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制备菱角壳乙醇提取物的分级萃取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菱角壳乙醇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2个不同极性部分,并测定其黄酮与多酚含量,CCK-8法测定菱角壳分级萃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菱角壳萃取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高于正丁醇萃取物。在两种萃取物浓度为25、50、100、200、400 μg/mL时均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肝癌细胞(Hep G2)的增殖,最高抑制率均达60%以上,并存在明显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两种萃取物均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400 μg/mL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作用肝癌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45.57%和33.34%;作用胃癌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31.01%和21.65%。结论: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39-142
油菜蜂花粉粉碎后经体积分数9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依次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以及萃余物4个部分。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作用,并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和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活力(P<0.05)。从石油醚萃取物得到物质主要为3个亚麻酸类化合物,分别为:α-亚麻酸、α-亚麻酸甘油酯、3'-甲氧基-α-亚麻酸甘油酯,从乙酸乙酯萃取物得到的主要物质为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表明油菜蜂花粉中抗氧化性活性成分主要为亚麻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及其对冷鲜鸭肉中假单胞菌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MIC值测定和液体中生长曲线来评价其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建立假单胞菌经浓度为2.5 mg/mL的黄酮纯化物处理后的鸭肉基质中的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菱角壳黄酮提取物对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纯化物对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更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7.01±0.43)、(45.06±0.35) mm;菱角壳黄酮提取物对热杀索丝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无抑菌效果。菱角壳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对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2.000和3.125 mg/mL。采用对供试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菱角壳黄酮纯化物浓度(2.5 mg/mL)处理鸭肉,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发现与10、15和20 ℃相比,0和5 ℃可将冷鲜鸭肉的货架期延长至8 d以上,并且通过建立假单胞菌在经浓度为2.5 mg/mL的菱角壳黄酮纯化物处理后的鸭肉基质中的一级模型可知,在0~15 ℃储藏时,菱角壳黄酮提取物作为保鲜剂的抑菌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但随温度升高,其抑菌能力逐渐减弱,这为菱角壳开发为天然抑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和清除一氧化氮自由基(NO)法来测定不同极性铁苋菜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微孔比浊法比较铁苋菜萃取物对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幽门螺杆菌)和4种革兰氏阳性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铁苋菜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较好的清除DPPH、NO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漂白的效果,浓度为2.0mg/mL时,正丁醇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漂白能力最佳,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60%,β-胡萝卜素抑制率为83.15%,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NO自由基能力最强,清除率为82.72%。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铁苋菜各萃取物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佳,MIC值分别为0.625,0.315,1.250mg/mL。铁苋菜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闫然  秦雪梅  王琪  蔡瑾 《食品工业》2022,(12):65-7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27(313)正交试验对抗番茄溃疡病菌的菱角壳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活性物质抑菌效果的影响极显著,提取时间与提取温度之间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优化后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 h,料液比1︰5 g/mL。通过检测番茄溃疡病菌(Cmm)被菱角壳活性物质处理后细胞外AKP活性、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膜电位,分析菱角壳活性物质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菱角壳活性物质破坏Cmm的细胞壁,导致AKP外漏;改变细胞膜电位,损伤Cmm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正常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优化菱角壳黄酮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温度对菱角壳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以菱角壳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菱角壳黄酮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采用CCK-8法测定菱角壳黄酮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测定其IC50值,考察菱角壳黄酮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菱角壳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8 min、料液比1:33 g/mL、乙醇浓度53%。在该条件下菱角壳粗提物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455%±0.16%。5、100、200、400、800 μg/mL浓度的菱角壳黄酮粗提物、纯化物溶液孵育均对Hela细胞增殖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作用时间48 h为例,菱角壳黄酮粗提物、菱角壳黄酮纯化物、5-Fu的IC50值分别为271.46、268.16、152.09 μg/mL。因此,同等时间下,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对于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弱于阳性对照5-Fu。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阳荷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阳荷粉末,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醇提取物,得到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用滤纸片对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有抑菌活性的部位进一步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试验结果表明阳荷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MIC值在3.125 mg/mL~12.5 mg/mL之间,MBC值为25 mg/mL;阳荷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MIC值在3.125 mg/mL~12.5 mg/mL之间,MBC值为25 mg/mL;阳荷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抑菌效果;阳荷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没有抑菌作用。阳荷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资源食品元宝枫种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元宝枫种仁70%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种化合物,分别为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葡萄糖苷(1)、1,2,3,6-四没食子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2)、1,2,3,4,6-五没食子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3)、槲皮素(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7)、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8)、阿夫儿茶素(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胡萝卜苷(12)。结论:经Sci Finder检索发现,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元宝枫种仁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9~11为首次从槭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以产自青藏高原的狭果茶藨子果实为原料,分别制备有机酸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其进行抑菌活性和抗疲劳活性研究,以期为狭果茶藨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果实中不同粗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对白色念珠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0 mm,表现为极敏,粗提物中总有机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30±0.1)、(2.28±0.02) mg/g,抑菌圈试验效果比阳性对照药氨苄西林(10 IU/片)好,对白色念珠菌的MIC、MBC值分别为1.56、3.13 mg/mL,且其抑菌效果随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狭果茶藨子果实中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提高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能力,增强乳酸脱氢酶活性,同时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效果优于红景天阳性对照组,说明狭果茶藨子果实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活性。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2):225-230
文中对白鹃梅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薄层层析、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质谱仪、核磁共振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相比其他相萃取物的活性大;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分离出3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化合物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2)、芦丁(rutin,化合物3)。  相似文献   

11.
荸荠功能组分在马蹄糕防腐保鲜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力超  刘欣  陈永泉 《食品科学》2005,26(8):422-424
用滤纸片法考察了荸荠功能组分BQ的抑菌谱,通过测定马蹄糕中菌落总数的变化,研究BQ在马蹄糕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BQ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对细菌的抑制能力大于霉菌和酵母菌。在马蹄糕中,BQ添加量大于0.1%的时候其防腐保鲜效果已经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当添加量为0.5%时,已经和0.1%的山梨酸钾的防腐保鲜能力相当,能将马蹄糕的保质期延长至7d。并且对马蹄糕常出现的腐斑、胀气及出水等品质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添加浓度与品质有着较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为指示菌,通过滤纸片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等研究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菌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4 ± 0.78) 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8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6.40 mg/ mL;能够导致指示菌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变长、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最大生长量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导致指示菌细胞壁破裂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影响细胞生理功能,达到抗菌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吊瓜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吊瓜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探讨了吊瓜皮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并且测定其对各种常见菌的抑菌圈大小、MIC和MBC.结果表明,吊瓜皮提取物时常见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乙酸乙酯直接提取和95%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逐级萃取的提取液内富含有抑制细菌和霉菌生长的活性物质.MIC和MBC测定结果表明,各个样品在不同浓度下可以有效抑制或杀死细菌和霉菌.  相似文献   

14.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索氏提取器对玫瑰红景天粉末进行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后将乙醇提取物分散和溶解在水相中,依次用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和水相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DPPH·法、Fenton法、普鲁士蓝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及测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469.32±1.15),(338.57±0.92)mg/g萃取物;不同萃取物和水相物对DPPH·、·OH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且有还原能力,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有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相关性(P<0.05);对选用的9种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MBC值在0.28~16.94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灭活作用更为显著,其中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菌效果相对较好。玫瑰红景天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及水相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花生壳分级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溶剂浸提法分级提取花生壳中有效抑菌成分,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不同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并进一步探究pH、温度、紫外辐射、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壳分级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31.25、62.5 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在7 < pH < 10明显降低;20~80℃处理后,其抑菌活性稳定,但过高或过低温度处理(0、100℃),其抑菌活性下降;随着紫外辐射时间的增加,抑菌活性呈下降趋势;金属离子对花生壳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作用有所差异,Cu2+、Fe2+、Al3+可增强其抑菌作用,Mg2+、K+、Mn2+可降低其抑菌作用。本实验可为花生壳提取物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板栗壳资源,本文以新鲜板栗壳为原料,分别提取四种不同聚合度的板栗壳原花青素样品F1(70%乙醇粗提物)、F2(AB-8大孔树脂纯化物)、F3(乙酸乙酯萃取物)及F4(水相萃取物),对其进行平均聚合度的测定,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对活性最高级分进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F1、F2、F3及F4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9.42±0.41、4.14±1.06、3.32±0.34、5.07±0.75,最小聚合度样品F3具有最大的抗氧化活性,其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大,IC50值分别为11.24、1.18和93.98 μg/mL。抑菌圈试验初筛结果显示,F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研究四种不同聚合度板栗壳原花青素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最小聚合度样品F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31 mg/mL。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结果显示,样品F3中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型二聚体。实验结果表明,板栗壳原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且低聚合度原花青素的抗氧化和抑菌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7.
黄晓冬 《食品科学》2011,32(11):43-47
以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龙眼核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等4种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同时采用管碟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比较4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测定评价在二苯代苦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体系、羟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及抗脂质体过氧化体系中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90±0.12)%,其抗菌活性也强于其他3种提取物,在质量浓度100mg/mL时,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菜软腐菌、甘蓝黑腐菌7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均达15mm以上,对各菌的MIC均≤100mg/mL;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中,4种提取物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相对较弱,但对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抗脂质体过氧化均表现出较强的效果;以清除率达50%时所对应的样液质量浓度IC50作为指标比较发现4种提取物对3种自由基的的抗氧化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其中水提取物对这3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20、0.15、2.69mg/mL。可见,龙眼核的95%乙醇提取物适宜作为植物源抗菌剂,水提取物则适宜作为植物源抗氧化剂以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张倍宁  朱晓燕  赖健 《食品科学》2011,32(16):361-364
研究臭氧水水浴处理及套袋处理对板栗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封开油板栗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0.5、0.25mg/mL)臭氧水水浴处理结合套袋处理,在温度(0±1)℃、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180d,对板栗贮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水水浴处理结合套袋处理能有效的抑制板栗果实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淀粉酶的活性,延缓淀粉和糖的变化,降低板栗果实的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提高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研究表明:1.0mg/mL 臭氧水水浴处理结合套袋处理果实在贮藏180d后烂果率为3%,质量损失为1.1%,并且板栗果实具有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