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烷基原油润滑油馏分适合作变压器油、冷冻机油以及橡胶填充油等特种油,但其酸值较高,必须经脱酸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选用加氢脱酸催化剂A和催化剂B对高酸原油润滑油馏分(常二线油、减二线油和减三线油)进行加氢脱酸研究,结果表明,常二线油在较缓和的反应条件下,可达到预期脱酸效果,而减二线油和减三线油加氢脱酸难度增大,反应温度需相应提高(40~50) ℃,催化剂B比催化剂A具有更高的加氢脱酸活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常规原油资源日益减少和原油开采技术的提高,非常规原油的产量逐年增加。非常规原油的酸值一般较高,基本都属于高酸原油,高酸原油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而且对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解决高酸原油加工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高酸原油脱酸的几种工艺,如碱洗脱酸、醇氨法脱酸、酯化脱酸、加氢法、热分解法等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常规高酸原油脱酸工艺的不足,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高酸原油脱酸的新工艺方法,如离子液体原油脱酸、脱酸剂技术脱酸、高温热解脱酸等方法。新技术将对原油脱酸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咪唑型阳离子脱酸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热处理条件对高酸值达布朗原油的脱酸效果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温度和时间是影响脱酸效果的主要因素,找到了针对达布朗原油较好的热处理条件。考虑到高温热处理会使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还在较低温度下考察了在原油中加入氧化镁能否有效的提高脱酸率,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氧化镁能显著的改善脱酸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高酸原油的催化脱酸效果进行了试验,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脱酸效果,不同空速下的脱酸效果,不同催化剂下的脱酸效果以及不同种类的有机酸的脱酸效果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Mg对于催化剂的脱酸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浸镁的ML-16B催化剂效果明显高于不浸镁的催化剂,且脱酸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重时空速方面,当空速低于18 h-1时,如果继续降低空速不但不能有效的提高脱酸率还会增加脱酸成本;比较了不同酸种类的脱酸效果可以发现,有机酸的碳链越长,脱酸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6.
酯化催化脱酸技术是目前一种新型的脱酸方法,以甲醇等醇类与原油中的环烷酸酯化生成环烷酸酯来达到脱酸的目的。本课题从温度、空速、醇油比、催化剂类型等方面对催化剂的脱酸效果作了研究,并对催化剂的再生,使用寿命,再生后的脱酸效果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可得出,该催化剂应用于中海绥中36-1原油,在反应温度320℃、醇油比4w%、空速为1.0h^-1时可有效地降低酸值,使原油的酸值降低到0.55mgKOH/g以下。  相似文献   

7.
新型催化剂酯化高酸原油脱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混合法合成用于高酸原油酯化脱酸的固体催化剂,催化剂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的酸值,减轻高酸值原油对管线和生产装置的腐蚀。并对此催化剂进行了表面结构、机械抗压强度及透射电镜的表征,同时还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催化剂在155h后仍然保持80%以上的脱酸率,能够满足固定床的要求,可以用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加入改性组分后的催化剂其机械抗压强度明显提高,且在高温段与不加改性组分的脱酸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高酸原油脱酸的几种新工艺,如:催化酯化脱酸、离子液体脱酸、脱酸剂技术脱酸、热转化法脱酸、溶剂萃取脱酸等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相关比较,并论述了这几种新工艺在原油脱酸技术上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尿素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Mg-Al-LDHs前驱体,在400℃煅烧,得Ni-Mg-Al-LDHs催化剂,研究其催化高酸原油酯化脱酸的效果。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50 min,反应温度为220℃,醇/油体积比为0.05,催化剂与原油质量比为0.03时,可将原油酸度由5.82 mg KOH/g降至0.34 mg KOH/g。  相似文献   

10.
高酸值原油加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庆 《当代化工》2011,40(5):484-485
阐述了高酸值原油中石油酸的分布规律以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高酸值原油加工工艺技术以及加工高酸值原油时的设备防腐蚀技术.重点在于解决加工高酸值原油的炼油装置目前存在的设备腐蚀严重问题,对保障炼化企业安拿生产、提高炼化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连续脱酸装置中对苏丹达混原油进行脱酸,发现脱酸后原油粘度低温时降低,高温时增加,水含量和钠含量增加;原油脱酸后180~350℃间的馏分油,密度、闪点、冷滤点升高而收率下降;进一步催化裂化后与原油直接催化裂化相比,干气量、液化气量、焦炭量、损失量均下降,柴油、重油馏分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进口原油中存在的酸性物质,通过电位滴定法进行酸值测试,对世界各地原油的酸值进行分析。探讨进口原油的酸值分布情况、酸性物质组成和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为加工高酸原油装置建设和运行、开展高酸值原油防腐对策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常规能源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经济的需求,所以近年来石油界对高酸值原油等非常规能源投入很高的兴趣。原油酸值是表示原油中酸性物质总含量的参数,即中和1g原油所需要的KOH的数量。对世界大量原油酸值进行了调研,并根据酸值的大小将原油划分为正常原油、含酸原油、高酸值原油和特高酸值原油。其中将酸值高于1 mg/g的原油称为高酸值原油,其化合物组成复杂。根据高酸值原油的成因,进一步划分出原生高酸值原油和次生生物降解型高酸值原油。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16,(7):1242-1245
无催化条件下,开展甘油对高酸值废弃油脂酯化脱酸研究,优化酯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并对酯化脱酸后油脂经酯交换制备的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进行指标检测。研究表明,甘油无催化酯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甘油添加量为150%、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8 h、真空度为0.03 MPa,可将酸化油的酸值降至2.1 mg KOH/g,满足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原料酸值的要求;制备生物柴油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现行生物柴油标准,为产业化、连续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7):1242-1245
无催化条件下,开展甘油对高酸值废弃油脂酯化脱酸研究,优化酯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并对酯化脱酸后油脂经酯交换制备的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进行指标检测。研究表明,甘油无催化酯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甘油添加量为150%、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8 h、真空度为0.03 MPa,可将酸化油的酸值降至2.1 mg KOH/g,满足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原料酸值的要求;制备生物柴油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现行生物柴油标准,为产业化、连续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与水镁石结构类似的八面体层状物质-ZnMgAl类水滑石催化剂(ZnMgAl-HTlc),并考察了其对高酸原油酯化脱酸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ZnMgAl-HTlc合成的适宜条件是镁锌物质的量比为0.5,合成时间24 h,合成温度85 ℃以及合成液pH值9~10.在此条件下合成的ZnMgAl-HTlc是一种有效的酯化脱酸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使高酸原油的酸值由 3.61 mgKOH/g降至0.1 mgKOH/g以下,脱酸率达到97%以上,能够满足炼油厂在不进行材质升级条件下加工高酸原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Zn-Ni-Al-LDHs催化材料。以450 ℃焙烧6 h的Zn-Ni-Al-LDHs为催化剂,研究高酸原油酯化脱酸效果。结果表明,在高酸原油250 mL、催化剂用量1.23 g、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200 ℃和醇油体积比0.04条件下,可将酸度5.81 mg-KOH·g-1的原油降至0.21 mg-KOH·g-1,减缓环烷酸对设备及管线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含酸原油在世界原油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原油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环烷酸。环烷酸是一种宝贵的化工资料,目前还不能有效地进行人工合成,只能来自含酸原油的处理。环烷酸在原油集输处理与加工中,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了环烷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开发了很多脱酸处理方法,但能够直接对原油进行脱酸处理的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高酸原油化学脱酸技术"为高酸原油的脱酸处理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红玲 《化工设计》2007,17(6):21-22
分析加工高酸值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管道腐蚀的特点,探讨其主要管道的选材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测定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主要标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差别。以环烷基的高酸原油绥中36-1和石蜡基的高酸原油达尔原油为测定对象,用GB/T263(颜色法)与GB/T7304(电位滴定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电位滴定法更加适合测定原油、渣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酸值。并在GB/T263(颜色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用来测定环烷基高酸原油,测得的酸值结果与电位滴定基本一致,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易操作的特点,有利于在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