非全面性的小考,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在今后的宣传时引用更准确、更客观些。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傅建伟 《中国酒》2007,(8):76-78
中国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谷物酒之一,由其延伸出源远流长的黄酒文化,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流传下许多典故文史、趣事佳话,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然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傅建伟 《中国酒》2007,(11):54-57
中国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谷物酒之一,由其延伸出源远流长的黄酒文化,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流传下许多典故文史、趣事佳话,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然而,我不时发现业界在对酒文化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出现为宣传而宣传,或因需要而宣传的现象,缺少言必有据、语出有典的严谨(或许自己偶尔也犯此类错误)。最近,余就古代部分书籍中或有关名士关于对黄酒或绍兴酒的一些论述,进行了非全面性的小考,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在今后的宣传时引用更准确、更客观些。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傅建伟 《中国酒》2007,(12):56-60
中国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谷物酒之一,由其延伸出源远流长的黄酒文化,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流传下许多典故文史、趣事佳话,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然而,我不时发现业界在对酒文化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出现为宣传而宣传,或因需要而宣传的现象,缺少言必有据、语出有典的严谨(或许自己偶尔也犯此类错误)。最近,余就古代部分书籍中或有关名士关于对黄酒或绍兴酒的一些论述,进行了非全面性的小考,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在今后的宣传时引用更准确、更客观些。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酒的文化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黄酒、白酒、红酒、啤酒、元红、加饭、善酿、花雕、酒海里繁花似锦,把这个世界点缀得酒香扑鼻。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0.
胡普信 《中国酒》2000,(3):50-5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8月17日发布局长签发的6号令,施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于1999年10月10日向社会公告,正式受理绍兴酒原产地域保护申请。受理公告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社会各界提出的异议,根据法律程序在2000年1月27日在北京进行了专家审核,并获得通过。2000年  相似文献   

11.
傅祖康 《中国酒》2009,(2):20-21
众所周知,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具备走向世界的“气质”和“神韵”,也具备纯正的“贵族”血统,绍兴酒的文化内涵之广和历史根基之深,应该是中国酒界公认的事实。照理说,绍兴黄酒走向世界应该是畅通无阻,这也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一种愿景。但事实上,绍兴酒离走向世界还有相当的距离。确切地讲,走出江、浙、沪、闽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傅建伟 《中国酒》2007,(4):20-25
绍兴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酒之乡。走进绍兴,就好比走进了一轴酒乡风情画,其浓郁的酒乡气息弥漫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走在街上,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处处与绍兴酒有关的地名古迹。而这些地名古迹都会告诉你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抑或一个美丽的传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忠明 《新食品》2005,(7):26-27
天下黄酒源绍兴,在黄酒走向全国化的市场运动中,绍兴的黄酒做得怎样?绍兴黄酒能否担当黄酒复兴的重任?本文将带你直面绍兴黄酒的缺憾,去探寻蕴藏其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逸天 《中国酒》2006,(9):31-31
绍兴黄酒,又称绍兴老酒,素以“陈”为美,以“老”为贵。故凡绍兴黄酒企业,没有一家不做深、做透陈年酒的文章,从3年陈、5年陈到20年陈、50年陈,乃至百年陈酿。  相似文献   

15.
绍兴酒的品评与欣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军 《酿酒》2004,31(6):74-81
三大发酵酒中,黄酒是唯一发源于我国的酒种,而作为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绍兴酒在海内外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并早就入选国家“八大”、“十八大”名酒之列,1985年又被指定为“国宴专用酒”,1997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首批原产地域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这一传统历史名酒,如何正确地加以认识?如何吸引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来品尝这一产品。正是基于这一角度,作者从绍兴酒的历史、酿造工艺、有关香味成分到酒的营养功效价值,从酒的艺术内涵、艺术特性到饮用绍兴酒的相关知识和配菜策略,以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视角,首次对绍兴酒的品评和欣赏这一问题作出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傅建伟 《中国酒》2006,(7):68-71
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既是水乡,又是醉乡,绍兴黄酒之于绍兴,犹如角斗场之于罗马,贡多拉之于威尼斯。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绍兴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绍兴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真所谓“城中酒垆千万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和乡村。在旧时,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友。尽管其主  相似文献   

17.
傅建伟 《中国酒》2006,(9):28-31
有人说:酒,是天使的造作,男人的爱物,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酒一向是很阳刚的,以至于大到史记,小至乡间杂谈趣闻,无不贯穿这一“共识”。连许多著名的人物及典故都与其有不解之缘。如纵酒放歌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火烧赤壁的诸葛壳和鲁肃,推杯换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少壮丽的诗篇巨著在酒的浇灌下,流芳千古。不过酒——特别是醇厚的绍兴酒,也是女人的心爱之物,你信不?!比如李清照,虽然是一位女性文人,但她对酒的爱好,却丝毫不比男士逊色。走进历史,你会发现,酒曾与李清照是那么的贴近和亲密。  相似文献   

18.
郝光岭 《酿酒》1990,(6):32-33
当前名酒厂低度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大都采用吸附剂吸附法和冷冻过滤法除浊。不论哪种方法,在降度去浊后,总是要去除一些物质的,口味也变淡得薄,后味较短,故生产低度酒除选择质量较高的基础酒外,还需进行合理勾兑和调香调味,才能保持清而不淡的清香风格。清香型白酒的突出风格在一个“清”字上,低度清香型白酒要保持其风格,用其他方法调香调味,一般很难达到清香协调的目的。汾酒是国家名酒,有独特的风味。对于低度汾酒来说,还必须保持汾酒的独特风  相似文献   

19.
彭辉 《中国酒》2013,(10):72-72
秋天的到来,一波又一波的“秋补”风潮随之袭来。其实,秋补不只是“吃贷”的狂欢季,除了“食补”以外,在这个时候,适当地喝点小酒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在酒品的选择上,健脾护胃保血管的黄酒是最恰当的。而在黄酒当中会稽山绍兴黄酒是很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20.
傅建伟 《中国酒》2009,(6):12-17
世界上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惟黄酒源于中国,且无出其右,世所独步。中国黄酒产地较广,品种较多,然被国内酿酒界公认的,能代表中国黄酒总体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