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Nisin抑制搅拌型酸奶后酸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Nisin为搅拌型酸奶后酸化(后发酵)抑制剂,添加水平为0、100、200、300mg/kg,在4、25℃贮藏条件下测定乳酸菌活菌数、酸度(°T)、pH、粘度。结果表明,Nisin能有效抑制酸奶的后发酵作用,以添加水平为100mg/kg,4℃冷链贮藏为佳,可在21d保质期内维持较高水平的乳酸菌活菌数(≥26×106cfu/mL),酸度(90~110°T)、pH(4.57~4.78)等变化平稳,保持酸奶固有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食品工业科技》2004,(08):82-84
选用Nisin为搅拌型酸奶后酸化(后发酵)抑制剂,添加水平为0、100、200、300mg/kg,在4、25℃贮藏条件下测定乳酸菌活菌数、酸度(°T)、pH、粘度。结果表明,Nisin能有效抑制酸奶的后发酵作用,以添加水平为100mg/kg,4℃冷链贮藏为佳,可在21d保质期内维持较高水平的乳酸菌活菌数(≥26×106cfu/mL),酸度(90~110°T)、pH(4.57~4.78)等变化平稳,保持酸奶固有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搅拌型果汁酸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亲水性胶体和盐类对果汁酸奶稳定性和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添加亲水性胶体优于杀菌前添加;在6种胶体单独作用时,以CMC和PGA的稳定效果较好,二者最佳配比为CMC:PGA=2.5—4:1。聚磷酸钠对果汁酸奶的稳定效果好于柠檬酸钠,并应在发酵后添加。盐类不影响果汁酸奶的粘度,但抑制了甜味,突出了酸味,使口感变差,故应该少加。  相似文献   

4.
酸奶发酵机理及后发酵控制措施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介绍了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代谢乳糖的机理,及发生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酸奶在储藏过程中,会发生后发酵,基于以上机理,重点介绍了防止酸奶后发酵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后杀菌技术对延长搅拌型酸奶保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后杀菌技术和复配稳定剂延长搅拌型酸奶保质期的工艺。结果表明,将复配稳定剂应用于后杀菌技术中,由L_9(3~4)正交试验确定酸奶后杀菌的优化工艺条件是:温度64℃,时间20s。贮藏试验表明,后杀菌酸奶在常温下保质期为20d,其乳酸菌活菌数、黏度、色泽和风味都与普通酸奶相近。  相似文献   

6.
发酵型山药酸奶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山药和鲜牛奶为原料,成功研制出一种集山药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饮料-山药酸奶。首先,研究了山药汁制取工艺,通过添加护色剂,得到色泽洁白,性质稳定的山药汁: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山药酸奶的最佳制取工艺。结果表明:山药汁的护色剂以0.05%Vc 0.15?的护色效果最好;山药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山药汁∶牛奶=1∶,接种量1%,加糖量10%,发酵时间44h。  相似文献   

7.
酸奶发酵机理及后酸化控制措施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介绍了酸奶发酵过程中 ,乳酸菌代谢乳糖的机理及发生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酸奶在储藏过程中 ,会发生后酸化。基于以上机理 ,重点介绍了防止酸奶后酸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凝固型酸奶中常用的明胶、琼脂、果胶、卡拉胶等稳定剂的应用,研究了发酵前添加稳定剂对酸奶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添加量的情况下,明胶、琼脂、果胶、卡拉胶对发酵剂的产酸规律影响较弱,添加四种胶体后产酸曲线趋势类似,明胶产酸效果较好,优于果胶、琼脂、卡拉胶和不添加对照组。稳定剂添加对产酸量影响效果因稳定剂种类而略有差异,明胶添加量为0.09%(w/v),果胶添加量控制在0.07%~0.1%(w/v)范围内,卡拉胶添加量控制在<0.05%(w/v),琼脂应控制低添加量或者协同其他添加剂使用产酸效果良好。稳定剂添加均能很好的改善酸奶的感官品质,在一定添加量下,不影响其酸度、活菌数,保持了酸奶原有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将山药去皮、切片、护色、粉碎、糖化、均质后和牛奶混合,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1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 料组合,研制出了具有浓郁山药风味的乳酸菌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10.
将酵母菌发酵剂接入南瓜苹果混合果汁中发酵,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果汁的最佳工艺为:m(南瓜汁):m(苹果汁)=1:3,酵母菌接种量8%,发酵天数3d,糖度8Brix;将鲜牛奶中添加稳定剂、糖,接种乳酸菌发酵,得最佳工艺为:稳定剂添加量0.25%,稳定剂添加比例为:m(变性淀粉):m(海藻酸钠):m(果胶)=2:1:0.5,均质温度70℃。在中速搅拌的条件下,将发酵果汁按10%的添加量加入酸奶中,得到一种新型的果蔬复合搅拌型酸奶。  相似文献   

11.
酸奶后酸化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奶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后酸化现象,影响酸奶的品质。简要介绍了酸奶后酸化的机理,并对当前防止酸奶后酸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弱后酸化发酵剂对长保质期酸奶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5种弱后酸化发酵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科.汉森公司的YF-622菌种发酵的酸奶蛋白质水解能力最弱,后酸化程度最小,30℃贮存13 d后酸度仅为89°T,并且其黏度、持水力和感官特性也明显优于其他4种菌种发酵的酸奶,乳酸菌活菌数达到国家标准的最低限制(≥106 cfu/mL)。因此,可将其应用于长保质期酸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典型的酸奶发酵剂菌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单菌株产酸特性的测定,并研究了后酸程度不同的球杆菌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产酸特性。结果显示:筛选到2株后酸化弱的菌株,当这两株菌的复配比例为100:1时,后酸程度较弱,在42℃放置24h酸度仅上升了10°T,与科汉森的酸奶发酵剂YF-L822相比后酸更弱。  相似文献   

14.
抗酸奶后酸化乳酸菌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奶在储藏、销售直至食用前,由于乳酸菌仍会生长繁殖,使pH继续下降,出现消费者不可接受的过酸味及感官质量下降等后酸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控制酸奶后酸化的措施,重点讨论了诱变育种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选育抗酸奶后酸化菌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陶伟双  徐璐  都风华 《中国酿造》2012,(10):174-177
以银耳、乳粉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添加适量稳定剂,进行乳酸发酵研制出具有特殊香气和营养价值的银耳酸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银耳汁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200、浸提温度100℃、浸捉时间90min;银耳汁乳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粉添加量为5%,乳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42℃,蔗糖添加量为7%。稳定剂用明胶0.0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榛子酸奶是以榛子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乳酸制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出其最佳工艺配方为:榛子100g、水800mL、奶粉24g、白砂糖56g、蒸馏单甘酯1.6g、稳定剂3.2g、发酵时间3h、后熟时间12h。  相似文献   

17.
对酸奶冰淇淋的配方组成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酸奶冰淇淋配方的最佳组成。  相似文献   

18.
香蕉酸牛乳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香蕉泥与牛奶调配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凝固型香蕉酸牛乳。研究不同工艺、不同稳定剂及配方的优化对香蕉酸牛乳成品品质的影响,确定香蕉酸牛乳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奶粉与质量分数为7%的蔗糖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香蕉果泥、0.05%的KMC与0.05%的明胶混合稳定剂,加热杀菌、冷却后接入质量分数为3%的菌种,在42℃下发酵3h,4~5℃下冷藏12~20h,所得产品凝乳结实、口感细腻、酸甜适口、香蕉味和酸乳味协调、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9.
速溶酸奶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富东 《饮料工业》1999,2(6):41-43
以全脂奶粉 (或新鲜牛奶 )、白砂糖、活性乳酸菌等为原料 ,通过对速溶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适宜的生产工艺和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