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用SPF鸡胚繁殖,收获的病毒定义为原代毒,即E0代,在10日龄的SPF鸡胚中连续传12代,对E1、E5、E9和E12代病毒液分别进行病毒含量(EID50)测定、毒力实验、特异性实验、免疫原性实验、保存期实验。结果表明,在12代内,不同代次M41株病毒的上述特性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毒株生物学特性。毒种保存期研究表明,-20℃条件下冻干种毒保存3年,-70℃湿毒保存≤1年,病毒效价没有明显改变。研究建立了M41株病毒毒种标准和种子批(原始种子库、基础种子库和工作种子库),为下一步灭活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以实验室制备的3批制品各经颈部皮下接种7日龄和21日龄SPF鸡,7日龄鸡于免疫后7、11、14、21、28 d及1、2和3个月;21日龄鸡于免疫后7、11、14、21、28 d及1、2、3、4和5个月时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免疫鸡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病毒和禽腺病毒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3批制品免疫7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产生抗体,21~28 d时3种病毒抗体均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1个月,免疫后3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三联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产生抗体,针对3种病毒的抗体在免疫后21~28 d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2个月,免疫后3个月开始下降,免疫后5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因此,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TJ株+HY株)免疫<2周龄的鸡免疫持续期为2个月,免疫>2周龄的鸡免疫持续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1)
从湖北某养殖厂一只死亡鸡只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血凝实验、血凝抑制实验和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能与1%鸡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并且该病毒液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PCR引物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证明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HB1910。分离毒的血凝价为1:512,EID_(50)为10~(7.83)∕0.1 mL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分离毒株在约350 bp处均可见到清晰的目的条带,而禽流感引物扩增无条带,证明分离毒为鸡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将生产的3批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减蛋综合征(EDS76)三联灭活疫苗,分别置于室温和2~8℃保存,间隔不同时间后,分别取出做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试验。结果经保存后,物理性状良好,符合现行《中国兽药典》标准。室温保存9个月或2~8℃保存15个月,免疫效力未发生明显变化,证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效力。在临床应用中,受外界条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将保存期暂定为室温保存6个月或2~8℃保存12个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试验应用自行分离鉴定的Ⅰ群4型禽腺病毒HY株,制备了3批Ⅰ群4型禽腺病毒卵黄抗体,并进行了性状、装量、无菌、支原体、外源病毒、安全、效力、甲醛和辛酸残留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试制的3批卵黄抗体呈淡黄色澄明液体;装量符合规定标准要求;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及外源病毒污染,安全性好,预防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9):15-17
目的:考察补肾扶正胶囊稳定性。方法:进行高温、高湿度、强光照射等影响因素试验,并在40℃、RH75%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和在25℃、RH60%的条件下进行长期试验。结果:补肾扶正胶囊在试验前后的胶囊内容物性状、含量、崩解时限和水分等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补肾扶正胶囊在室温条件下保存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18个月。  相似文献   

7.
三种园林绿化新树种种子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叶金合欢、黄花风铃木、红玫瑰木是近年来广州引进的优良园林绿化新树种,在广州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通过种子繁殖表明:银叶金合欢采用80℃热水处理,暗培养种子发芽率可达82.5%;黄花风铃木即采即播,发芽率可达85%,发芽天数7d,种子具多胚现象,多胚苗频率高达44%,种子不耐储藏,于4℃保存4个月,发芽率已降至20%,常温条件下保存4个月,已完全丧失活力;红玫瑰木带果壳种子播种不能发芽,贮藏4个月后将剥果壳处理后播种有较高的发芽率,可达54.3%,发芽天数20d。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8):10-11
<正>藿香正气水是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十味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证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在药品检验中,为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IIIC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以保证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的测定和控制菌检查。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对3批藿香正气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试验进行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冷冻干燥保存方法对羊膜组织结构及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剥离羊膜,-40℃冻干保存,分别进行大体、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并与新鲜羊膜对比。结果新鲜及冻干保存的羊膜均可见5层基本组织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基底膜、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和海绵层。新鲜羊膜光镜下见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深面是厚而连续的基底膜;扫描电镜下,表面有突出的微绒毛,细胞间连接结构清晰;透射电镜下见上皮细胞核规则、胞质内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细胞间见多桥粒连接,基底膜完整,基质中胶原微纤维结构清晰,见明暗相间的横纹。光镜下,冻干羊膜上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细胞间隙加大;基底膜及致密层保持完整;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略微疏松。扫描电镜下,冻干羊膜表面略显干缩,无明显突出的微绒毛,上皮细胞完好,形态结构未发生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冻干羊膜表面可见微绒毛,上皮细胞完整,胞核呈灶性空化,胞浆内可见空泡,线粒体肿胀、嵴不可见;细胞间可见桥粒连接;基底膜基本正常,基质胶原纤维结构清晰。免疫组化分析,b-FGF、HGF主要分布于羊膜上皮层,ColⅣ、LN主要分布于羊膜基底膜;基质层也有b-FGF、ColⅣ、LN分布,纤维母细胞层也有HGF分布。冻干羊膜中HGF含量显著低于新鲜羊膜(P〈0.05),b-FGF、ColⅣ、LN3种成分含量在新鲜和冻干羊膜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冷冻干燥对羊膜组织形态与生物活性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华萍  华东  赵集帅  任越  万丽丹  吕虎 《矿产勘查》2010,(11):6-11,F0003
目的观察不同保存方法对羊膜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取10例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剥离羊膜,将羊膜平铺于无菌滤纸片上,上皮面朝上,剪成20 mm×20 mm小块,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Hank’s平衡盐/甘油溶液深低温(-80℃)保存、纯甘油4℃保存、冷冻干燥常温保存。分别于保存3、6、12个月取羊膜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胶原蛋白酶Ⅳ降解速度测定和细胞因子含量放射免疫测定,并与新鲜羊膜进行对照。结果①新鲜羊膜及3种方法保存的羊膜均可见到羊膜的5层组织结构,自内向外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基底膜、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新鲜羊膜的上皮细胞形态完好、排列较整齐紧密,其下可见厚而连续的基底膜,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结构紧密。冷冻干燥常温保存3个月,羊膜组织形态特征与新鲜羊膜基本相似,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排列紧密,连续的基底膜、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清晰可见;保存6个月,上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排列整齐,但基底膜略显模糊,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相对疏松;保存12个月,上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但核上移,基底膜模糊,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疏松变薄,其内出现空泡。Hank’s平衡盐/甘油溶液深低温保存3个月,羊膜上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基底膜略显模糊,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相对疏松;保存6个月,上皮细胞结构基本完整,连续排列但细胞间隙较为模糊,基底膜更显模糊,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进一步疏松;保存12个月,上皮细胞皱缩,上皮层连续性中断,基底膜及致密层基本完整,但各层结构模糊不清。纯甘油4℃保存3个月,羊膜上皮细胞皱缩,细胞间隙加大,基底膜及致密层基本完整,各层结构依稀可见;保存6个月,部分上皮细胞破裂,基底膜完整,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疏松;保存12个月,羊膜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基质层厚度变薄,基底膜、致密层模糊不清,部分纤维母细胞层和海绵层缺失。②与新鲜羊膜相比,保存羊膜在胶原酶Ⅳ溶液中降解速度均有所加快。其中纯甘油4℃保存羊膜降解速度最快,冷冻干燥保存羊膜降解速度最慢。③冷冻干燥保存羊膜中被检测的8种细胞因子残存量均超过40%;Hank’s平衡盐/甘油溶液深低温保存和纯甘油4℃保存羊膜中8种细胞因子残存量均低于20%,明显低于冷冻干燥保存之羊膜细胞因子存留量(P〈0.05)。结论 3种方法中以冷冻干燥常温法保存羊膜效果最好,纯甘油4℃保存方法效果最差。冷冻干燥常温羊膜保存时限以不超过1年、Hank’s平衡盐/甘油溶液深低温保存不超过6个月、纯甘油4℃保存不超过3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